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氢云海外:BP、壳牌等十大企业成立氢特别工作组,推动英国氢能产业发展

    氢云海外:BP、壳牌等十大企业成立氢特别工作组,推动英国氢能产业发展

    氢云链2020-3-3 17:56
    一个新成立的跨行业联盟希望到2025年在英国建立100个加氢站,并希望英国政府为氢项目投资10亿英镑。在英国氢气发展史上可谓是历史性的时刻,今天,由能源系统核心的十家主要公司支持的氢气特别工作组正式成立。为了确保在英国获得对氢气的投资和支持,以使该国成为氢气的世界领导者,氢气工作组将召集包括政府,行业和知情人士在内的广泛利益相关方,以推动对氢气的投资促进其大规模部署。该小组由Arup,Arval,Baxi,BNP Paribas,BOC,BP,Cadent,DBD,ITM Power,Shell和Storengy组成,已就下一步必须采取的集体立场达成共识,以确保英国能利用这一机会脱碳具有成本效益,并在不断增长的全球氢气解决方案市场中发挥领导作用。该任务组的发布标志着氢的发布,标志着氢的发布,该报告概述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供工业界和政府在未来五年内努力实现。该工作组表示,这将扩大氢气的应用范围,并释放氢气的益处。该行动计划包括以下步骤:英国政府内部制定跨部门氢战略。政府承诺在下一个“支出审查期”内向氢生产,储存和分配项目投入10亿英镑。为生产混合到燃气网中的氢气,工业使用,发电和运输提供财政支持。修订《气体安全管理条例》(GSMR),以使氢气能够混入英国燃气网,并通过支持公共试验和在2025年之前强制使用氢气就绪锅炉,朝着100%氢气加热迈出下一步。到2025年合作建立100个加氢站(HRS),以支持氢运输的推广。下议院目前正在举行一项活动,右翼议员夸西·克瓦滕(Kwasi Kwarteng)议员刚刚作了简短的演讲,讨论了氢在英国和全球范围内对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雷德卡(Redcar)议员兼氢气全党议会组织(APPG)主席雅各布·扬(Jacob Young)讨论了氢气在提升地区水平,帮助政府实现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目标方面的重要性。他说:“大规模氢转化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论据从未如此强烈。”“很明显,如果没有氢技术,我们将无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从供暖到上班,再到上班途中,氢气在这十年的脱碳中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采取下一步措施,加快氢开发计划,我们可以创造成千上万个新的,熟练的,绿色的工作机会,并继续在氢经济中引领世界。”
    后来者居上!深圳南科燃料电池公司获“广东省燃料电池电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后来者居上!深圳南科燃料电池公司获“广东省燃料电池电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氢云链2020-3-3 16:03
    日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对2019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拟认定名单进行了公示,其中依托深圳市的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设立的“广东省燃料电池电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该名单中唯一一个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研究中心。尽管目前珠三角被公认为是氢能产业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但珠三角的氢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佛山、云浮等地。广深双子星城市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在氢能领域却发展相对缓慢,并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企业数量、产业产值均大幅落后于佛山。此次深圳市企业取得了广东省唯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示了深圳市在燃料电池领域依然具有相当的技术储备力量,具备后来居上的实力。据了解,“广东省燃料电池电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深圳市南科燃料电池公司发起设立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机构,为加快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实现深圳市、广东省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引领创新发展提供支撑而设立。氢云链了解到,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是王海江院士燃料电池产业化团队的一部分。南科燃料电池产业化团队分为三个部分,分布负责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集成方案的研究开发。其中,深圳市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深耕膜电极、双极板和燃料电池电堆领域;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深耕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和催化剂领域;深圳市南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布局从膜电极核心材料、电堆到系统集成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集成”的划分,王海江院士的南科燃料电池产业化团队完整地布局了燃料电池产业链中游环节,为客户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整车集成设计方案。目前,通用氢能已建成国内首条连续化卷对卷气体扩散层生产线、质子交换膜中试生产线和10万平米级别的气体扩散层生产线,并拟建催化剂生产线。目前已经有部分材料可以进行量产并已经供应给业内企业,量产的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且价格远低于进口材料的价格。南科目前已掌握低成本,高性能,长寿命的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以及膜电极批量化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出60千瓦燃料电池电堆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已有小批量装车订单,尚未进入批量化生产。南科动力已拥有30kW、45kW、60kW等不同功率等级的燃料电池系统,参与燃料电池大巴、物流车示范运营,并着手90kW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预计2022年可达2万套年产能,2028年实现10万套年产能。王海江院士的团队代表了深圳市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次广东省燃料电池电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的设立,有利于南科团队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与知名度,有利于深圳市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推进速度,有利于珠三角地区氢能产业的发展。深圳市是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受益者,相信也不会错过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红利。据氢云链了解,深圳市已经开始加快推进燃料电池产业的布局,目前深圳市已经聚集数十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企业,包括雄韬股份、氢时代、开沃汽车、国氢能源等,涵盖了氢能全产业链环节。在国家政策方向确定、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情况下,以南科燃料电池团队、雄韬股份为代表的深圳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必能后来居上,在全国产业竞争格局中引领发展潮流。
    氢云观察:阳煤股份携手深圳氢雄,氢能重卡引爆行情

