{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2020燃料电池领域专利榜单:格罗夫、潍柴动力、大化所为榜首

    2020燃料电池领域专利榜单:格罗夫、潍柴动力、大化所为榜首

    氢云链2021-1-27 15:38
    作者:氢云链团队导读: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专利通常代表技术成果一定的商业价值,专利技术的内容通常是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准备的。本文分析2020年燃料电池领域专利统计特征,能初步反映当下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对当下的技术阶段和竞争态势有相对清晰的认知。燃料电池电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成本效率比是决定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否大规模推广商用的重要指标。如下图所示,氢云链根据网上公开信息整理了2020年1-11月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专利整体情况。在中国地区的专利数量6390件中,燃料电池电堆的公开专利数量占比达到48.64%,为5913件,其次,热点聚焦在系统控制和检验检测方面,分别为1370件和555件,占比分别为11.27%和4.25%。动力系统、热管理、储氢相关等排名靠后。氢云链点评:我国在车载储氢、电池电堆等相关部件的专利技术上正处于研发的关键时期。国外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基础技术及相关原理已经趋近成熟,下个阶段的创新点,在材料的选用及结构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也为国内技术追赶和创新留下空间。在国内燃料电池企业专利公开情况方面,潍柴动力排名第一,数量为189项,占比29%。亿华通和格力集团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名,数量为68和64项,占比皆为10%。武汉中极氢能、大洋电机、上海神力、雄韬氢雄、锋源氢能、上海捷氢、舜华新能源排名第四至第十名。氢云链点评:排名TOP10的燃料电池企业申请的总专利数占比达到接近50%,企业聚集效应明显。潍柴动力、亿华通和格力集团的燃料电池专利申请大户。
    1月27日丨深圳能源与氢蓝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液化空气完成世界最大PEM建设

    1月27日丨深圳能源与氢蓝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液化空气完成世界最大PEM建设

    氢云链2021-1-27 09:25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深圳能源集团与氢蓝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力氢能产业近日,氢云链从相关渠道获悉,深圳能源集团与氢蓝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圳能源集团熊佩锦董事长表示,深圳能源积极培育新动能产业,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迎来大发展,各类储能的需求也必将快速增长,氢能作为重要的储能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氢蓝时代是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的领军企业,期望双方以此为契机,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实现共同发展。氢蓝时代董事长金晓辉期望双方在制氢加氢站、氢能燃料电池车等方面展开探索合作,推动行业创新发展。2、陕西省长赵一德:将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工程近日,陕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陕西省省长赵一德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80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等项目,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工程。3、永安行孙继胜: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制定氢能扶持政策近日,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江苏。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州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继胜对此深有共鸣。他建议,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制定氢能产业落地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推动氢能源产业生态链快速形成,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江苏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白云萍表示,报告既全面回顾了全省“十三五”时期的丰硕成果,又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科学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4、宝钛股份进入氢能源电池用钛领域近日,氢云链从宝钛股份官方获悉,宝钛股份与国家电投成功签订“国家示范城市联合申报企业合作意向书”项目及首批钛材料采购合同,标志着宝钛股份进入新的钛材应用领域。据悉,该项目积极推动京津冀、湖北、浙江等地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城市群的建设,对实现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研发,以及国家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5、云南省:探索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近日,云南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指出2021年要着重抓好8个方面工作,抓紧编制“十四五”能源规划和电力、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争取旭龙水电站核准开工建设,31个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开工建设;超前谋划大水电,科学谋划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等;探索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 6、中国海油致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公司揭牌成立近日,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在津揭牌成立,中国海油致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公司落地成型。该公司由原海油发展管道公司、新能源技术项目组整合而成。原新能源技术项目组瞄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研发领域涉及油气开采、锂电材料、氢燃料电池等。两者整合优势资源,转型升级为一家以清洁能源开发建设为主的新能源公司,重点培育以海上风电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海上风电,探索分布式能源、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7、日产8.2吨氢,液化空气完成世界最大PEM建设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液化空气集团已经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EM(质子交换膜)电解器的建设。通过提供可再生能源,该装置现在在魁北克省贝坎库尔每天生产多达8.2吨的低碳氢。通过此项大规模投资,集团证实了其对氢能源市场的长期承诺,并决心成为低碳氢供应的主要参与者。据悉,该项目配备了康明斯技术的新型20 MW PEM电解槽是世界上同类设备中最大的运营单元,将有助于满足北美对低碳氢不断增长的需求。欢迎关注氢云链,获取更多氢能资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氢云链平台联系电话:13265621906,邮箱: bp@qingyunlian.com,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瑞思商业中心1405
    氢云观察:未来将利用氢能为电池提供动力

