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商务厅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氢燃料汽车产业线上招商会,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蔡德权在佛山分会场就南海氢能产业建设规划工作做情况汇报。 蔡德权强调,佛山市南海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扎实的工业基础,佛山市南海区正着力于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四新”就包括新能源产业,而且氢能源产业是南海区主攻方向之一。 ▲佛山市商务局分会场 六个一措施发展氢能产业蔡德权重点介绍佛山市通过六大措施发展氢能产业。依托六大措施,佛山正构建政策制定、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六位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 ▲佛山市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蔡德权 六大措施如下: 1、出台一系列规划政策 佛山市南海区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明确南海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南海氢能产业有序发展。 ●《佛山市南海区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 ●《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加氢站规划》 ●《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 目前,佛山具备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具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氢能产业要素集聚发展。 ●省内首个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的扶持政策——《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全国首个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政策——《佛山市南海区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 ●《佛山市南海区产业提升基金管理办法》,设立50亿产业提升母基金 2、以仙湖氢谷为核心建设氢能产业园区 在丹灶镇规划8200亩建设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按“一湖一城三园区”的空间布局,致力打造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地、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 南海以“仙湖氢谷”为核心,构建“一核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两翼分为东、北两翼,东翼沿桂丹路,打造氢能产业创新服务区,北翼沿博爱路,打造燃料电池汽车装备制造区。 ▲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中心实景图 目前,已有佛山仙湖实验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和佛山南海氢能馆等15家机构单位进驻园区内。 ▲佛山南海氢能馆 ▲氢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UNDP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 3、打造一批氢能产学研用平台 依托仙湖氢谷核心区,打造一批氢能产学研用平台。 1、产研平台 ●佛山仙湖实验室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 ●浙江大学氢能技术科创平台 ●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自润滑流动动力机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2、标准化及检测平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 ●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 ●广东省质量监督氢能储运装备检验站(佛山) 3、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平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职业技术培训研究院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氢能学院 4、监管平台 ●华南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服务与管理中心 ●南海新能源汽车(氢能)监管平台 4、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 201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的“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 2017年和2018年,举办全国第一届和第二届“氢能周”活动,发布我国第一项氢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团体标准,下线佛山本地化首列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超200家国内外氢产业企业参展。 2019年10月26-28日,举办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分享产业趋势报告、前沿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展开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助力产业加快资源集聚融合,打造顶尖国际对话交流平台和国际性氢能展品牌。 5、推动氢能产业链核心重点项目落地 引进了一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形成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6大环节。 目前南海区已拥有广东探索、爱德曼、泰罗斯、广顺新能源、海德利森、佛山攀业等超30家氢能企业。产业核心项目计划投资共计约20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6、规划和建设一批加氢站 2015年,建立了国内首个加氢站审批、建设、验收流程; 2017年,建成了国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 2018年,以建设高密度商用标准化加氢站为目标,启动2018-2022年建设22座加氢站工作; 2019年,已建成6座,同时推进6座加氢站的建设。 氢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情况 目前南海全区已投入826辆氢能车辆,其中公交车397辆、轻型客车3辆、物流车426辆。 已开通快8线(丹灶—万科广场)、241线(丹灶—佛山西站)、丹03线(金宁文化广场—银海大道北)、樵16线(西樵车站—樵园)等4条公交线路,2020年计划增至40条公交线路; 正推进1条有轨交通线路建设。 蔡德权表示,南海区正在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建设,各大项目正在进行当中,南海区在氢能产业方面将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果。 2020年南海氢能产业的展望 建成南海新能源汽车(氢能)监管平台; 建成仙湖实验室一期; 建成氢能及燃料电池检测中心; 仙湖氢谷核心区域建设形成雏形; 每个镇街都建成满足高密度加氢需求的标准化商用加氢站,形成加氢站网络; 初步解决氢源问题; 投入运营40条以上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 建设1条氢能有轨交通线路; 推广超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完善UNDP氢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架构。 冼增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佛山市南海区发展氢能产业具人文、科技、产业基础和完整产业链四大优势。 “接下来,我们更着重于氢能产业的前端开发和后端运用。前端开发主要是依靠仙湖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研发氢能的储运系统;后端运用则主要着眼于氢能的应用、包括氢生活、氢公园等,打造一个氢能社会,让仙湖氢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冼增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