    氢云观察:阳煤股份携手深圳氢雄,氢能重卡引爆行情

    氢云链2020-3-3 15:51
    3月2日,阳煤化工发布公告,将于与深圳市氢雄重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拟成立双阳氢雄运营科技有限公司和氢雄双阳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相关部件生产与组装。其中双阳氢雄运营科技经营范围为氢气提纯、生产、销售,加氢站的研发、建设及相关设备批零兼营等,氢雄双阳燃料电池科技经营范围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两家盒子公司股本结构一致,注册资本均为5000万元,氢雄重驱分别出资4000万元持股80%,阳煤化工分别出资1000万元持股20%。受公告影响,今日阳煤化工开盘涨停,颇有2019年二级市场氢能板块牛市行情之势。氢能重卡助阳煤化工从幕后走到台前,阳煤化工早已布局氢能产业。在2019年6月10日,阳煤化工公告宣布拟投资 288400.42 万元新建沧州正元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尿素产能将达到每年 130 万吨以上,氢气供应总能力将达到每年 6.48 亿 m³(90000Nm³/h),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氢气供应商。2019年11月,阳煤化工与潞安集团等6家企业在太原签署能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七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动氢能全产业链项目在山西落地发展。2019年12月31日,阳煤化工发布公告变更经营范围并修改《公司章程》,将氢气业务加入经营范围,并向下属子公司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河北正元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7亿元。可以看出,此前阳煤化工结合自身产业,主要布局在氢气制备方面。与氢雄重驱的合作,让阳煤化工从上游的氢气制备走到了下游的氢能应用领域,从氢能产业的幕后走到了台前。一直以来,氢能汽车都被强调在“重载、长途”领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自去年下半年江铃重汽的氢能重卡登上工信部产品目录后,氢能重卡产品开始受到加倍的关注。到2020年,氢能重卡更是被频繁提及。在国金证券召开的燃料电池产业千人电话会议中氢能重卡成为重点,国内燃料电池系统领军企业上海重塑也对旗下燃料电池重卡产品进行了大力宣传,氢能重卡的行情似乎一触即发。阳煤化工选择氢能重卡,除了深圳氢雄背后的雄韬股份在重卡方面的布局的原因外,同时也有重卡符合自身应用场景的原因。煤化工行业与钢铁行业类似,在煤炭、煤化工产品运输方面有较大需求,适合推广氢能重卡,阳煤化工布局重卡行业,可以同时满足产业布局、示范应用、产氢用氢结合等多个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氢云报告:能源互联网中的氢能系统

    氢云报告:能源互联网中的氢能系统

    氢云链2020-3-3 15:14
    氢云观察:加氢枪国产化突围,即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氢云观察:加氢枪国产化突围,即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氢云链2020-3-3 11:29
    近年来,越来越多氢燃料车辆投放市场,加氢枪作为其加注燃料的必需设施也迎来了广阔发展空间。为抢抓机遇,德国WEH Gas technology、日本日东工器NITTO KOHK、日本龙野株式会社等国外知名企业率先投入技术研发,并推出相关加氢枪产品。反观国内,因应用经验匮乏,企业研发加氢枪仍面临诸多技术难点。目前,仅成都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下称“安迪生”)和朗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朗安科技”)等企业突围加氢枪国产化。安迪生枪阀产品经理李润表示,目前加氢枪市场分35MPa和70MPa两个压力等级,现阶段国内加氢枪主流的加注压力等级为 35MPa。按照国家标准 GB/T 34425-201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枪》中对于加氢枪的分类,35MPa 等级最主要采用的是 A 型枪,即加注完成后加氢软管处于高压状态。A型枪要求加氢枪能通过转动开关实现对于氢气流道的开启、关断,以及加注完成后加氢枪腔内高压氢气的泄放功能。这一系列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保证内部零件在高压状态下能平稳运动,且不能发生小分子气体泄漏现象,另外还应当保证密封结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及耐用性。“这是公司前期研发加氢枪产品时遇到的一个典型的技术难点,但经过我们团队长期攻关,现已攻克难题,并申请了 10 余项相关专利来保护相关技术。公司加氢枪已处于量产阶段,提供给了包括郑州宇通加氢站、 武汉中级加氢站、广东荔村加氢站在内的国内多个加氢站。”李润透露。在朗安科技总经理何冠军看来,加氢枪技术难点在于高压应用和保护功能。他表示:“加氢枪与高压软管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造成爆管等安全事故。因此,对产品的防爆要求更高。此外,加氢枪密封材料需具备自润滑、高分子组织,保证密封性,以避免加氢站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保证安全。考虑到氢脆问题,公司加氢枪采用不锈钢材质,已实现量产。”谈及国产加氢枪和国外的价格差异,李润表示:“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加氢枪在市场售价方面较之国外加氢枪有明显的优势,后期随着市场销量上升带动的规模化效应,价格优势还会更加显著。”何冠军透露,目前国产加氢枪价格约为进口加氢枪的六折,国外一套下来(加氢枪8万元、软管2万元、拉断阀2万元)约12万元左右,国内一套则大概6-7万元(均为人民币)。尽管加氢枪已实现国产化,价格方面似乎也更有优势,但仍有业内人士表态,现阶段会更倾向使用德国WEH Gas technology和日本日东工器NITTO KOHK的产品,原因在于其技术更精细,符合客户使用习惯。以德国WEH Gas technology、日本日东工器NITTO KOHK、日本龙野株式会社为代表的企业在加氢枪市场竞争中已夺得先机,国内安迪生和朗安科技两家公司虽实现加氢枪量产,但作为后起之秀,得到更多企业认可还有一段路要走。以下介绍德国WEH Gas technology、日本日东工器NITTO KOHK、日本龙野株式会社、安迪生和朗安科技5家企业的加氢枪产品:德国WEH Gas technology公司成立于1986年,专注于快速连接器和特殊接头的开发。目前,公司研发出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卡车的高流量系列 WEH® 加氢枪, 产品集成旋转接头,适当的分离式联轴器可在意外展开时保护分配器,达到在自助加氢站上CNG燃料充装的安全标准。以公司TK17 CNG 型小型汽车用加氢枪为例,该产品依据 NGV1 标准设计而成,与WEH——TN1 型充氢阀配套连接在一起,直到容器的进氢阀与充氢阀之间压力平衡为止,保障操作人员安全。产品所有部件具备防腐性,并带有塑胶热保护罩。另外也可在软管回收时不产生氢体再循环,密封件与天然氢相兼容。日本日东工器NITTO KOHK成立于1956年10月,2015年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的cupla业务。公司加氢枪产品在日本加氢站广泛应用,一套(加氢枪+软管+止断阀)约35万人民币。日本龙野株式会社成立于1911年,是世界第三大加油机制造企业。在看到加氢站的市场机遇后,投入研发了氢气加注机,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公司产品有Hydrogen-NX LF型氢气加注机、Hydrogen-NX H型氢气加注机、Hydrogen-NX F型氢气加注机等多种类型。据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公司加注机主要采用日本日东工器NITTO KOHK所产加氢枪,也自主研发加氢枪。安迪生成立于2008年3月,是厚普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高压、深冷等行业相关的仪表、阀门、泵、自动化仪表及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自主研发且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T633加氢枪满足《GB/T 34425》以及《SAE J2600》两个标准要求,合格完成了包括液压强度测试、气密性测试、手柄操作测试、循环寿命测试、连接件电阻测试等10余项测试,产品的密封结构能保证关键密封件寿命达到10万次。朗安科技成立于2011年9月,公司目前拥LA-HF16型和LA-HF25型加氢枪。其中,LA-HF16型加氢枪适用于加氢站的小型汽车(轿车)加氢,LA-HF25型加氢枪则适用于自助加氢站的公共汽车、巴士和卡车加氢。(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LA-HF16型加氢枪技术数据LA-HF25型加氢枪技术数据 ...
    福达合金氢项目在调研、论证阶段,天龙股份产品可用于燃料电池车