    氢云观察:未来将利用氢能为电池提供动力

    氢云链2021-1-26 17:50
    作为一种未来燃料,氢始终是能源市场上的热门话题。无论是绿氢与蓝氢的利弊对比,还是氢能发展计划或生产新技术,但凡与氢相关,均已在研究之列。发展氢能潜力巨大,它不仅可以作为燃料,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尽管造价高昂),还能与天然气混合用作加热。除此之外,氢还可用作可再生能源存储。据《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上周的一篇报道称,一家名为LAVO的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氢电池产品,它可以吸收太阳能面板产生的电能,并以氢能的形式存储起来,以供需要时使用。这种冰箱大小的电池内含一个电解器,可以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其中,氢会被储存在一组金属合金纤维制成且装满氢化物的容器中。该电池可以连接到太阳能面板上,并将其产生的额外电能以氢的形式储存起来,然后用作氢电池来为各种设备供电。《悉尼先驱晨报》的尼克·奥马利(Nick O’Malley)指出,这种电池是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研发的,每充一次电就可为家庭供电2到3天。此外,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艾伦·余(Alan Yu)表示,该电池的使用寿命长达20年,比家用锂离子电池更耐用。目前,这种产自澳大利亚的电池成本超过3万美元。但尽管如此,由于该电池极具便利性,同时电池内的固态氢化物消除了氢燃烧的风险,使其兼具安全性,该电池早已吸引了一众买家。这便是利用氢来储存能量的一个实例,其效益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与动辄花费数亿美元的电池组相比,这种电池的产能方式不同,因而成本相对低廉。另一方面,这种储能方式无需依赖重大技术突破就可以利用氢能。这些氢能是由太阳能或风力发电场产生的额外电力生成的。这些电力起初被储存在地下洞穴或多用途管道中,当电网有更多电力需求时,它们就会被输送到发电厂来驱动涡轮机发电。通用电气(GE)是致力于将更多氢能集成到电力系统中的公司之一。该公司表示:“由于燃气轮机的燃料相对灵活,因此,公司既可配置新的燃气轮机组以供绿氢或类似燃料驱动,也可升级设备,从而用新燃料来代替天然气等传统燃料。”此外,该公司还补充道,这样做必将带来额外成本,但成本高低则取决于涡轮机的初始配置。这或许能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未来图景: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太阳能场和电池组。如果技术足够先进,它们可能是锂离子电池,或者是氢电池。当阳光普照时,这些电池会吸收额外电能,然后在夜晚或阴天时释放出来。有人或许觉得这太过理想化,因而难以实现。就目前而言,情况似乎确实如此。绿氢价格高昂,而且其能源转化效率也并不高,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据绿色科技传媒(Green Tech Media)报道,通过电解水生成氢和氧,然后再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只有35%。相比之下,电池的效率高达95%。不过,也有诸如LAVO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研发的这种电池产品。虽然它的价格也相当高昂,但其中的氢容器可以共享使用。因此,在购买了这套设备后,人们可以通过出租氢容器来回收成本。这在家庭或小型社区内部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就政府,尤其是欧盟而言,它们在利用氢能方面有更宏大的计划,而这些计划很可能会因为绿氢高昂的成本而搁浅。对此,挪威雷斯塔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也有类似的见解。尽管该公司重点着眼于离岸风力发电生成绿氢的成本,但由于该成本不仅包括产生电力的成本,还包括将水转化成氢和氧所需的电解槽的成本,因此,太阳能发电生成绿氢的成本实际与之相差甚微。而大型电解槽造价高昂,除非取得技术突破,否则,生成绿氢的成本将比利用天然气生成氢的成本要高得多。尽管如此,家庭和社区的氢能发展也不容忽视。因为即使像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预测的那样,到了2050年,生产绿氢的成本将下降50%,其价格也仍高于目前灰氢和蓝氢的价格。因此,虽然家庭和社区的氢能发展仅代表着能源转型漫长道路上的一小步,但其或许比欧盟提出的40吉瓦绿氢产能计划更有意义。来源:能源舆情
    氢问董秘:永安行将开展多地氢能自行车体验,*ST康盛将大力拓展氢能整车

    氢问董秘:永安行将开展多地氢能自行车体验,*ST康盛将大力拓展氢能整车

    氢云链2021-1-26 15:34
    「氢问董秘」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进行提问和相关企业的回复,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永安行问:公司的氢能源自行车已经出来了并开始试运行,为什么媒体上一点消息都没有,更别说利好消息?其次,公司战略是向国内和国外个人用户也推氢能源自行车,公司的智能制造中心是否用于此生产目的?物联网芯片是否用于有桩自行车的定位和解锁使用?永安行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0年12月26日,公司“氢燃料电动车”在常州进行全国首发,2021年1月9日,公司在南通举行 “氢燃料电动车市民体验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试骑氢燃料电动车。待疫情稳定后,公司还将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陆续开展市民体验活动,为下一步车辆的优化提升,搭建绿色高精度出行应用场景,聆听用户声音、收集用户建议。公司智能制造中心建设完成后能够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主要生产公告自行车及共享助力车系统、氢燃料电动车、氢燃料电池等产品。物联网存储芯片除了公司自身产品使用外,也可以被广泛使用在物联网设备、云服务器、汽车、手机、家电等各种低功耗、大容量、耐高温、高速率的产品中。感谢您的关注!上汽集团问:董秘好第一次提问,请回答: 1.公司每年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资额是多少?有没有比亚迪多? 2.从公司的体量看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界的华为!希望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否则也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界的联想(只会组装没有核心技术) 3.公司营收盈利都是国内行业第一,是比亚迪好几倍!挣那么多钱,新能源汽车研发必须每年都超过比亚迪甚至特斯拉啊!可以做到吗?你看看华为研发投入比苹果还多呢。科技决定未来!上汽集团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上汽集团的关注。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集团在“纯电、插电、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全面推进,自主掌控“电池、电驱、电控”核心技术。详细内容可查阅公司2019年度报告。*ST康盛问:国家明确提出碳中和,发展无污染清洁能源,日本以氢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氢能源车和制氢配套设施,难道他们路线是错的?公司电动车技术成熟,现在加速发展氢能源车,未来在产业链上有新的规划吗?同时公司冷却管路系统配件理应受今年家电市场向好受益,究竟如何呢?另外截止到2021年1月22日19点股东人数是多少呢?请董秘及时回答,谢谢!*ST康盛答:投资者,你好!氢能产业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规划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公司目前除了大力拓展氢燃料商用车整车市场外,也重点关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优质企业,拟通过合作、投资等方式完善相关产业链;公司目前家电制冷配件发展良好,订单饱和,谢谢你的关注。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氢云观察:6002辆氢能汽车背后:北上广占比近7成,物流车“跨界”明显

