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氢云观察:氢能产业成熟之路还有多远

氢云链| 2020-5-19 15:04 阅读 2908 评论 0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多份与氢能相关的政策,从氢能写入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到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开展燃料电池产业化示范应用,再到近日财政部向8家省级财政部门印发《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提出示范期间,要推广超过1000辆达到相关技术指标的燃料电池汽车,平均单车累积用氢运营里程超过3万公里……氢能利好消息频传。

“十城千辆”,氢能产业成熟之路似乎渐行渐近。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告诉记者,“‘十城千辆’仍然是一个比较小的规模,是产业初期国家政策的‘试探’阶段。跟未来市场容量和产业发展前景相比,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以奖代补,政策提供“助推剂”

“对于产业发展,当前的政策将成为‘助推剂’,”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指出,受疫情影响,近期氢能行业的发展热度有所下降,因为很多中小企业会因疫情作出调整,而财政部新出的文件无异于给行业又注入新的“强心剂”,将会发挥刺激作用,政策落地后,会逐渐推动有规模的示范。

“氢能入法,是非常好的一个开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永明告诉记者,过去氢能的发展缺乏一个完整的规划,氢纳入能源体系,从国家层面就有了完整的规划,对于如何发展、如何布局等一系列问题,都打下了一个基础。

根据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针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将选择一部分城市围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在4年示范期内,中央财政将按照结果导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

在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看来,过去锂电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行业的投资过热,自主创新的技术没有真正培养起来。他表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可以把钱用在刀刃上,精准撬动产业的优质资源。”

对此,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研发总监魏蔚表示,“示范推广”是国家挑选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可以集中资源重点突破;而“以奖代补”,可以有效遏制行业过热和重复建设投资,尤其是打击氢能行业内投机者的低水平技术盲目扩张,使得妄图骗取国家补贴的企业没有钻空子的机会。

“比起此前发展纯电动汽车、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政府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魏蔚指出,当前,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氢能产业政策,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氢能产业的高度重视,发展氢能是国家战略,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国家逐步完善各项法规、制度,将引导和促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发展初期,规模化尚需时日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6500辆,建成加氢站超过50座,形成初创企业400多家。不过,目前氢燃料电池产业距离规模化发展还有较长距离。

当前,我国氢能行业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认为,首先是技术的成熟度,尤其是自主技术的成熟度,虽然我国的技术在“单点”上有了一些突破,但在研发体系的构建方面,差距还很远,还需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从氢的来源,到运输、加氢站的建设,再到终端配送、汽车,整个产业链的成本都很高,需要探索出成本下降的“通道”。

对此,张永明指出,在储氢、输氢、加氢方面,仍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发力。“包括我们国家过去对氢产业的限制太多,同时还存在多头管理,比如建一个加氢站,手续办理过程十分复杂,”他进一步表示,要加快氢能的发展,需要由一个部门来主导,改变“多头管理”的状况。

在魏蔚看来,氢燃料和储运价格过高,是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大力发展低温液氢和纯氢管道运输。她指出,这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液氢产业链的形成,预计需要5年~10年的时间。此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储氢瓶与车载氢系统等核心设备与关键零部件的成本,目前与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发动机相比还没有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扩大应用规模等手段来实现突破。

此外,当下氢能政策的重点仅针对汽车领域,但在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看来,燃料电池有着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比如在船舶动力方面,氢能也可以代替燃油。据了解,目前锂电池已作为动力在船舶上应用,“相比之下,燃料电池更适合应用在船上,因为功率密度更大,续航能力强,但现在这方面的应用并没有补贴或奖励,”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表示,如果政策能够支持自主化的燃料电池,可以推动氢能在更多场景的应用。

全球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全球对氢能发展的关注日益提升,尤其在欧盟,从政府到学界,近期都在密集地发布与氢能有关的规划和研究报告,无疑预示着氢能领域未来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面对国际竞争,首先要有研发的投入,同时要有政策的引导,”张永明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力,氢能竞争力的提升将会加快。他进一步指出,“我国氢能目前和日本的差距较大,但随着追赶步伐的加快,5年时间内,技术差距将会大幅缩小。”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认为,参与国际竞争,关键是有自主技术的培育,构建自主研发体系,“现在已经不再是单项技术的研发,而是需要整个研发体系的支撑,”他强调,“自主研发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以长远的眼光,把研发体系打造起来,把核心技术控制在自己手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我们必须要耐得住寂寞,保持战略定力”。

掌握核心技术,正是国家电投推进氢能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目标。据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资深专家介绍,国家电投作为大型能源央企,在氢能的“能源属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他表示,“集团公司从能源角度切入,加快布局储运和加氢站建设,同时,国家电投氢能公司聚焦科技的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将有助于成本的下降和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最大和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也是氢能产业发展最有潜力和未来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具有全球最丰富的氢资源。”魏蔚表示,我国氢能企业尤其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氢能装备的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成本降低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同时结合自主开发,同时开展国际合作和技术全球化,将有利于促进中国氢能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改革报》

评论 (0)
文章数 5283 获赞数 6
零碳科技投资平台,秉承“技术赋能”、“产品赋能”和“投资赋能”服务理念,对外提供产业研究、企业孵化、企业上市等产业投资和投资银行业务。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 中原证券:建议短期超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中原证券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政策窗口正在临近,海外疫情急剧扩散,市场
    2021-04-26
  •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美国工商界人士:望积

    4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上海美国商会主席雷蒙、会长季恺文一行,就中美关系以
    2021-04-26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