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在2015年4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内,三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都将享受财政补贴。 不过,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自2017年开始逐渐退坡,直至2020年退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同样计划于2020年退出,但唯独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并未退坡,仍旧保持一贯的补贴力度。 让消费者投票是对氢燃料电池车最大的考验根据2018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燃料电池乘用车按搭载的电池额定功率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6000元/kW,上限为20万/辆;客车、货车进行定额补贴,依据车型大小补贴上限为30-50万/辆。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按与国补1:1或者0.5:1发放地方补贴,即一辆氢燃料客车最高可补贴100万元。 在其他新能源技术路线补贴退坡,氢燃料电池仍能获得政策大力扶持的情况下,氢燃料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6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为629辆,2018年则达到了1527辆;2019年上半年则生产了1170辆,预计全年可实现2340左右的总产量,连续多年增长率超过100%,发展迅猛。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迚程的推迚以及中央不地方政府补贴合作政策的执行,未来几年的产量呈积极增长之态势。 氢燃料电池车存在诸多问题2017年以来,燃料电池产业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宝马、戴姆勒、通用、大众、丰田、本田、现代等公司都推出了燃料电池汽车产品。 目前,我国已纯电动车为新能源车的主要发展路线。但在2019年5月份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纯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投资项目。 也就是说,燃料电池汽车仍然是我国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燃料电池相比于动力电池更像内燃机,氢燃料电池具有高效能的特点,利用可逆电解化学反应来生成电量。这种发电方式更为环保,其生成物只有电、水和热能。在未来燃料电池有望可以代替大部分燃油和一部分电池。 这一点从,财政部在回复函中也可以看到,考虑到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大、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多次政策调整中均保持补贴力度不变,目前在普遍要求取消地方购置补贴的情况下,允许地方继续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予以补贴。但是,长期执行补贴政策也使得部分企业患上“政策依赖症”,难以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大力度支持下仍发展缓慢的情况未根本改变。 氢云链总结氢云链认为,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先行还是企业先行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氢能产业迅猛发展,氢的供应就会迅速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而现有氢供应体系难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