    氢云观察:6002辆氢能汽车背后:北上广占比近7成,物流车“跨界”明显

    氢云链2021-1-26 13:38
    作者:yong 氢云链分析师截止2020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产、销、上险量分别为:1199、1179、1499辆,保有量为7355辆。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显示,我国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为1499辆。其中客车上险量为1353辆,专用车上险量146辆;本文重点从氢燃料电池接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和2020年专用车上险量数据来分析下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动态。氢能汽车推广区域集中度高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接入氢燃料电池汽车6002辆;这6002辆车分布在17个省份。其中,广东省接入氢燃料电池汽车2415辆,在全国氢燃料电池车辆接入量的占比达40.2%;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上海市氢燃料电池车辆接入量分别为1376辆,占比达22.9%。北京市以370辆排名第三;江苏省以348辆,排名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10位的省市(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北省、浙江省排名依次递减)氢燃料电池汽车接入量均在100辆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6002辆氢能汽车中,氢燃料物流车累计接入量3153辆;占平台氢燃料电池汽车接入量的52.53%;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和上海市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推广效果突出,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和上海市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推广数量分别为1376辆和1018辆,分别占全国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接入量的43.6%、32.3%。江苏省、北京市、湖北省分别以260辆、165辆和110辆,排名第三至第五位;值得注意的是,排行前5位的省市累计接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2929辆,占全国氢燃料电池物流接入量的比例为92.9%。氢云链小结:通过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氢燃料物流车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湖北等氢燃料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应用场景较多的省、市,推广应用车型占据超9成。氢能物流车“跨界”明显从2020年燃料电池专用车上险种类来看,共有燃料电池牵引车、保温车、物流车、洒水车、垃圾车等5种燃料电池专用车有上险数据。其中,燃料电池保温车与燃料电池冷藏车分别有64辆与60辆上险,两种车型占总上险量达84.5%。从省级区域分布来看,146辆燃料电池专用车分布在6个省8市,其中北京市以52辆排名第一,广东省广州市以45辆排名第二;山东省青岛市以20辆排名第三;上海市与广东中山市均有10辆车,并列第四。山西省阳泉市、广东省深圳市、湖北省武汉市分别有5辆、2辆、2辆上险。从各燃料电池车企分布来看,共有8家车企的燃料电池专用车在各地上险。其中,广州广日、上海申龙和中通客车都有超过20辆车上险,其中广州广日有60辆燃料电池专用车上险,占整个专用车上险量为41.1%,排名第一;上海申龙有40辆专用车上险,排名第二;中通客车20辆,排名第三;江铃重卡有9辆车上险,排名第四;大运汽车、广州环卫均有5辆车上险,并列第五;东风汽车、金龙联合分别有2辆和1辆上险,排名紧随其后。从燃料电池汽车系统配套来看,此次共有8家燃料电池系统商企业为其配套。其中上海重塑在系统配套数量44辆排名第一,紧追其后的亿华通系也以40辆,在系统装机量上仅略少于上海重塑,排名第二;雄韬氢雄系以23辆排名第三;深圳氢蓝时代以12辆排名第四;上海杰宁新能源与武汉喜玛拉雅均有10辆专用车配套,并列第五;国鸿重塑和上海清能合睿兹也分别配套3辆和2辆,排名紧随其后。氢云链小结:通过2020燃料电池上险量可以看到,目前国内传统氢燃料物流车型已开始“跨界”转型为保温车、冷藏车等功能型车型;同时,也出现洒水车、垃圾车等专用车型,可以看到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车型多、销量少”的现状正在进行调节。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出品 | 氢云链(ID:qingyunliankeji)责编 |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丨部分数据来源NDANEV;氢云链原创编辑声明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月26日丨中国能建将加快培育发展氢能新兴业务,韩国SK集团与吉利洽谈氢能业务合作

    1月26日丨中国能建将加快培育发展氢能新兴业务,韩国SK集团与吉利洽谈氢能业务合作

    氢云链2021-1-26 09:18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贵阳经开区:大力发展以氢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近日,氢云链从相关渠道获悉,“十四五”期间,贵阳经开区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确定的发展方向,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焦主责主业,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工作主线,以“一二三四五”为总体工作思路,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以氢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推进中德产业园建设,打造十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2、爱德曼、德燃动力被认定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近日,经浙江省科技局正式2020年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据悉,此次共有721家单位符合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条件,其中,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德燃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与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爱德曼氢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家氢能企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2020年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雄川氢能45台氢能源泥头车即将交付广州氢云链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近日,广州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宏伟带队赴黄埔区调研工业节能和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在调研湾区氢能孵化中心时,听取了雄川氢能科技公司负责人关于引进的氢能企业落户投产情况的介绍,并参观了即将交付运行的45台氢能源泥头车。副局长张宏伟对雄川氢能“以氢能专用车整车制造为中心,引进全产业链企业,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给予肯定,表示市工信局将积极推动氢能专用车在环卫、物流领域的示范应用,支持氢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在广州生根发芽,推进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壮大。4、中国能建:加快培育发展氢能新兴业务近日,中国能建召开氢能业务发展工作启动会议,明确工作组织、主要职责,研究部署发展举措、重要任务与近期安排,推动公司上下集中优势与资源,加快培育发展氢能新兴业务。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充分肯定了公司相关单位与部门前期在氢能业务发展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指出公司上下已经认识到公司发展氢能业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相关部门转变了工作作风,工作抓得比较紧、比较实。5、日本将以近6亿美元建造全球首艘大型液化氢运输船近日,氢云链从日本《读卖新闻》获悉,日本船企川崎重工即将开工建造全球首艘大型液化氢运输船。建造费用约600亿日元(近6亿美元,约合5.78亿美元),该船将获得日本政府提供的补助资金支持,计划2026年完工。据悉,该船建造费用约600亿日元(约合5.78亿美元),总长约300米,型宽约50米,总吨位约相当于1艘13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该船将采用川崎重工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利用燃烧氢气产生的蒸汽带动轮机为船舶提供动力。同时,该船还将装配4个可分别储存4万立方米液化氢的储罐。6、韩国SK集团与吉利洽谈氢能业务合作近日,据韩国最大媒体集团Money Today报道,韩国SK集团正在寻求与中国吉利汽车就氢能事业展开合作。据悉SK集团正与吉利探索以合资公司或共同基金的方式在氢能领域进行合作,百度等公司亦有可能参与其中。Money Today报道称:企业界相关人士表示,SK正在与中国吉利汽车讨论各种合作方案,不仅限于直接建立合资公司,以共同基金形式合作的可能性也很高,但具体投资方式和投资领域还在讨论阶段。7、日产1000公斤,丹麦将尝试利用海上风力涡轮机生产绿色氢气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丹麦能源公司Orsted正在推进开发一个示范项目的计划,该项目将利用海上风能生产绿色氢。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就2兆瓦的H2RES计划做出最终投资决定,该计划每天将可生产约1000公斤可再生氢。该项目计划将在位于哥本哈根以南Orsted的Aved?re电站于今年年底生产首批氢气。欢迎关注氢云链,获取更多氢能资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氢云链平台联系电话:13265621906,邮箱: bp@qingyunlian.com,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瑞思商业中心1405
    氢问董秘:天能股份氢能项目处产业化过程中,雄韬股份共交付百辆氢能物流车

    氢问董秘:天能股份氢能项目处产业化过程中,雄韬股份共交付百辆氢能物流车

    氢云链2021-1-25 15:51
    「氢问董秘」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进行提问和相关企业的回复,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天能股份问:请问贵公司氢燃料电池取得哪些技术成果?氢能源电池是否已经投产并产生收益?天能股份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研究燃料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的前沿技术。其中, “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工程化研发与应用”已作为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被列为浙江省 2020 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择优委托项目。前沿技术的探索储备,为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公司燃料电池/氢能源电池正处于逐步产业化的过程中。感谢您的关注,谢谢!雄韬股份问:你好,贵公司和物拉邦签的物流车协议是否还在进行?截止目前总共交付了多少辆?谢谢雄韬股份答:您好!该协议仍在进行中。目前公司共交付了100辆氢燃料物流车。谢谢!东华能源问:1.公告2020-073与公告2020-019对比,茂名一期项目建设时间和投产计划出现重大延迟,后者预计2022年3月份实现茂名一期项目建成和投产,而前者整出个新的起动项目,产能只有原计划五分之一左右,且推迟到2022年底投产,这是为什么,公司管理效率是否太低? 2.茂名一期完全完工和投产具体是什么时候,2023?2025?还是2030? 3.茂名一期完成后,公司氢气产量多少?氢气销售有多少利润?东华能源答:您好,茂名一期包括了起步项目和其他项目。起步项目整体建设进展符合预期,预计2022年年中实现中交,2022年年内投产。另外,茂名一期的其他项目也在抓紧推进中。具体进展见2020-073号公告。茂名一期建成后,副产氢气量会有较大增长,具体依装置投产情况而定。感谢您的关注!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总投资超25亿元,亿华通等4项目入选2021年河北省重点项目