    福达合金氢项目在调研、论证阶段,天龙股份产品可用于燃料电池车

    氢云链2020-3-3 11:24
    「氢问董秘」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进行提问和相关企业的回复,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福达合金问:请问贵公司董秘:公司早在2019年5月,就公告“拟出资5千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氢能源材料的有关业务”,但直到现在2020年2月,仍然是毫无进展,没有任何有关进一步的情况。基于此,是否可以理解为只是贵公司释放“空头支票”蹭热点而已?福达合金答:感谢您的关注,由于氢能源项目属于新能源领域,所以公司要经过详细的调研、论证后再开展下一步工作,请您耐心等待,谢谢。天龙股份问:公司在高效低能耗的“轴流冷却风扇”产品设计制造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是这样的吗?这种产品可同时应用于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车吗?天龙股份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拥有风洞实验室,拥有汽车冷却风扇设计开发能力,公司生产的高效低能耗塑料轴流冷却风扇能够满足较高的技术要求,通过与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是国内许多主流车型的主要风扇供应商,设计和制造技术国内领先。产品类似功能结构件的设计也可应用于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车,公司目前已有冷却风扇新能源壳体已供货给珠海松下,间接供货给现代、日产、三菱、铃木等新能源汽车,供汽车电池散热,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阳光电源问:公司光伏制氢项目是公司投资还是项目承包?项目预计什么时候完工?阳光电源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目前公司可再生能源制氢正处于技术研发及项目示范阶段,未来商业模式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判断。谢谢!
    3月3日丨阳煤化工成立子公司,主营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澳大利亚首个天然气掺氢项目正式启动

    3月3日丨阳煤化工成立子公司,主营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澳大利亚首个天然气掺氢项目正式启动

