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氢云观察:燃料电池汽车囿于量产 宝马求“氢”靠友?

氢云链| 2020-4-16 19:43 阅读 2931 评论 0

宝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上市“官宣”指日可待。

4月13日,宝马首次公布i Hydrogen NEXT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技术细节。

该款车的概念车型在2019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第一次被掀起“神秘面纱”。宝马称,此款车型将在2022年小规模量产。

“车如其名”,i Hydrogen NEXT消耗的只有“Hydrogen”(氢气)以及空气中的氧气,两者进行化学反应,最终只会排放水蒸气,不产生废气。

“节能高效”是i Hydrogen NEXT的另一特色。

借助直流变换器,氢燃料电池与电动动力系统和高功率型电池的电压水平匹配,高功率型电池可以由燃料电池充电,也可以引入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产生的电力。

i Hydrogen NEXT还拥有持久的的续航里程以及稳定的驾驶性能。

面对i Hydrogen NEXT 6千克容量的氢气压力罐,宝马副总裁Jürgen Guldner自信地称:“无论天气如何,它都能保证很长的续航里程。”宝马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也将集成至i Hydrogen NEXT,为车辆提供额外动力。

“未来多种动力系统将长期并存,目前还没有一种驱动形式可以满足全球客户的所有出行需求。”宝马董事傅乐希说道。

i Hydrogen NEXT或将成为宝马新能源战略版图上的新拼图,赋予用户更多“选择的权力”。

如何瓜分“小饼”?

目前已推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多款新能源车型的宝马,为何又会被氢燃料电池汽车所吸引,这块“拼图”可以满足哪些客户的出行需求?

氢燃料电池汽车最大的优势是续航能力——通常可以续航几百甚至上千公里。

现代汽车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最长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00公里,与之对应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续航里程最多只有六百多公里,遑论市面上的其他纯电动汽车。

消费者面对电动汽车“瞻前顾后”的另一原因是充电慢问题。电动车充电至少耗费30分钟,换电技术又缺乏可行性。

氢燃料电池汽车BMW i Hydrogen NEXT加氢只需3-4分钟,和传统燃油车加油耗时不相上下,在这一轮PK中又赢了。

不过,“充电慢”问题是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难”问题却严峻得多。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建成61座加氢站,52座投入运营。与之对应的是,全国充电桩总数已达122万个。

“用户不会每天多跑一百公里去加氢。”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无奈指出氢能基础设施匮乏的背后,是加氢站过高的建设成本,以及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过低的保有量。

目前,一座加氢站的成本在千万级别,除了比传统加油站和充电站贵3倍以上之外,加氢站还要留出安全间隔占地,因此占地面积比充电站又大很多。

丰田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氢燃料电池计划,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自2014年底上市以来,便在这一细分领域取得不菲成绩,累计销售1万多辆。然而,全球燃料电池汽车总保有量仅为2.4万辆。

在中国市场中,截至201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亿辆的大环境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仅为6000辆左右。相较于38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占比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氢燃料电池汽车狭窄的市场规模,或许解释了氢燃料细分市场的领头企业丰田为何愿意分享氢能技术,使i Hydrogen NEXT拥有宝马和丰田共同研发的燃料电池。

“大饼”之路有多远?

宝马与丰田意欲做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巨额研发投入与高昂零部件成本,导致其最终售价不会低廉。而宝马拥有的中高端收入用户,更容易接受较高的价格。通过协助宝马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将这一垂直市场的“小饼”做大,自身也可从中受益。

其实,宝马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研发以氢为动力的汽车。但直到2013年宝马与丰田联手,宝马才得以正式测试第一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有了丰田加持,宝马在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但也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据卢兵兵介绍,氢燃料电池系统盈利平衡点在5000至10000台套。然而,2019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销量仅为1万余辆,其中70%来自于现代NEXO和丰田Mirai,短时间内很难支撑起宝马的业绩增长。

保有量低使得政府失去加氢站建设的驱动力,加氢站的稀缺又使消费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下不了手”,车企也渐渐无心加大研发和生产。为突破这一貌似“无解”的闭环,要么其中一方具备“壮士断腕”的决心,要么各方携手走出困境。

主机厂首先应生产出真正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带来传统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BMW i Hydrogen NEXT的环保、节能性。

“增效”之余,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想与电动汽车相匹敌,“降本”同样无法规避。宝马称,公司正在研发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罐的制造成本。

消费者有了购买需求,政府也应同步跟上基础设施的建设。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氢燃料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中提到,2030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成败势必取决于届时的基础设施建设。

置身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宝马可谓“一波三折”。2017年,宝马称将在2021年之前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然而,到了2018年,宝马却将量产计划推迟至“2020年到2030年中期”。

宝马对于i Hydrogen NEXT的最新量产计划是“最早将于未来十年的后半场”,这一次宝马的“君子一言”是否“驷马难追”?(来源:亿欧汽车)

评论 (0)
文章数 5283 获赞数 6
零碳科技投资平台,秉承“技术赋能”、“产品赋能”和“投资赋能”服务理念,对外提供产业研究、企业孵化、企业上市等产业投资和投资银行业务。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 中原证券:建议短期超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中原证券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政策窗口正在临近,海外疫情急剧扩散,市场
    2021-04-26
  •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美国工商界人士:望积

    4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上海美国商会主席雷蒙、会长季恺文一行,就中美关系以
    2021-04-26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