    总投资超25亿元,亿华通等4项目入选2021年河北省重点项目

    氢云链2021-1-25 14:06
    近日,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研究提出了《河北省2021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日前,经河北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图1 河北省2021年重点项目建设名单据悉,《河北省2021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共安排省重点项目682项,总投资11896.5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810.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52项、续建项目318项、建成投产项目112项,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等多个领域。其中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共有,张家口市氢能科技风冷型氢燃料电池堆项目(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亿华通动力燃料电池发动机(张家口桥东区)、邯郸科华产业园开发氢能装备科技园区项目(邯郸经开区)、崇礼新天风能风电制氢项目(张家口市崇礼区)等4项目在列。氢云链了解到,张家口市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套风冷型氢燃料电池堆项目,总投资8640万,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45平方米,建设双层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年产12000台套风冷型氢燃料电池堆项目生产线。而亿华通动力燃料电池发动机(张家口桥东区)与崇礼新天风能风电制氢项目(张家口市崇礼区)则为续建项目,其中,亿华通动力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位于张家口桥东区,总投资10亿元,厂区总建筑面积2.4万㎡,年产1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建设周期2018-2022年,目前部分已经投产;而崇礼新天风能风电制氢项目位于冬奥新城崇礼,总投资9亿元,预计今年即可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风力发电装机规模100兆瓦,制氢站一座,设计产年产氢气1475吨。图2 2020邯郸氢能装备发展与应用大会签约现场除了上述3个张家口氢能与燃料电池项目之外,来自河北邯郸的科华产业园开发氢能装备科技园区项目也赫然在列。据悉,邯郸科华产业园开发氢能装备科技园区项目已由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以邯经审备字【2019】31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邯郸科华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为55000万元,建设周期为2019-11-30至2022-06-28;目前,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船舶集团第718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102研究所、河北工业大学等8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校)签约;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功能材料所、河北工程大学等首批10个入驻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装备产业园的项目正式揭牌。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本文转载自河北日报,氢云链编辑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月25日丨北京、焦作十四五规划建议布局氢能产业,北汽张夕勇建议要加快加氢站规划建设

    1月25日丨北京、焦作十四五规划建议布局氢能产业,北汽张夕勇建议要加快加氢站规划建设

    氢云链2021-1-25 09:14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北汽张夕勇:加快加氢站规划建设近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建议“目前北京只有4座加氢站,需要加快推进落地。”北京应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加快推进氢能源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与此同时,张夕勇还建议,应加大北京市核心零部件和氢能“制、储、运、加”等产业链环节的激励支持、产品的推广应用、能源供应及加氢站运营保障、车辆运行监管、在用车检验等政策的出台,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政策体系的建设;重点引导出台配套奖补政策,进一步降低车辆的购置及使用成本,提高企业购买及使用的积极性。他认为,结合北京市车辆的应用场景,可以充分发挥制氢企业的优势,同时加快高效储运氢设备的研发及先行先试,进一步降低氢气及运输成本。2、金华发改委:聚力打造氢能产业新引擎日前,金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狠抓首位战略,大力实施人才科技攻坚行动,抓好创新生态和人才招引,着力补上人才科技短板。人才、科技,切中氢能产业软肋和要害。氢能产业要腾飞,离不开人才、科技强壮的“双翼”。其中,金华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我市以氢燃料电池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制造业八大细分行业培育,通过支持氢能终端产品推广应用,培育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促进氢能技术突破,内培外引氢能产业龙头项目和领军人才,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我市将对接国家和省政府氢能产业发展政策,谋划制定我市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打造引领全省的氢能产业示范基地,长三角氢能产业重要节点城市、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城市。3、北京十四五规划: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燃油车近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根据草案,北京将精准实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北京将有效控制移动源污染。积极推进运输“公转铁”、车辆“油换电”。大力提升建材等生产材料、商品车、电商快递等大宗物资铁路运输比例。大力推动公交(通勤)、环卫、出租渣土以及市内邮政、快递、旅游等车辆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推动存量燃油汽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氢能源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4、河南焦作十四五规划:前瞻性布局氢能源等未来产业近日,中共焦作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焦作市委副秘书长胡新江就刚刚召开的中共焦作市第十一届十三次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重点介绍和详细解读。其中,在重塑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方面指出,要前瞻布局北斗应用、量子信息、区块链、生物健康、氢能源等未来产业。同时,在打造多元清洁高效能源体系方面。指出要加快构建多元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科学推进氢能利用和储能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持续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5、深圳坪山区: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等未来产业近日,深圳坪山区一届五次党代会召开。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作工作报告,总结全区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深圳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五年,也是坪山在新的发展阶段加速蝶变的五年。报告强调要打造未来产业试验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燃料电池等未来产业;6、新源动力刘常福:“以奖代补”推动氢能源产业发展近日,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常福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氢燃料电池处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的高速发展阶段,并不断进行商业化导入。‘以奖代补’政策对氢燃料电池发展有激励作用。”而对于氢能安全方面,刘常福表示在氢燃料电池的多次碰撞试验中,我们发现燃料箱发生泄漏时,氢气由于密度低,往往会以很快的速度“逃逸”,火球升天爆炸。相较油车在车体燃烧爆炸,离开车体的氢气发生爆炸对驾驶者的人身安全危害相对要小,对整个车身的损毁程度也要小很多。其次,目前车辆使用的氢燃料以气态氢为主,以高压的方式进行储存,包括35兆帕的氢气罐或者70兆帕的氢气罐。车辆上通常至少安装三级以上防护,如加氢罐有安全阀,电堆部分有氢传感器,车辆上还安装有氢浓度传感器,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切断氢源,以保障驾驶安全。最后,未来液态氢将逐渐推广。液态氢较气态氢更稳定,续航里程长,能达到一千公里以上,储存温度在零下273度,储存气压仅为1至2个大气压。未来将成为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7、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计划发展蓝氢业务近日,氢云链从据IHS Markit报道中获悉,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计划利用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来发展其新兴的低碳氢(蓝氢)业务。该公司认为,绿色氢气在经济上不具有竞争力。马国油氢气部门负责人艾哈迈德(Adlan Ahmad)在1月12日举行的能源工业理事会“亚太地区向清洁能源过渡展望”网络研讨会上表示,该公司正利用其在日本和韩国销售液化天然气的现有行业关系,“积极”寻求购买蓝氢的客户和开发绿氢的合作伙伴。艾哈迈德表示:“去年欧佩克石油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其油气业务后,马石油决定销售低碳氢气。我们的客户已经在寻求“零碳”液化天然气和氢气,因此国际大型能源公司排起了队,决定进入这一行业”。欢迎关注氢云链,获取更多氢能资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氢云链平台联系电话:13265621906,邮箱: bp@qingyunlian.com,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瑞思商业中心1405 ... ...
    一文详解2020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广东第一,重塑系为最大赢家