    氢云链2020-3-3 09:31
    1、阳煤化工:拟与氢雄重驱合资成立两家公司近日,阳煤化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深圳市氢雄重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雄重驱”)成立双阳氢雄运营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双阳氢雄”)和氢雄双阳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氢雄双阳”),主营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相关部件生产与组装。资料显示,氢雄重驱经营范围包括燃料电池及相关零部件的销售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销售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租赁等。2、东华能源:剥离贸易业务,专注绿色化工和氢能源近日,东华能源剥离LPG国际及国内贸易业务资产相关议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交易所产生的净现金流将主要用于茂名项目建设,并将产业链逐步下延到氢能源产业和以PP为原料的新材料产业,成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践行者。 3、为抗“疫”助力!上海大学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和无人小车用于短途物资配送近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宏斌团队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及无人小车载新型金属氢燃料电池电堆,通过进一步降低动力系统自重提高能效,使其续航时间长达2小时,且搭载气瓶充气只需3-5分钟,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在短途物资配送、消毒液喷洒、广播宣传、布控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上汽MAXUS规划曝光:5年内将推出超20款新能源车,氢燃料电池MPV成亮点近日,上汽MAXUS于品牌日宣布2020年战略规划。据了解,部分现有车型将在2020年迎来改款更新,以增强其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实力;在2025年底前,上汽大通将持续推出超过20款的新能源车型,届时新能源年销量占比将超过40%。于此同时,上汽大通还将不断丰富产品线,推出电动皮卡、入门级皮卡、全新纯电中大型MPV、G50年度车型等全新车型,备受期待的全新氢燃料电池MPV G20FC也将于2020年完成上市。 5、张家口冬奥加氢站项目获批近日,张家口公司新建氢和气加注综合服务站项目正式得到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批复,标志着张家口公司在推进新能源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崇礼区西湾子镇头道营村位于冬奥核心赛区西南仅3公里处,是进入赛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10公里范围内无加氢站。2018年初,张家口公司通过对该区域进行深入考察,反复论证后,迅速成立了由公司经理牵头、主管经理及基建部门骨干、片区负责人组成的项目部,启动了冬奥崇礼赛区新建加氢站工作项目。6、澳大利亚首个天然气掺氢项目启动近日,据外媒报道,由于昆士兰政府的氢工业发展基金会提供的1500万美元资助,格拉德思将建造澳大利亚首座注气设施,为该市的天然气网络输送绿氢,据报道称,这是澳大利亚首个将可再生氢与住宅、商业及工业客户链接为一体的天然气掺氢项目,该项目价值420万美元。7、韩国2020氢燃料出行+能源展将延期至7月初举行近日,氢云链从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负责人了解到,预定在3月18-20日举行的2020氢燃料出行+能源展(H2 Mobility+Energy Show 2020)将延期至7月初举行,且根据韩国的肺炎疫情情况,仍有变动的可能。据悉,2020氢燃料出行+能源展作为韩国举办的首个氢燃料及新能源相关行业性展览,也作为韩国政府于去年发布的《氢能经济活性化路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受到韩国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吸引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AIR LIQUID、韩国燃气公社等氢燃料产业链内的主要企业参展。 8、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投资5000万澳元发展可再生氢近日,塔斯马尼亚州政府宣布将投资5000万澳元,以鼓励该州发展可再生氢能产业。塔斯马尼亚州的《可再生氢行动计划》包括为塔斯马尼亚可再生氢基金提供的2000万美元,另外的2000万美元的优惠贷款以及1000万美元的支持服务。澳大利亚总理彼得·古特温(Peter Gutwein)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的目标是到2022年至2024年建成可运行的可再生氢发电设施。政府已确定该州北部的贝尔湾和西北部的伯尼是潜在的氢工业中心。
    氢云观察:详解燃料电池产业链,规模效应和国产化成降本关键

