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各位读者大家好,2020年6月燃料电池全球专利监控报告全新发布。本期监控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 1、2020年6月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专利整体情况介绍; 2、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情况介绍; 3、部分申请人介绍及其公开专利解读,具体包括丰田公司降低执行催化剂性能恢复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和发热、燃料电池停机后的气体吹扫;现代公司氢供应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电堆电压控制方法以减小催化剂劣化的速度;智能能源(Intelligent Energy)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一、整体情况介绍 1.1 专利公开地域情况 2020年6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231件,较上月相比(1077),数量有一定增加。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与上月(606)有一定增加,发明申请专利公开较上月有一定增加。部分公开国家/地区/组织以及数量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部分地区燃料电池专利6月公开/授权情况 1.2 专利技术分支情况 图1-2 燃料电池专利6月公开/授权的技术分布 1.3 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 将专利申请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标准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如图1-3所示。本月,丰田公司公开专利75件,其中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数量分别为51、24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也公开了75件专利,其中发明申请公开专利占了绝大多数,达71件;现代公司公开专利52件、日产公司公开专利42件,其中日产公司授权公告的发明专利共计17件;大众公司和森村SOFC均公开专利14件;格罗夫公开专利13件,均为发明专利申请;潍柴动力公开专利12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1件。 图1-3 标准化申请人专利6月公开/授权排名 在燃料电池空压机方面,烟台东德实业公开一种采用双油封存油润滑密封结构的空压机,通过将密封结构设置在齿轮室和压缩腔之间,可有效防止齿轮室内的润滑油泄露到压缩腔内;大连理工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减振降噪管,通过将真空隔声原理应用到空压机进排气管路上,并添加弹性材料层,在降低管道噪声的基础上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海德韦尔(太仓)能源公开了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离心式空气压缩机,该空压机同时具有水冷却系统和空气冷却系统,既保证电机壳的冷却效果,也保证对内部零部件,尤其是对电机、轴承的冷却效果;日本IHI公司公开了3件离心空压机专利,具体涉及通过对离心压缩机结构改进以兼顾高效地冷却和小型化以及减少在通过抽气孔抽出压缩气体时混入异物的可能性;稳力科技公开了一种带液体换热式油冷装置的燃料电池空压机。 二、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情况 2.1 国内整车厂6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1 整车厂6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整车厂在6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1所示。其中,中国一汽公开8件专利,主要涉及膜电极组件、冷却系统以及燃料电池整车能量管理方法等;宇通客车公开5件专利,主要涉及燃料电池氢系统、热管理以及关机吹扫;众宇动力公开4件专利,涉及双极板、密封装置以及散热系统等。其他在6月公开相关专利的整车厂还包括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北汽集团、飞驰汽车、中通客车等。
2.2 燃料电池企业6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2 燃料电池企业6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在6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2所示。潍柴动力公开专利12件,专利技术既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相关技术(尾气处理与排放、冷却等),也包括氢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氢气循环、空气压缩等)。锋源氢能公开专利11件;武汉中极氢能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气体扩散层、加湿系统、密封、氢气排放等;未势能源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双极板、整车电堆与配电盒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空气储存等。其他在6月公开相关专利的企业还包括先导智能装备、新柯力化工、烟台东德实业、亿华通、安徽伯华氢能、安特(苏州)精密机械、佛山清极等。
2.3 科研院所(校)6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3 燃料电池科研院所(校)6月专利公开情况 燃料电池相关科研院所(校)在6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大连化物所公开专利75件,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等相关技术;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公开专利8件,主要涉及双极板、碳纸疏水处理、膜电极涂布装置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均公开7件专利;其他在6月公开相关专利的科研院所(校)还包括:吉林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 来源:燃料电池专利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