    一文详解2020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广东第一,重塑系为最大赢家

    氢云链2021-1-23 13:53
    作者:yong 氢云链分析师截止2020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产、销、上险量分别为:1177、1179、1499,保有量为7355。根据下图可见,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上险量三个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上险量更贴近终端客户使用情况,本文重点从氢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数据来分析下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动态。1、氢云链数据库统计显示,我国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为1499辆。其中客车上险量为1353辆,专用车上险量146辆。从图2的月度数据看,一月份上险量最大高达432辆,占全年上险燃料汽车的28.8%,受疫情影响,三月份上险量最少仅有20辆。为何1月份数据出现异常?氢云链调查发现,2019年11月18日“佛山市南海区2019年燃料电池公交车采购项目”共计采购386辆公交车,分4个批次进行,云南五龙,厦门金旅分别中标200辆和186辆;交货日期为50天。该项目跨年交货导致2020年1月份的上险数据出现异常。空间分布情况2、从省级区域分布来看,1499辆车分布在14个省、直辖市,其中广东省2020年的燃料汽车上险量占全国总上险量的一半以上,达到760辆。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为山东以及河北,分别占14%以及9%。值得注意的是,专用车上险量146辆,2020年北京是以52辆专用车实现总排名第五。3、从具体城市分布来看,共有27个地级市有燃料电池汽车上险。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广州市,2020年广州市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超过佛山,遥遥领先,约占全国的1/3;排名第二、第三的为佛山市和张家口市。广州市、佛山市、张家口市加起来占了全国一半。企业分布情况4、从各燃料电池车企分布来看,共有24家车企有燃料电池汽车在各地上险。其中,厦门金旅、佛山飞驰、云南五龙、吉利商用车、中通客车都有超过100辆车上险,其中厦门金旅、佛山飞驰和云南五龙占据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的前三名,前三家燃料电池车企上险量占整体的49.57%。5、从燃料电池汽车系统配套来看,此次共有23家燃料电池系统商企业为其配套。其中爱德曼在系统配套数量286排名第一,紧追其后的亿华通系在系统装机量上仅略少于爱德曼,值得注意的是探索汽车、国鸿重塑排名并列第三,潍柴动力排名第五。若将探索汽车、国鸿重塑、上海重塑等合并计算,重塑系则依旧是市场霸主。值得一提的是,以重塑为代表的系统商总体表现依旧强劲,超过电堆厂商装车数量。这也是未来市场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堆商与纯系统商未来是市场的竞合态势将如何发展?由于国内补贴针对零部件企业,零部件厂商主导产业,2021年依然是政府采购订单为主导,根据氢云链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开招标数据库显示,山东青岛、河北张家口、广东佛山排名前三,布局这三个地方的系统商在2021年的订单业绩有保障,如亿华通、海卓科技、国鸿重塑、潍柴动力和雄韬系。参见《2020年全国招标878辆氢能汽车!山东榜首,吉利激增,亿华通成为最大赢家》6、从燃料电池装机量来看,1499辆车装机量达到78509.9Kw。爱德曼以15922kw排名第一,亿华通以152901Kw排名第二,略微低于爱德曼;国鸿重塑、探索汽车、潍柴动力等排名紧随其后。同样,若将重塑系合并计算,重塑系依旧能够占据市场第一。从单车平均功率看,1499台车的单车平均功率为52.37KW,对比2020年电堆产品功率大跃进有着显著区别。有5家企业超过了60KW的关口,其中上海杰宁达到了97.5KW的平均功率,但装车量仅有10台,参考意义较弱。爱德曼、亿华通的单车功率分别为55.67KW、64.41KW,相对而言更具代表性。从行业单车平均功率与龙头企业的单车平均功率可以看出,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系统功率水平大概在50-60KW区间,除了技术成熟度的原因外,以客车为主体的下游需求同样有决定性的影响(客车对于系统功率要求有限)。氢云链判断,在2021年重卡等车型需求逐渐显现后,行业单车平均功率将有一个显著提高。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出品 | 氢云链(ID:qingyunliankeji)责编 |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丨氢云链团队原创编辑声明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让绿氢标准“活”起来