    氢云观察:详解燃料电池产业链,规模效应和国产化成降本关键

    氢云链2020-3-2 16:24
    摘要:我可能就倾向于把具体情况先介绍一下,所以在这个里头主要会谈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加氢站的一个种类,第2个的话是指加氢站的一些构成,包括它的一个产业链的这样介绍。一、行业专家:加氢站产业链解析我可能就倾向于把具体情况先介绍一下,所以在这个里头主要会谈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加氢站的一个种类,第2个的话是指加氢站的一些构成,包括它的一个产业链的这样介绍。同时第3个方面会介绍一下加氢站里头的一些主要设备。第2个考虑到就是说大家是一些跟金融可能是跟金融相关的,那么我们会在加氢站可能的发展趋势,包括这个行业可能需要关注的一些机会,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所以从4个部分就构成了今天我发言的一个主题。加氢站的分类。有以下几个分类:1)一按照国家标准来分,这个标准主要是指根据它的容量来进行区分,分成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所以我们去参观了解一个加氢站的时候,一定是需要去了解它的容量是多少。我们国家现在容量基本上是根据总的容量和单罐容量去设置去考虑的,指一个加氢站里涉及它有多少个氢气的储罐,这些储罐在规定的压力等级下面,他可以出多少氢气。客观来讲,分法其实不是最合理,因为一个加氢站在他实际上的能力跟你的储罐的容量是有关系,但不是一个直接对应的关系。三级站是最小的,小于1000公斤,单罐容量是小于500公斤,储罐的话一般会小于两个。二级站是指在总容量是在1000公斤到4000公斤之间,单罐的容量可以小于1000公斤,所以一般最多4个储罐。一级是4000-8000公斤,那意味着我国大于8000公斤的加氢站不允许建的。从目前国家标准规划来说,单罐的能力是2000公斤,因此最多配置4个储罐或者气瓶组。在我们实际的应用当中就会碰到很多种分法。2)按照气源的方式:单纯的加氢站、油氢的合建站,气氢站(天然气和氢气混合的站)。3)介质的形态,包括液氢加氢站和压缩气态性的加氢站。4)还气源的来源包括管束车、管道气、撬装的加氢站等。a)管束车就是指有一个鱼雷车的气瓶组,像鱼雷一样的这样的一个氢气储罐,装在车尾拖车上面,然后形成给氢气站进行氢气供应的这样一种方式。b)也有管道供气,在现场利用水电解等等一些合成的方法可以或者在站上可以获得氢气。这个概念在国外是有一定比例的,但是在我们国家目前去年除了河北在这方面会进行一些探索,在其他地方都是不允许的,因为氢气的危险化学品属性,他不能够离开化工园区去进行生产。c)撬装的加氢站,我国的撬装加氢站是为了去规避建筑物和构筑物产生的对规划审批的要求,实际上就是把这些站房、设备都集成到一个集装箱里头。集装箱,因为根据建筑的规范,它不算建筑也不算构筑物,所以他不需要去进行规划的审批。能够使加氢站落地,看似会更加顺利,但实际上在最后的合法取证带来非常多的麻烦,一般是走不通的。d)移动式的加氢站,这一类就是在特殊时期(世博会期间)是被允许过,但是目前是被禁止的。所以政策是倾向于固定站。所以我们讨论的都是以固定的加氢站为基础。加氢站的构成,通常我们去参观一个加氢站,其实你会发现它会分为通常分为4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指氢气的存储的区域。第2块区域是指压缩的区域,把低压、中压的氢气压到高压,鱼雷车刚刚进站的时候,通常是20兆帕以下(18~19兆帕)的气体会压缩到45兆帕,或者说90兆帕。第3个区域是指加氢区指跟车辆接触的一个区域,包括加氢基和加氢枪。第四个区域是指控制区。这个区域其实是加氢站经济和管理的一个核心区域,就包括它的站控系统、安全系统、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等等,对整个加氢站进行这样的一个集中的管控。产业链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最顶端的,材料类:同样是一个压力容器,在高压下储存氢气的材料和储存其他气体的材料是由明显差别的,因为氢气分子是最小的气体分子,氢气的使用过程、尤其是高压过程中,容易使一般的材料产生氢脆吗,所以材料要求比较特殊。这个是产业链的顶端,所有跟氢气有关的材料,包括储罐,压缩机接触的这些面、气瓶等等都会涉及到材料端的。为了使整个气瓶的失效原理是一种开裂的方式,有些会使用碳纤维缠绕的气瓶组,那么碳纤维也是属于材料端,所以材料会涉及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包括是加氢机用的软管,当然也有不锈钢、橡胶的,现在可能橡胶的比重会更多一点,这些套管等等都是属于有机材料。这些都是属于产业链的上端。第二,设备的制造端。包括机械和电气。首先电气控制元件包括一些传感器、阀门等等,这些其实是构成整个加氢站控制的一些关键元件,首先它需要有阀门,是直接参与控制的,第二需要有变送器和传感器,比如压力变送器、氢气泄漏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等等,这些都是在整个元器件设备的制造环节。因为氢气的特殊性,所以无论阀机,还是整个元件,对于相应程度都有很高要求的。主要是有几个原因:1)氢气的爆炸极限比较窄,少量的泄露如果处理不当、没有被挥发的话就容易造成聚集,所以对监控的要求比较高;2)高压对于密闭的高要求。在低压的时候把管道、容器密封好了,氢气是不泄露,但是一旦加到高压就会泄露,所以对整个设备除了材料很关键外,还有制作过程和加工工艺也十分关键。例如,日本的储气瓶组异形瓶在原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工艺的改造,能够把寿命提高。这些实际的案例就是指通过工艺改进能够使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些特殊性会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我们去看一个企业的时候,它幕后的一些技术有可能会形成公司很有价值的一些点。第三,集成端。比方说加氢站的一些投资商、制造商包括整体设备提供方可能会有一些核心零部件,但是很多在大层面都是把各种器件形成集成来形成加氢站的设备和装备。这个是指我们侠义地去看加氢站它会形成这样的一个价值链。如果广义地去看,还会形成一些价值链,比如说氢气的供给,制气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来源,目前来讲,氢气的制备核心有几大类,现在一般讲的是废氢,就是指复产再利用的氢气,像煤化工、天然气裂解、包括一些PDH的复产、化学工艺的复产、氯碱的复产等等工艺,还有绿氢,是通过太阳能的电解等等工艺,还有一些通过生物的,对于目前产业投资来说目前还不是重点关注的方向。从产业链另外一端还会延伸到运输端、氢气储存端,储氢的形式工业上现在主要是液态和气体压缩, ...
    技术前沿:氢燃料电池能净化空气,降噪系统已经开始应用

