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氢云研究:产业化能力出众,鸿基创能撬动广州氢能产业新格局

氢云链| 2020-10-30 15:44 阅读 3067 评论 0

作者:邱月盈,博士;杨东川,氢能产业分析师

业内期盼已久的国家燃料电池的“十城千辆”示范补贴政策终于在9月份靴子落地,明确了未来4年中国氢能产业赛道和企业赛跑规则,但如何执行这个政策,产业还在摸索当中。按照定向补贴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的政策鼓励方向,核心零部件企业将承担连接城市群、产业链协同、技术自主创新的重任。

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芯片”,技术难度大、成本占比高,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成本和寿命。目前国内专业从事膜电极研发生产的第三方知名企业还屈指可数。鸿基创能在2017年作为广州市重点引进的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企业进入国内膜电极市场,令人惊艳的是,这个创业公司仅在3年时间内就建成了国内最大的MEA产线并推出满足国际客户要求的量产产品,成为国内膜电极领域的标杆企业之一。

图1 鸿基创能产业园 来源:鸿基创能


鸿基创能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氢云链归纳为两点:(1)“科研+工程”的团队搭配具有十分出色的产品研发、工程验证和产业化落地能力;(2)核心团队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海外成熟产业化经验是公司技术转化底气和产品创新的保障。

广州氢能产业规划的定位是南部氢能中心、网络枢纽和氢能交易中心。问题是,广州的氢能企业才刚刚起步,产业链上核心企业还十分稀缺。按照示范政策精神,作为广州第一家通过引进院士团队方式落户企业,在接下来的4年示范期,鸿基创能应该肩负三大重任:膜电极国产技术突破、打造广州市氢能产业链和国际创新链。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企业为纽带接城市群、产业链、夯实广州氢能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和打造广州的氢能产业名片的目标。

鸿基创能属于海外团队归国创业的代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鸿基创能的高规格团队拉高了广州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起点,为广州氢能产业搭建了一条通往国际市场的桥梁。

氢云链认为,燃料电池产业化大幕正在拉开,鸿基创能产业化方法论对其他企业、政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氢云链提供了分析了当下燃料电池产业化阶段核心企业的产业化能力的方法和模型,希望对国内技术型创业公司如何制定产业化落地策略提供有益借鉴。

1、鸿基创能产业化能力出众

氢云链归纳鸿基创能核心团队能短期内实现国内最大的MEA产线并推出量产产品的能力源自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理论体系全面和国际化能力。

1. 实践经验丰富

鸿基创能核心研发人员均来自海外知名企业关键岗位,有丰富的膜电极产业化经验,参与主持过奔驰、福特、日产、奥迪等多个海外燃料电池产业化项目开发,如奔驰GLC-FC项目、巴拉德燃料电池大巴项目等,其所设计的膜电极产品经过了国际市场的严苛考验。

凭借海外项目经验,鸿基创能在国内快速实现了膜电极产业化落地并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目前鸿基创能已经实现了CCM99.9%良品率,MEA接近99%良品率,并在进一步提高,同时产品成本对比市场降低30%。鸿基创能交付的国内某厂商的数万片MEA产品中,不良率控制在0.5%;国鸿氢能1999元/KW的电堆产品可以验证了鸿基创能在降本方面的突破。

2.技术理论体系全面

此前国内膜电极研发采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以科研单位为主,对下游应用需求理解不足;国外则是自下而上,由主机厂或应用端主导需求,更贴合实际。

氢云链梳理了国内其他几家代表性MEA厂商模式,发现鸿基创能团队的核心人员来自质子膜、膜电极、电堆、系统、车企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不仅具备膜电极的技术能力,同时具备从膜电极到汽车完整产业链经验,这类似于国外开发模式(见图1)。该类团队模式的优势在于了解MEA产品开发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对MEA研发设计的专注。

图2 多种MEA企业技术模式分析模型 来源:氢云链研究院

鸿基创能与国鸿氢能、飞驰汽车等合作密切,形成完整产业链的技术背景和体系。产业链合作有利于零部件到整车的信息分享和管理协同,加快了产品迭代和创新速度,形成产品开发正反馈效应。此外,鸿基创能“科研+工程”的技术体系也颇具特色:科研人员保证了先进技术的研发,工程人员保障了科研成果的工程验证和技术转化,克服了国内缺乏对先进科研成果的工程验证的困难,有利于公司保持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例如,鸿基创能正在推进超薄质子膜(8-10微米)CCM开发、高稳定性抗反极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并进行了单层边框MEA的批量化制备MEA与双极板一体化设计等探索。

3.国际化能力

“燃料电池市场在国内,但技术在国外”。鸿基创能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对标国际产业链成熟企业,希望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来检验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2017年以来,鸿基创能已经主动联合国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了多个国际膜电极招标项目。鸿基创能首席技术官叶思宇院士与广州大学合作成立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将大力推动广州氢能产业国际化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可以认为,鸿基创能以“成熟产品和国际化团队”搭建了一个国际氢能产业链网络和广州氢能产业通往国际市场的桥梁。