    让绿氢标准“活”起来

    氢云链2021-1-22 17:57
    氢能的燃烧产物是水,因其环境友好性被誉为“终极能源”。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人类主要将氢气作为工业原料来使用,而并非主要能源来源。近日,中国氢能联盟提出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标欧洲依托天然气制氢工艺为基础推行的Green Hydrogen Certification项目,建立了低碳氢、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量化标准及评价体系,引导高碳排放制氢工艺向绿色制氢工艺转变。据了解,欧盟也将于2021年发布欧洲绿氢标准。标准接续制定将对氢能发展有何影响?不同标准如何相融?《中国科学报》采访了氢能领域相关专家。变政策驱动为市场买单氢能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各国一直大力倡导。仅2020年,全球多国就宣布重金投资氢能产业,欧盟发布《欧盟氢能源战略》,法国、德国、西班牙等纷纷发布国家级氢能路线图,英国提出将投资2.4亿英镑于制氢设施建设,日本、韩国也加快氢能布局规划。但多年来,氢多作为工业原料,比如特种钢冶炼等的保护气使用,一直未能创造煤、石油、天然气那样的产业规模,业界普遍认为这与氢能居高不下的制备、储运成本有关。“制造端和运营端的成本是影响氢能大范围应用的关键。”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晓锦说,按工业用电价格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氢的成本较高,生产1公斤氢的电成本超过35元,只有降低到十几块才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以往氢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主要靠政策驱动,这在氢能商业化导入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想让市场买单还需要大幅度降低成本,否则氢能难以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副教授翁国明也表示,气态储氢密度低,且需要特殊容器;液态储氢液化能耗高,易蒸发损失,仅适用于航空领域等特殊场景;固态储氢主要是将氢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储,储氢密度较大,安全性高,储运方便,但析氢动力学性能仍需优化。总体看,受限于制氢成本、储运氢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社会接受度,决定了使用端对氢能的迫切性弱,氢能发展需要契机。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了规定,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该规定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氢进万家”迫在眉睫。目前,氢能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生产中的副产品。“为了尽快实现节能减排,应该在现有化工和能源体系下,充分利用副产氢,吃干榨净、降本增效。”李晓锦强调。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也认为,氢能替代高碳排放能源需要时间,“氢进万家”要求氢能本身变得强大起来,价格更有竞争力、服务更便利,加氢站更普及,这些转变都需要时间。标准制定之难事实上,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等不同工艺生产的氢能碳排放量不同。因此,氢能有“绿氢”“蓝氢”“灰氢”之分。引导氢能绿色生产,需确定不同工艺碳排放标准。翁国明表示,“灰蓝绿”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制备工艺、制备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可再生资源及碳排放量大小。2020年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在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率先推进新型标准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事氢能标准研究多年的毛宗强表示,从技术角度看,氢能碳排放标准的制定并不难,难在国家氢能标准化委员会(SAC/TC309)每年被允许制定的国家标准的数量有限,但氢气能源化应用是新事物,急需的标准数量较多,各类标准需要排队,因此历时较长。翁国明表示,标准制定要考虑国情,“尺子”太高不适合落地推广,“尺子”太低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有限,同时也要考虑与国际标准的对接问题。“标准先行,创造与国际的对话平台,也有利于行业内尽早达成共识。大家都说一样的‘语言’,有利于打通氢市场和碳市场,促进氢能贸易国际化。”翁国明说。以技术促活力日前,我国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支持能源各环节各场景储能应用,着力推进储能与可再生能源互补发展。李晓锦认为,要辨证看待“终极能源”的说法。在一些地域面积小的国家也许有可能在全国只推行一两种能源,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能源禀赋不同。比如,成渝地区水电资源丰富,可以采用廉价的水电资源发展绿氢产业。“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更适合中国。”李晓锦说。与其他新能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不惧怕低温,在冬季也能正常充电、启动,安全性高。但当前现有制氢技术并不完美,没有哪项技术能够满足各种需要。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制取氢并非坦途,如煤制取氢,碳排放量较高,需要采用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才能降低碳的排放,但这必然带来制氢成本的增加。“氢燃料电池只是氢能应用的一种设备,未来氢能有多种多样的设备与技术。欧洲将氢注入天然气管道网络的示范应用。”毛宗强说,“未来,氢能的使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能源网络输电也能输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他强调,要实现氢能的广泛应用,技术研发不能停。比如,甲烷热裂解制固体碳材料和氢气是一种天然气制氢又不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好方法,但甲烷分子非常稳定,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同时,氢能生产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国家标准的制定。“现阶段仍需要不断推动氢能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模式,多创新,多尝试,即使失败的数据或经验也将对氢能的普及应用产生积极作用。”翁国明提出,所有制氢工艺都应该用低碳要求自己,兼顾尾气的低碳处理,化废为宝。长远看,有望实现绿氢对灰氢的全替代。毛宗强也表示,技术加持、不断优化,才能保持标准的生命力。来源:中国科学报 ...
    氢问董秘:洲际油气已引进固体储氢材料,宏川智慧暂未开展液化氢气储存业务

    氢问董秘:洲际油气已引进固体储氢材料,宏川智慧暂未开展液化氢气储存业务

    氢云链2021-1-22 17:34
    「氢问董秘」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进行提问和相关企业的回复,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洲际油气问:请问一下,贵公司有没有涉及燃料电池及其周边业务?或者有没有打算布局燃料电池。洲际油气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洲际新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涉及新能源暨氢能科技产业项目。目前引进研发的固体储氢材料及系统装备,已申请11个专利,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感谢您的关注。谢谢!阳煤化工问:据悉阳煤化工和雄韬股份合力打造的氢能重卡已经开始示范运营,而且雄韬也在当地参与建设的加氢站,阳煤化工近日连续两日冲击涨停,请问氢能都有哪些布局阳煤化工答:您好,公司全资子公司正元氢能在河北沧州在建二期工程“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以发展氢气为主,年生产氢气6亿Nm3。正元氢能二期工程作为化工园区的工业气体中心将为园区稳定供应蒸汽、氢气及二氧化碳等气体,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充分条件。二期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大幅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还将增大工业气体的供应能力,保证化工园区的循环化经济建设。正元氢能也将成为京津冀重要的氢气供应站,助力京津冀清洁能源经济发展。 在山西省阳泉市,公司与雄韬股份子公司氢雄重驱合资成立两家子公司阳雄氢能与氢雄双阳,其中阳雄氢能公司持股80%,主营氢能科技技术咨询服务,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系统及部件的组装与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及销售;机械设备租赁。加氢站项目于2020年12月26日落成剪彩,公司已于2020年12月29日披露相关公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宏川智慧问:贵公司作为仓储龙头,是否能储存液化氢气,今年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宏川智慧答:您好!首先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目前暂未开展对液化氢气的储存业务。公司未来主要将通过行业并购和创新发展路径来推动规模发展和经营优化,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领先的石化仓储综合服务。谢谢!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氢云观察:丰田、现代接连搅局,2021年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如何与狼共舞?

    氢云观察:丰田、现代接连搅局,2021年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如何与狼共舞?