    技术前沿:氢燃料电池能净化空气,降噪系统已经开始应用

    氢云链2020-3-2 16:13
    原定于3月3日开幕的日内瓦国际车展取消了,想看看今年最新车型和前沿技术的愿望只能延后,不过很多汽车科技已经在我们身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氢动力、降噪等技术,并已经开始应用。氢电池能净化空气氢是一种环保、健康和可再生能源,氢燃料电池车以氢作为能源,利用氢反应产生出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来推动车辆行驶。氢燃料电池车在行驶过程中没有燃烧过程,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能够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对改善城市环境污染有着重要作用。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2013年,现代汽车集团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途胜ix FCEV,2018年推出搭载第四代氢燃料电池的NEXO车型,可实现“加入氢、排出水”,还可以在行驶中净化99.9%的颗粒物、细粉尘和空气污染物,行驶一小时,便可净化约26.9公斤的空气。若有10万辆NEXO同时行驶一小时,能够净化供400万人一小时呼吸的空气。作为一款集世界尖端技术于一身的氢燃料电池车,NEXO为解决环保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也是承载现代汽车前沿氢技术与绿色环保梦想的惊艳之作。降噪系统0.002秒反应噪音是污染之一,汽车发动机运行噪音、轮胎行驶的胎噪、汽车行驶的风噪从汽车诞生开始就困扰着我们。降噪也是一个热点话题,现代汽车集团联合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开发出了首个道路噪声主动降噪RNAC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时分析各类噪声并发射反向声波,能够极大降低车内噪音。简单来说,一般胎噪或发动机噪音0.009秒左右就能进入驾驶舱内,而RANC系统仅需0.002秒就能够准确分析噪声,并发射反向声波,从而在驾驶员座椅、副驾座椅和后排座椅等位置分别降低噪声。同时,RANC系统能够通过信号与传感器位置,针对不同路况、车速和座椅位置进行评估测试和分析,使得车内噪声降低3dB,相当于将噪音减少一半,现代汽车集团在制造汽车时使用更少的隔音部件和减震器,从而也降低了整车质量。高速公路上智控领航技术2.0允许驾驶员双手脱离方向盘驾驶辅助技术不但减轻驾驶员的疲劳,而且大幅提升了行驶安全。日产汽车的ProPILOT 2.0智控领航技术是首个将导航系统与无人工干预驾驶功能相结合的辅助驾驶技术。此项技术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实现单车道巡航状态下的无人工干预驾驶,允许驾驶员双手脱离方向盘。同时,还能辅助驾驶员在高速公路多车道驾驶过程中进行超车及变道,直到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驶离高速公路。2016年,日产汽车推出了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先后搭载于日本、美国、中国和欧洲部分市场的车型上,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能够与驾驶员协同工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令驾驶者保持平和心态并有效缓解驾驶疲劳。搭载了ProPILOT 2.0智控领航技术的全新日产Skyline配备了5个摄像头(包括1个三焦点摄像头)、5个雷达和12个声纳,可采集车辆周围360度的实时信息。同时,该系统与包含了车道数量、车道交汇点、车道分岔点及交叉路口等信息的高清3D地图数据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更加清晰的驾驶体验。(转自Auto观察者)
    氢云报告:未来10年,煤制氢有望成为新增氢气供给的主力

    氢云报告:未来10年,煤制氢有望成为新增氢气供给的主力

    氢云链2020-3-2 16:01
    随着氢燃料电池车的逐步发展,煤制氢产业在技术路线成熟、经济优势明显以及煤炭清洁利用政策红利等三大因素推动下,也有望跨出传统煤化工领域,迎来新一轮扩张。预计未来10年内,煤制氢有望成为新增氢气供给的主力。来源|中信证券
    氢云海外: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投资5000万澳元发展可再生氢

    氢云海外: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投资5000万澳元发展可再生氢

    氢云链2020-3-2 15:17
    蓝氢还是绿氢?向左还是向右?曾经为澳大利亚带来丰厚收益的煤炭资源,在新兴产业面前,竟成为了一个幸福的烦恼。尽管澳大利亚的《国家氢能战略》和首席科学家阿兰·芬克尔大力推动澳大利亚的煤制氢产业发展,但“蓝氢”在澳洲仍有不少反对声音。这些反对者认为,煤制氢的“蓝氢”发展路线并没有真正解决碳排放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绿氢”才是真正环保的能源路线。这些反对者们也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的支持。近日,塔斯马尼亚州政府宣布将投资5000万澳元,以鼓励该州发展可再生氢能产业。塔斯马尼亚州的《可再生氢行动计划》包括为塔斯马尼亚可再生氢基金提供的2000万美元,另外的2000万美元的优惠贷款以及1000万美元的支持服务。总理彼得·古特温(Peter Gutwein)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的目标是到2022年至2024年建成可运行的可再生氢发电设施。政府已确定该州北部的贝尔湾和西北部的伯尼是潜在的氢工业中心。古特温说:“我们的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氢的商业出口,在当地创造数百个就业机会,并为塔斯马尼亚经济注入数十亿美元。”能源部长盖伊·巴奈特(Guy Barnett)表示,发现100兆瓦可再生氢生产设施是可行的第一阶段。他说:“贝尔湾非常适合容纳100兆瓦的设施,并有能力在2030年之前扩大到1000兆瓦的设施,如果国家和国际需求如预期的那样增长,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该计划表明,一个1,000兆瓦的可再生氢设施(大约足以满足一百万个家庭的电力需求)将在当地创造大约1,000至1,200个工作岗位,并支持该州进一步的2,000兆瓦可再生能源投资。”乔治市市长格雷格·基瑟说,贝尔湾是制氢厂的理想之地。“我们真的很高兴他们看到贝尔湾在获得铁路,深水,电力,供应链以及所有那些使他们成为其中一个设施的令人信服的目的地的令人信服的目的地方面的战略优势。”
    氢云观察:河北石油首座加氢站获批,中石化内部上演加氢站竞速赛

