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2020-7-13 09:46
全球汇氢英,港城创未来。7月10日,由张家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飞马旅集团联合主办的“2020长三角国际氢能产业人才峰会暨张家港氢谷人才计划发布会”迎来了国内外氢能产、学、研前沿力量。在防疫不放松的前提下,一百余位氢能技术研究领军者、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知名高校院所学者、权威学术组织会员、氢能创新创业团队及高端人才共聚张家港,一起洞察产业先机、把握政策走向、对接高端资源及氢能人才,协力为张家港氢能蓝图赋能。在长江公铁大桥,铁路正式通车之际,张家港的人才高地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江苏是人才大省,历来有崇文重才的好传统。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说:“张家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是名副其实的主题词,人才是不可替代的关键字。借此机会我想分享三点体会:一是向社会要资源,引好人才。二是向创新要能量,用好人才。三是向服务要环境,育好人才。”紧接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学础;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田嘉勇;张家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志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松石;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洋一起上台,共同完成张家港中高端人才云聘会启动仪式。据悉,张家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互联网+人才”的云上服务模式,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与全国知名猎头机构“智联招聘”合作开展“才聚张家港,启航新梦想——2020年苏州·张家港中高端人才云聘会”活动。得到企业积极响应,既有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新能源企业,又有本地领军人才企业,共计150家,岗位需求2000余人,年薪最高百万,向各类中高端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大、薪资待遇高的优质岗位。02、国际氢峰会,高端云对话氢能源时代已经到来,在我们日常的交通、工业、建筑以及化工原料等领域都有氢能的身影,作为未来构建能源城市的多元供给系统的重要载体,它与交通变革、汽车变革、人才革命、城市管理创新等领域紧密关联,其开发与利用更是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现场我们也请到国内外氢能领域重要学术嘉宾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学础以及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分别发表了《新能源及其新材料产业的人才培养》和《氢能与甲醇经济之我见》的主题演讲。沈学础院士说:“对中国讲起来,新能源是唯一的出路。发展能源的核心是人才,我们需要交叉学科的人才。张家港在氢能建设过程中引进人才、招揽人才的同时,最核心最关键的也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从1814年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到1894年世界第一台燃油机车问世,再到电力机车的普及,对应的是煤炭、石油、电力再到低碳清洁能源、终极能源氢能的演进史。氢能产业应用方向的领军企业——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胡洋表达:“轨道交通的进步与能源变革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对新能源动力方式的关注和探索是中车的使命和职责,积极推动氢能产业是中车的必然选择。”而国内最早投入并持续投入的燃料电池整车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上汽大通代表也来到现场,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平台总经理高辉强分享了上汽“新四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战略引领,提出三箭齐发,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化;并发出共建燃料电池产业化的“朋友圈”的呼吁。除了政策的保障、人才的支撑,为进一步打造氢能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氢能技术创新产教联盟,飞马旅上海发起人、黑苹果青年公益理事、全球商会网监事会主席赵心耘;世纪新能源网主编张松;江苏公爵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祥;添橙资本合伙人罗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涤非;光束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总监孟良作为联盟发起单位的代表,一同登台,共同见证长三角氢能技术创新产教联盟的成立。张家港,这座因水而生、依港而兴的城市,始终保持着“勇立潮头扬远帆”的精神,它是一座既保持着江南水乡的氤氲,也兼具现代城市的先进气质的科技之城。在氢能发展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豪“氢”壮志:计划到2025年,在氢气制备、氢储运装备、氢燃料电池等重点环节,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10家左右规模较大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到2035年,氢能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氢港”。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