    氢云链2021-1-22 15:06
    作者:邱月盈 氢云链CEO狼真来了!新年伊始,国内第一批“以奖代补”示范城市名单还未公布,韩国现代燃料电池企业已经宣布正式落户广州,官宣上显示现代还是全产业链布局!国人对现代、丰田抢滩中国市场的故事并不算陌生,日本丰田燃料电池企业很早就落户常熟,而且产品已经先现代一步与中国企业合作,北京已经有60辆搭载丰田电堆车辆开始运行。这是否意味着,2021年在氢能汽车新赛道上,中日韩企业将又要同台竞技,这次中日韩“三国杀”故事会不会马上上演?在燃料电池汽车这件事上,现代、丰田是世界公认的优等生,老师傅!目前国内还处在产业化早期、企业核心技术突破阶段,基本还处于羽翼未丰的追赶者地位。让人担心的是,对于我们翅膀还没长硬、还需要政策喂养的核心零部件企业,有啥能力与老师傅直面竞争?又该如何理解国家政策开放、与狼共舞对产业发展的利弊?针对2021年丰田、现代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氢云链认为:中日韩的“三国杀”不会马上就开始,至少还有一段相安无事、一起做大市场的蜜月期。具体而言,在四年示范期内,现代、丰田入场对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积极影响多,不利影响少;至少在示范四年期内,国内商用车市场是能保住的,乘用车市场就不好说了。一、外资企业要“先种树,再分桃子”由于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还没有市场化,也没有现成的市场蛋糕可分!这时候让现代、丰田进来,只能是大家一起做大蛋糕,不是来直接分蛋糕的。或者说,外企要“先种树,再分桃子”,这与特斯拉直接上来就摘到中国电动车市场桃子的情况不太一样。如何做大市场?氢云链判断2021年会出现车企两头在外的业务增多。例如,1月16日,中国福田汽车宣布2021年首款由丰田燃料电池驱动的12.5米低层城市巴士将打入澳大利亚市场。这种技术、市场在国外的情况,可以增加车企出口、产能以外,为日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市场做好铺垫。氢云链对产业开放、外企对市场格局影响有系列研究,部分观点,可参考《狼真来了!市场开放、外资入局,中国氢能产业化在竞争中加速前行》、《丰田、西门子等超40家外企抢先布局,中国氢能企业该如何应对?》等系列文章。二、有利于促进国内零部件企业发展日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除了一起做大蛋糕以外,对国内产业链也有不少贡献。(1)外企会逐步进行产品国产化替代以降低成本。外企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国内产品水平和标准的提高。(2)外资设厂必然伴随着技术外溢和人才流动,从而促进国内燃料电池零部件产业水平的提升。(3)根据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经验,外企在落地时可能会带着自己体系内的零部件企业一起落地,从而对国内零部件厂商造成一定的冲击,促进国内燃料电池零部件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化水平和市场透明度。三、电堆和膜电极进不了外企供应链由于日韩企业技术体系属于垂直封闭系统,要保障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很可能是组队落地,自带供应链体系。氢云链判断,对于“大而全”的企业,如丰田、现代等,短期内国内的电堆和膜电极等进入其核心产品供应链存在一定困难。比较之下,国内企业在原材料、BOP部件与耗材等环节更容易打入外企。需要说明的是,只有那些“小而美”(只注重某些环节)或者是以系统集成为主的外资企业,如尼古拉,国内企业进入其供应链体系才会相对容易,而且在几乎所有的环节都有机会,而对于“大而全”的丰田、现代机会就难得多。四、整车企业表现决定核心零部件企业未来根据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经验,整车企业能够决定供应商,因此燃料电池零部件企业发展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整车企业的表现。如在燃油车领域,仅占零部件企业总数20%的合资/外资零部件厂商占据了80%的市场,除了产品原因之外,整车厂的采购意向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由于国产整车企业的出色表现和对自主零部件厂商的大力支持,电动车领域零部件自主厂商表现出色,甚至特斯拉在进入国内后也愿意大量采购国内品牌产品,打破燃油汽车合资车企对自主品牌“歧视”的惯例。问题是,国内目前定位是零部件企业牵头引领产业发展,“以奖代补”不针对整车厂,暂时好像也不鼓励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方向。期待四年后政策有所调整。现代商用车厂布局在四川,广州将布局现代的乘用车厂;丰田是以合作形式,还在犹豫,估计丰田整车厂落在津冀可能性大。五、国内燃料电池企业该如何如何与狼共舞?最后说一下,国内企业该如何与狼共舞的问题,其实国人大可不必紧张!氢云链给企业三点建议:一是苦练内功、主动出击、取得大厂认证;二是国内车企业要主动迎战占领市场,消除外资对零部件天然歧视不利影响;三是要靠政府持续支持。至于如何后来者居上、如何发展产业问题,电动车的经验告诉我们,“乱拳打死老师傅”不失为一种方式。尽管电动车有过“骗补、低端产能过剩、一哄而上、一地鸡毛”等等负面评价,以及也没有出现世界第一、超过特斯拉的顶级整车企业等抱怨。但在电动车零部件领域却涌现了不少优秀企业,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上摆脱了被卡脖子的宿命,这也是有所得。对于曾经一片空白的中国工业来说,电动车不能不算是一种成功。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出品 | 氢云链(ID:qingyunliankeji)责编 |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丨氢云链团队原创编辑声明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1月22日丨广州黄埔首批500辆氢燃料泥头车即将试运营,法国HysetCo计划投放1万辆氢能出租车

    1月22日丨广州黄埔首批500辆氢燃料泥头车即将试运营,法国HysetCo计划投放1万辆氢能出租车

    氢云链2021-1-22 09:13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华能集团与辽宁营口市签署合作协议,布局“风光储氢”能源项目近日,氢云链从相关渠道获悉,华能集团东北分公司与辽宁省营口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营口玉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风光储氢”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海上风力发电基地、氢能及零碳城市开发示范项目四方面内容开展合作,助力营口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兰州“揭榜挂帅”活动项目发布,金川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在列近日,兰州市科技局举行兰州市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活动技术需求榜单发布会。其中,兰州金川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相关项目需,据悉,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榜额100万元技术需求是:开发氢燃料电池用高性能铂基催化剂及制备工艺方案,实现批量稳定制备,产品的酸性氧还原活性应优于商业铂碳,且性能可与美国能源部的要求相媲美,摆脱目前对进口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依赖,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3、德州市政协委员孟祥辉:加快氢燃料电池发展,占领新能源产业制高点近日,在政协第十四届德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德州市政协委员、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祥辉今年带来了关于加快氢燃料产业发展的建议。他指出“这次我带来的提案是关于氢燃料产业发展的,建议在下一轮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中,占领我们的制高点。”据悉,氢燃料电池是下一轮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燃料,德州聚集了很多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产业链上面有大量的资源,建议通过德州的产业链整合,实现补链强链,尽快将氢燃料电池打造成德州市的支柱性产业。4、广州通过能源“1+N”行动方案,着力发展氢能产业近日,氢云链从相关渠道获悉,15届132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广州市能源资源节约“1+N”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着力发展氢能产业,探索氢作为化石燃料替代,推动氢能与电能互补支撑。据悉,广州接下来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氢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农业、装配式建筑、节能服务业等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5、广州黄埔首批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即将投放试运营近日,氢云链从广州开发区、黄浦区环境局官网获悉,为推动实施氢燃料电池泥头车绿色低碳示范运营项目,首批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即将投放试运营。据悉,该款燃料电池泥头车加氢时间短,一次充氢仅需8-15分钟;续航里程长,一次充氢可行驶400公里以上;使用效率高,全生命周期环保“零排放”,有效解决燃油泥头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测算,投入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约3.6万吨,其中氮氧化物703.3吨。6、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与9家机构共同建设绿色氢集群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正式宣布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与9家机构建立一个绿色氢生产集群,位于韩国新万金(Saemangeum)西南海岸的潮滩。这九家机构包括韩国全罗北道政府、新万金开发投资局、群山市(Gunsan)政府、全北科技园、现代Rotem和斗山重工。他们将通过利用韩国庞大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建立该国最大的绿色氢集群。该集群将拥有生产、储存、运输和利用氢的设施。KHNP总裁ChungJae-hoon表示:“通过在新万金(Saemangeum)建立绿色氢生产和基础设施,我们将帮助全罗北道成为氢经济的中心舞台。”7、法国HysetCo计划2024年投放1万辆氢动力出租车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一家法国公司HysetCo.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8000万欧元(约9700万美元)的融资,旨在加速向氢动力汽车的转型,计划在3年后的奥运会到来之前,说服1万名巴黎出租车司机改用氢动力汽车。据悉,丰田汽车和法国液化空气公司(Air Liquide SA)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权。 HysetCo主席Mathieu Gardies表示,Slota当前有600辆柴油出租车,而HysetCo.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用丰田生产的Mirai氢动力汽车取代Slota的部分或全部柴油出租车。欢迎关注氢云链,获取更多氢能资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氢云链平台联系电话:13265621906,邮箱: bp@qingyunlian.com,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瑞思商业中心1405 ...
    穿过隧道,氢能源汽车迎来照耀未来之光