    氢云观察:河北石油首座加氢站获批,中石化内部上演加氢站竞速赛

    氢云链2020-3-2 15:13
    中石化又建加氢站了。近日,中石化河北石油分公司新建氢和气加注综合服务站项目正式得到当地政府批复,标志着该公司在推进新能源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作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张家口正在积极进行氢能布局及氢能生态建设。河北石油以冬奥会为契机,全力推动新能源服务站建设。崇礼区西湾子镇头道营村位于冬奥核心赛区西南仅3公里处,是进入赛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10公里范围内无加氢站。中石化河北石油通过对该区域进行考察后,启动冬奥崇礼赛区新建加氢站工作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流程审批,加氢站项目终于成功批复,成为中石化河北石油首座获批加氢站。这是中石化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之外又一落子。近半年来,中石化建设加氢站的消息不绝于耳,云浮、佛山、广州、如皋、嘉兴...,各地分公司在加氢站建设上已然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赛场景。中石化的氢能网络已经不远了?氢能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系统的重要载体,受到氢能产业发展阶段的影响,目前国内氢气的生产主要来源于石化企业。目前国内石化企业每年煤制氢1000万吨、天然气制氢300万吨、石油制氢300万吨、工业副产氢800万吨、电解水制氢100万吨。由于氢与传统能源行业的密切联系,氢能成为能源企业转型与扩张的重点方向。中石化正是最积极推进氢能发展的企业之一。早在两年前,中石化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佟德建曾公开表示,氢能产业发展符合中石化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同时中石化也拥有发展氢能产业的绝对优势。佟德建所说的绝对优势,包括中石化已有的广泛加油站网络可以为加氢站的审批带来便利;以及在制氢方面,中石化的化工副产品可以为氢能提供来源。在氢能产业发展上,中石化的重点方向是氢能产业的基础建设。“我们有着广泛的油站网点分布,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队伍优势,为新能源应用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油氢合建站正是我们探索氢能产业和未来能源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尝试。”广东石油总经理陈成敏也曾如此表示,中石化的管理层很清楚自己在氢能领域的优势。中石化优先关注了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海南地区,力争在2019-2020年分别建设和运营10-20座左右的加氢站,油氢合建站等综合能源站将会是主要的建设形式。“这四个地区中国石化的氢气的产量比较丰富,而且我们相应的加油站配套设施网络也比较健全。”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副主任张毅说。除了加氢站之外,输氢管道也是未来重要的氢能基础设施。运输成本是氢气零售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运用管道运输降低氢气成本成为了研究重点。图1 不同运氢方式成本对比在这方面,中石化在国内已经走在了前面。其中济源-吉利氢气管道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高的输氢管道。表1 中石化部分输氢管道列表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美国有2500公里的输氢管道,欧洲已有1569公里的输氢管道,我国仅有100公里输氢管道。照此计算,中石化运营了国内绝大部分的氢气管道,在氢气管道运输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以站点为节点,以管道、陆上运输为通路的中石化氢能网络似乎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氢云报告:我国氢能源汽车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政策建议

    氢云报告:我国氢能源汽车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政策建议

    氢云链2020-3-2 11:57
    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发电效率高、清洁无污染、储运便捷、来源广泛、利用形式多、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而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正日益枯竭,为此,世界各国已广泛开始氢能源研究,并积极实现氢能源产业化,尤其是加速应用于汽车产业领域。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更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需要加快推进氢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二、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的不确定性。早期政策导向偏颇, 氢能源发展意识不足,导致资金过多投向金属电池汽车产业,氢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受到挤压。2017年实施的双积分制度,初衷是为了建立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传统汽车降低油耗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但由于已有车企只需减少碳排放或者通过非法交易获得新能源积分,大多数传统企业没有动力转型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是将更多精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纯电动汽车。二是技术的不确定性。虽然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上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商业化等环节还存在明显短板。此外,供氢系统故障、冷却系统故障、燃料电池模块故障、燃料电池DCDC故障、辅助系统故障和绝缘故障等六大问题亟待解决。三是需求的不确定性。氢能源和氢燃料电池进入市场的时间和节奏、市场需求和欲望,依然不好把握,亟需政府进行干预以便保持稳定需求量。氢能源汽车当前存在产业链难以贯通的困境,特别是氢气供应仍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环节,常规的氢气产业运营模式暂时无法与新兴的燃料电池应用产品无缝衔接,安全轻便的储氢材料还没有出现,这使得氢能产品商业化进展十分缓慢。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加上氢能知识普及缺失和不足,使得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市场化短期内没有达到应有效果。四是竞争的不确定性。由于竞争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存在严重不足,原有企业和新进入市场者仍存在冲突。市场在位者往往投入大量研发成本,而新进入者则通过非法手段窃取技术专利或者在已有研究水平上搭便车进行更新换代,从而出现后来居上和打压原有市场在位者的情况,使得很多大型企业不愿意投入巨资研发,而是继续观望等待技术的突破或成熟,阻碍了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五是应用推广进程缓慢。在基础设施方面,配套仍比较落后。管网运氢大概只有400公里左右,加氢站至2018年底只有23座,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则拥有96座。在整车制造方面,生产数量依然十分有限。截至2019年,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达到60家企业,但是氢能源汽车产量不足3000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未能形成氢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引领带动氢能汽车产业发展,产业只是集聚于张家口、常熟等中小城市。六是标准制定滞后。美国、日本分别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标准和氢能源汽车标准上走在世界前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管理权限分散,行业标准制定与认定的孤岛隔阂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氢能源产业技术标准单一、笼统、松垮和割裂,汽车行业、氢燃料电池行业、纯氢制备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制定较为粗糙,产业国际话语权严重不足。4. 建立氢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加快建立涵盖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一是研发大规模制氢的稳定途径。第一,推动中石化、中石油等综合能源公司加快发展集中式化石能源制氢技术,同时加强对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研究,防止二氧化碳污染和一氧化碳中毒。第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第三,探索利用核能水解技术,实现水制氢产业化、规模化。二是研发高效安全的储氢设备。我国储氢技术目前停留在物理法领域,因而经济性和安全性不足。未来应该加快转向化学方法储氢,即利用金属氢化物、无机物及有机液态氢化物储氢,真正解决储氢率低、充氢速度慢、放氢温度高的问题,实现储存、运输、加注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三是研发成熟高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发展电催化剂技术、无铂催化剂技术、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先进膜电极组件技术、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系统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积极探索再生式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等的研发。四是研发安全可控的氢运输工具。可考虑走“先商用车再乘用车”的技术路线,优先发展长续航历程的物流车、重载矿用卡车、客车、公交车,进而发展船舶、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运载器械,然后再大力发展私家车,逐步促进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应用和发展。五是研发安全高效的氢基础设施。在加氢站方面,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同时提高安全性。可考虑将部分油气站改造成加氢站,鼓励石化企业进行加油加氢混合改造。在氢气运输方面,在国家成立独立的油气管道公司的背景下,利用已有的天然气和石油管道优势,建立专有的氢气长距离、大规模输送管线。在市场培育方面,基于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成熟技术, 通过商业示范、试点等工程,逐步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同时, 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促进公众对氢能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等优势的了解和认知。六是研发长远可靠的氢环保和安全技术。氢能本身绿色环保无毒无碳,但是在大规模石化燃料制氢过程中,以及氢气储运和氢燃料电池使用过程中,如果封存技术不当,仍会因为二氧化碳泄漏产生温室效应乃至遇火爆炸及破坏臭氧层等问题。因此,要加强与氢安全相关的氢检测传感器技术、潜在事故情景处理技术等的研究。(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 加大氢能源汽车产业财税支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合理补贴,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购置税、加氢站等相关方面进行适当支持。2. 建立氢产业基金。建立国家氢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领投,吸引大企业和慈善家参与,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用于产业研发、创新、生产的资金保障。3. 完善氢金融制度。银行方面,建立灵活优惠的贷款机制;股市方面,以科创版引领带动其发展;债市方面,支持涉氢企业发债。总之,通过政策性支持,积极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布局,促进氢能源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全面发展。4. 制定氢重大专项解决机制。建议设立国家重大专项来解决产业链中的重大技术装备和工程问题,如液态储罐70兆帕储 ...
    海通证券认为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的关键,中信证券看好煤制氢企业

