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氢云观察:狼真来了!市场开放、外资入局,中国氢能产业化在竞争中加速前行

氢云链| 2020-11-16 16:47 阅读 3265 评论 0

文丨杨东川 分析师

11月16日氢能产业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15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截止,补贴红利很可能仅此一次,错过就没有;二是15日中国将重入朋友圈。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绕过群主美国的阻碍,重新建群。

氢云链分析师推测,氢能产业市场开放竞争时代即将提早开始,换句话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阶段可能会超出大众预期、提前来临。

在RCEP十五个国家中,日韩澳新都已经发布了国家层面的氢能规划或氢能路线图,是国际上发展氢能产业最为积极的一批国家。此外,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中可以看到,该目录是鼓励外资进入氢能产业,这意味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很可能没有“白名单”。因此在RCEP签订后,日韩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也没有了。

表1: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鼓励开放项目

来源:《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

由此,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与锂电产业的发展将有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财政扶持力度小、政策保护弱和外资企业直接冲击。对于企业而言,简单复制锂电时期的发展逻辑和策略将不再完全适用。考虑到国内在氢能产业化进程刚要拉开序幕,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除了少数几个环节,如膜电极和DCDC产业化进程较快,其他环节的企业尚未完成技术的一致性、可靠性检验,如果此时完全开放市场,会对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造成何种影响?

1、外企在国内氢能产业布局情况

根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目前进入国内氢能市场的知名外企已经超过40家(见表2)。外企在国内布局目前有两个特点:

(1)逐渐由产品贸易和项目服务转变为亲身入场,直接参与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布局逐步深化。如现代汽车成立了独资车企四川现代,AP建立自有氢工厂而非简单出售设备,壳牌在国内布局加氢站等。

(2)已经进入了氢能产业所有环节,在氢气制备、氢气储运、燃料电池核心材料、氢能产业装备等方面尤其集中。在某些关键领域,外企唱起了主角,如PDC和戈尔分别垄断了加氢站压缩机和车用PEM市场。

表2 国内外企氢能企业及项目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已经打通了技术链条,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氢能发展有一定追赶距离,按照政策文件评论,认为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化能力有待培育”等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氢云链认为这是对国内氢能产业较为客观的评价,事实上,越靠近工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领域,外企的优势越大。

2、市场开放,对国内氢能产业发展会有何影响?

对于开放市场的担忧主要有两点:一是补贴被外企赚走,政策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二是自主企业被挤压破产,市场被外企占领。氢云链认为,市场开放利大于弊,闭门造车才是最大隐患。

在“以奖代补”政策中,明确提出“选择一部分城市围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可能不会再有“燃料电池版白名单”,但大概率会有或明或暗的方式为自主产品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

同理,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不具备市场化特征,在示范时期更是各地区“画地为牢”,只要各地方愿意扶持自主品牌,国内厂商就至少还有宝贵的4年发展时间。

氢云链认为,对于氢能产业开放大概率是鲶鱼,不是鲨鱼。从家电和汽车成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看,没有补贴和保护,家电企业自己杀出一条血路!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相信市场资源配置方向,相信企业家精神会引领产业发展。

对产业发展而言,市场开放能够:

(1)树立行业标杆

目前氢能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市场导入期,对比国外先进水平尚处于追赶阶段,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树立国内行业新标杆,带动国内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2)加快技术扩散

外资品牌在国内投产,有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的传播,有利于国内外人才的交流,有利于国内行业产品、标准与国际同步发展,可以参照苹果、特斯拉案例。

(3)促进行业竞争

外资品牌的进入,能够激发行业动力,刺激企业间展开公平竞争,加速行业健康发展,充分竞争对于国内活力较大的民营企业是最大的利好和鼓励。

对于企业而言,外企既是压力,也是鞭策。国内企业并不担忧外资品牌的进入引发市场竞争。多家企业向氢云链表示,国内的产品在技术上可能已经不弱于外资产品,但在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距离,这需要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解决。外企的进入虽然导致市场竞争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交流合作的可能。

对政府而言,外企落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地方GDP,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氢能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外企对于政府意味着产值和保障。对氢安全的担忧和不清楚氢能产业发展逻辑是很多地区氢能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外企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稳定的销量保障能够打消地方政府的担忧和疑虑。

尽管前景远大,目前氢能产业处于导入期,还是一个小众的市场方向。全球联合发展,做大做强氢能产业市场,需要团结国内外各方力量一起发力、协同发展,仅仅依靠中国、或者其他的单一市场不可能实现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国氢能产业不仅需要“引进来”,更应当“走出去”。15日签署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让中国氢能产业“走出去”成为可能,希望国内企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窗口。

氢具备能源属性,氢能产业未来也必然具有全球性流动特征,“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国内企业需要准备好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标准竞争,主动出击,主动融入全球市场竞争,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携市场以令全球”,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和标准竞争抢得先机。

吾辈应努力,企业当自强!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氢云链

责编 |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丨氢云链团队整理

声明:原创内容,分享请注明来源

评论 (0)
文章数 5283 获赞数 6
零碳科技投资平台,秉承“技术赋能”、“产品赋能”和“投资赋能”服务理念,对外提供产业研究、企业孵化、企业上市等产业投资和投资银行业务。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 中原证券:建议短期超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中原证券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政策窗口正在临近,海外疫情急剧扩散,市场
    2021-04-26
  •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美国工商界人士:望积

    4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上海美国商会主席雷蒙、会长季恺文一行,就中美关系以
    2021-04-26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