    穿过隧道,氢能源汽车迎来照耀未来之光

    氢云链2021-1-21 18:46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正式实施。规划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纯电动技术几乎是同时开始发展的,相比目前应用相对成熟的锂电池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处在行业发展初期阶段。2014年丰田推出了全球首款燃料电池车后,氢能源汽车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经过多年沉浮、积淀、探索,当时间来到2021年,市场普遍关心今年能否成为氢能源汽车产业“从0到1”的关键一年?产业的投资机会几何?对此,英美资源亚太区贵金属市场拓展总经理陈卫、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张焰峰、财经评论员左剑明、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亚太区主管邓伟斌走进第一财经“风口调研”直播间,就氢能源汽车是否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主题进行了深度的观点碰撞与富有前瞻性的交流。“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关键在氢能”探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最先绕不开的课题便是该类汽车的动力之源,即氢能将如何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相较于纯电动汽车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氢燃料电池汽车若要取得更大发展,氢能的来源甚为关键。”他强调,要将氢能置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这一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汲取发展动力。对于林伯强的观点,拥有十余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研究经验的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张焰峰博士颇为赞同。她进一步指出,随着国家将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我国氢能势必将迎来更为高速的发展,市场也将愈加繁荣,并为当前氢燃料电池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过她也强调,尽管最近十几年氢燃料电池产业就已取得近百倍增长的成就,但要打破产业推广慢、普及程度低的劣势,关键在于要有大量企业的投入与技术的沉积,才能培育出一个较为健康的产业体系,毕竟罗马建成并非一日之功。英美资源亚太区贵金属市场拓展总经理陈卫,则从更宏观的“碳中和”大背景,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最上游——氢能产业的发展作了深度展望。他认为:“在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势必会引入大量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以满足减排要求。其中,氢能是必不可缺的部分。”他指出,在我国能源运用中,电能方面的作用和比重越来越突出。具体到汽车领域,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崛起,便是汽车从热能向电能驱动的历史性转变。在热、电转变进程中,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煤炭发电,氢能的相应优势将会得到凸显。一方面氢能可用于发电,另一方面氢气作为可再生电力的储能载体,借助燃料电池或氢能发电技术“削峰填谷”,将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平稳衔接。氢能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已经不言而喻,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关键,在于“构建起完善的氢能生态链”。陈卫解释道:“相较于其他能源,氢能目前尚未有完整形态的制氢、储氢、运氢产业,相关配套的能源政策也未完备。只有氢能产业建立起完整的生态链,才能推动氢燃料电池,乃至氢能源车的良性、健康发展。”而在氢能运用场景中,对于大众颇为关注的安全性问题,陈卫与其他几位专家都表达出积极正面的态度。陈卫指出,“如果大众对汽油车的安全性充满信心,那么也将能接受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性水准。”“氢燃料电池汽车已基本不存在‘卡脖子’技术”在探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便是氢能在汽车领域的运用载体——燃料电池。从上海清能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中,电堆的关键部件膜电极已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已能满足氢燃料电池大批量生产所需。事实上,在风口调研节目研讨过程中,几位业内专家都一致认为,在氢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中,已经基本不存在关键技术、核心材料、重要零部件被“卡脖子”的现象。以质子交换膜以及铂金催化剂为例,陈卫坦言,此前这两大技术或者依靠进口,或者为国外企业垄断。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经过数年发展,国内已经拥有一批如上海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铂金催化剂供应商,并且质子交换膜领域也出现商业化进程取得成功的国产品牌。“在氢燃料电池电堆中,已经大量运用国产技术、部件或材料等,我们对国内氢能源汽车产业走独立自主发展路线充满信心。”当然,国产化仍是第一步,推进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迭代升级是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从而为氢能源车减轻成本管控压力。以上文提及的铂金催化剂为例,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亚太区主管邓伟斌进行了内容延伸,他表示:“铂金催化剂的使用成本管控,关键在于:一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以此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二是提高催化剂的耐久性;三是增强抗毒性,催化剂抗毒性越强,对氢气的纯度要求越低,用氢成本也越少。”邓伟斌进一步补充,铂金催化剂的成本管控努力方向,一方面在于降低用铂量,另一方面则在于提高产业规模经济。他指出,“据美国能源部统计数据显示,每生产1000套燃料电池系统,单套电池的成本是1163元人民币/kw。而当产量提升至10000套时,电池、电堆成本均将下降一半。”“锂电池汽车与氢能源汽车是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关系”除却技术及成本管控问题,在氢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进程中,市场对以下问题也有一些疑虑,如:氢燃料电池汽车横空出世,是否意味着后来者居上,会对锂电池汽车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甚至抢占其市场空间?对于此类观点,张焰峰并不认可。她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不是产业“搅局者”。她认为,从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看,汽车将逐渐成为智能移动空间,锂电池汽车对大容量电池的硬性需求会加大汽车重量、空间的需求,并不符合汽车智能化、可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氢燃料电池储氢能量多、续航里程长等优点,使得它非常适用于长途、重卡、商用车。张焰峰表示,“预计到2021年底,各大汽车厂商会推出更多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但不能过度解读为与锂电池汽车抢占市场,而是丰富消费市场选择。”目前,上海杰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重卡应用场景研发推出了十台燃料电池系统,而苏州金龙更是成功为宝武集团生产了氢燃料电池重 ...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长9.33%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19:49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员”“汽车生产线操作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17:55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交流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17:13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类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14:24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12:07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可期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11:28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10:55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向书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08:17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