    海通证券认为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的关键,中信证券看好煤制氢企业

    氢云链2020-3-2 11:39
    「氢云投行」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针对各大券商、投资机构、研究院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出具的专业性报告,将核心观点、行业数据、市场研究等进行汇总,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海通证券海通证券认为加氢站是发展氢能产业链的关键,成本高企急需解决。而且加氢站连接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是关键的基础设施。目前在氢燃料电池车没有规模化生产的情况下加氢站的运营成本也会很高,而氢燃料电池车扩大生产规模是以配套基础设施为前提的,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链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加快发展上游制氢化工企业有望受益。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有望成为低成本氢来源,建议可关注相关布局企业。川财证券近期,地方对氢燃料电池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江苏常熟发布《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佛山南海最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的快速提升,将为上游电堆及零部件、系统、整车以及配套的制氢、加氢等环节带来广阔空间,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底部布局时机已到来。中信证券随着氢燃料电池车的逐步发展,煤制氢产业在技术路线成熟、经济优势明显以及煤炭清洁利用政策红利等三大因素推动下,有望跨出传统煤化工领域,迎来新一轮扩张。预计未来 10 年内,煤制氢有望成为新增氢气供给的主力。目前上市公司中还没有主业做煤制氢的公司,但是未来随着需求的扩张,有望催生煤制氢的行业龙头出现。
    嘉化能源与浙能集团未成立氢能公司,全柴动力燃料电池产品未量产

    嘉化能源与浙能集团未成立氢能公司,全柴动力燃料电池产品未量产

    氢云链2020-3-2 11:05
    「氢问董秘」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进行提问和相关企业的回复,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嘉化能源问:我们一直在关注贵公司的持续发展。据贵公司副总介绍,2019年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的营收目标是8亿元,不知是否能完成?另外,与浙能合作氢能源不知成立了哪家公司?股份比例是多少?嘉化能源答:感谢关注。磺化医药业务的发展,公司已在2019年定期报告和经营报告中公告,请查阅;公司2019年审计工作尚未完成,具体数据将在2019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与浙江省能源集团签署的合作协议已经公告,目前公司没有与浙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谢谢。全柴动力问:请问董秘:公司氢燃料电池项目开展情况如何?2020年公司为提升经营业绩将有哪些举措!!!全柴动力答:您好!控股子公司元隽公司燃料电池业务目前处于研发试制阶段,尚未批量生产。2020年,公司将继续加快产品技术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推动公司稳定发展。谢谢!飞龙股份问:贵公司是否有产品在日本东京参展?参展的是那些产品?飞龙股份:我公司生产的24V-900W的电子水泵搭载氢能源燃料电池于2月26日—2月28日在日本东京参展;该电池系统由国内知名氢能源系统客户提供。谢谢关注!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长9.33%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19:49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员”“汽车生产线操作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17:55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交流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17:13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类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14:24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12:07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可期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11:28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10:55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向书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08:17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