2、鸿基创能产业化方法论

鸿基创能属于国外成熟团队在新兴市场复制国外产业化经验的企业。接下来,氢云链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从产品、成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五个维度,分析鸿基创能产业化方法论和文化,对团队技术自主化创新、国际新产品开发和国内膜电极产业发展的可能影响(见图3)。

图3 鸿基创能产业化方法论分析模型 来源:氢云链研究院

1.产品

在研发阶段就对标国外成熟竞品。优先考虑产品的稳定、可靠性,反对以牺牲产品一致性来追求片面的高性能或者低成本。在目前国内市场有国外竞品的情况下,鸿基创认为,国内自主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国产膜电极的接受程度。这种产品开发理念影响了国内企业,确实推动了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2. 成本

鸿基创能以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甚至是产业链成本,而不是仅仅降低客户的一次购置成本为目标。鸿基创能认为,若产品的寿命短,客户节省的购置成本可能不足以抵消售后不良品更换和维修费用带来额外成本。

3.技术

“量产产品”是鸿基创能技术选择的前提和标准,不追求单一性能参数领先,更强调产品在一致性和高性能上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探索新技术在产品创新上的应用,例如单层边框MEA的批量化制备进一步降低电堆成本、MEA与双极板一体化设计提高电堆性能和一致性等。

4.人才

鸿基创能注重技术人员的项目经验背景,强调对产品和产业链需求要有深刻理解;“科研+工程”的团队组合则是是为了兼顾技术研发和产品实践;探讨“国际化+本土化”的融合要求技术人员对市场需求理解本土化、技术发展国际化。

5.市场

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技术成熟度不一样,对膜电极参数要求也不一样。鸿基创能在扩张国内市场的同时,保持与国际上先进技术企业展开竞争和合作,提高技术先进性和产品竞争力,也为了积极拓展国际产业链资源和市场。

氢云链判断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技术风险有三点:(1)对人的依赖性高。需要产业化经验丰富团队;(2)时效性。技术更新快,需要根据市场反馈进行快速迭代。(3)对体系的依赖性高。技术必须结合其他资源要素(人才、资金、经验)、经营活动(营销、制造、工程等)和产业生态(上下游企业合作、基础产业配套等)才能充分发挥潜力。

按照这个判断标准,结合前述两段内容分析内容,氢云链认为,目前阶段的鸿基创能团队具有克服这三个技术风险能力,这个能力也是鸿基创能可以在短期内建成了国内最大的MEA产线并推出量产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3、撬动广州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广州是国内汽车产业重镇,新能源汽车基础良好。广州氢能产业规划中定位高端,未来的广州将成为南部氢能产业中心、网络枢纽和氢能交易中心。

在地理区位上,广州天然是华南地区的氢气网络枢纽。但广州氢能产业刚起步,本土涉氢企业数量不多,产业链环节严重缺失,吸引核心企业和团队落户广州成为广州首要任务。长三角等地区氢能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后来者,广州必须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特色,并带动大湾区甚至全国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广州重点引进的氢能产业海外团队,在“以奖代补”示范政策和广州氢能产业规划目标的双重要求下,鸿基创能需要承担多个责任:(1)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膜电极国产替代突破;(2)作为核心企业,牵头打造广州市氢能产业链,并作为纽带链接其他城市构建产业集群;(3)作为标杆企业,牵头打造广州市氢能产业国际创新链,构建广州氢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鸿基创能的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和创新链的搭建成功与否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映射出政府、市场和企业对于广州市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可以间接检验广州的市场、体制和文化是否对氢能企业核心企业具有吸引力。

目前看,鸿基创能已经成功实现了膜电极国产化技术突破并在探索新的技术和产品方向。在构建广州氢能产业链方面,鸿基创能已经迈出一大步,多家氢能合作企业开始在鸿基创能所处产业园投建项目。今年10月,鸿基创能更与大湾区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三大核心材料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共同为推进大湾区氢能示范城市群申报创造有利条件;在构建创新链方面,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化合作,鸿基创能在技术、产品和研发上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持续技术互动、创新产品推广交流。

新政策、新市场、新定位,鸿基创能的发展似乎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企业自身成长,还必须承担起引领一个地区产业前进的重任;通过在产业链上的企业间合作,将广州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与大湾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挑战,也是鸿基创能未来必须承担的任务。

思考:鸿基创能产业化能力出众,产品打入国际产业链不是难事,氢云链认为,如果能够把握好氢能产业发展节奏、完善核心团队的长期激励机制,鸿基创能的发展空间值得市场期待。

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本文氢云链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评论 (0)
文章数 5283 获赞数 6
零碳科技投资平台,秉承“技术赋能”、“产品赋能”和“投资赋能”服务理念,对外提供产业研究、企业孵化、企业上市等产业投资和投资银行业务。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 中原证券:建议短期超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中原证券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政策窗口正在临近,海外疫情急剧扩散,市场
    2021-04-26
  •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美国工商界人士:望积

    4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上海美国商会主席雷蒙、会长季恺文一行,就中美关系以
    2021-04-26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