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扶持与引导,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氢能产业迎来了一轮投资热潮。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燃料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就如同2012年的电动汽车,正处于产业化导入期。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助标准正逐步退坡,但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并未减少。 燃料电池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分析 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下,燃料电池发展正在提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仍然要看到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复杂、技术门槛较高、标准不完善,产业化落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仍有诸多疑虑。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是否如电动车般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赛瑞研究聚焦这一问题做了深度跟踪和调研,整理出了关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权威报道和声音。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速度、加速时间和续航均满足日常使用,商业化瓶颈主要是在耐久性、低温启动和铂金需求方面,目前电堆性能达到商业化需求。虽然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起来是未来的必然。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产业规模将得到迅速扩大。 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下,燃料电池发展正在提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统计,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投资占到了氢燃料电池系统产业链的50%。 截至2018年底,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涉及规模以上企业约309家,能源与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数量占比约20%。但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燃料电池零部件及应用环节,氢能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发展薄弱,部分关键材料如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成为“卡脖子”环节。 燃料电池产业链 以燃料电池催化剂为例,目前海外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而且性能稳定,其中英国Johnson Matthey 和日本田中(本田燃料电池车 Clarity 催化剂供应商)是全球铂催化剂的巨头。 燃料电池车的购置成本主要取决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约占燃料电池车成本的64%。而燃料电池系统中成本最高是电堆,电堆中成本最高的是催化剂、双极板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仍以铂和铂碳颗粒为主,由于铂的价格高,催化剂成为电堆中成本最高的部件之一。 催化剂成为电堆中成本最高的部件之一 数据来源:国金证券、赛瑞研究整理 催化剂材料成本占主导,难以通过量产来降低成本。因此,减少铂的使用量才是降低催化剂成本的有效途径。目前单辆燃料电池汽车催化剂耗铂已经降至20g左右,并且处于持续下降中。根据美国能源局的目标,2020 年实现铂用量降低至 0.125g/kW (约 14.7g/辆),尽管单车用铂量逐渐下降,但这一含量仍然高于传统汽柴油车的耗铂量。 单车耗铂量关系到氢燃料汽车的降成本空间 数据来源:Johnson Matthey,赛瑞研究整理 近期挪威加氢站发生爆 来源:赛瑞研究 免责声明:氢云链致力于好文推送,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