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金通灵:公司与瑞士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工作正在进行

    金通灵:公司与瑞士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工作正在进行

    氢云链2021-10-15 11:47
    「上市公司」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进行提问和相关企业的回复,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金通灵问:尊敬的管理层:1.公司中报在氢能板块中有说到,公司与瑞士合作研制的氢能源压缩机预计于2022年初投产。请问该项目进展推进是否符合预期?2.在锂电池非常火热的当下,作为另一个清洁能源,氢能车,氢终端应用等也被国家所提及,就在最近,发改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终端利用等全产业链分析研判。我们金通灵在氢能领域下游有什么应用场景?金通灵答:投资者您好! 公司与瑞士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相关工作正在进行,配套厂房建设、设备采购按年度计划有序在推进,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公司已与下游电堆企业进行产品相关的技术及商务的前期洽谈,项目整体进展符合预期。 在氢能领域金通灵布局于车用氢燃料电池空压机和生物质制氢项目。公司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核心零部件,氢燃料电池空压机可配套各类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公司在氢能源领域具备生物质气化提氢的研发和技术。 谢谢您对金通灵的关注!佛燃能源问:请问公司氢能源的布局进行到什么程度了?佛山离海南那么近!有没有布局海南!佛燃能源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开展氢能“制储运加用”核心技术装备研发,位于佛山市顺德的加氢充电光伏发电综合能源站成功投产,位于佛山市南庄的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投入试运行。公司目前尚未在海南建设氢能项目。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九丰能源问:董秘你好,近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终端利用等全产业链。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深入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给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等事宜。请问贵公司在氢能源领域具体有哪些布局规划?麻烦好好给投资者详细介绍下,谢谢!九丰能源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广东省发改委等7个部门于2020年11月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前,广东城市群正式成为我国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成员,这意味着我国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的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氢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更有助于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公司参股子公司中油九丰天然气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有关氢能的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推广服务等,目前该参股子公司中油九丰正在研究和探索在加气站中增加加氢站的功能。公司也在广东省政府领导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氢能源利用,研究进一步加强氢能利用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我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达成。公司进入氢能领域拥有先天优势,目前正在加快氢能布局的详细论证与筹划,届时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广东省发改委领导也于9月莅临九丰能源调研指导氢能利用工作,具体请您查阅公司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超过100亿!国电投—陕西榆林:“风光水镁储氢一体化”基地

    超过100亿!国电投—陕西榆林:“风光水镁储氢一体化”基地

    氢云链2021-10-14 16:19
    陕西榆林是国家重要煤炭基地之一。在“双碳”目标下,国家从高碳煤电走向低碳清洁能源供给结构是大势所趋,将倒逼煤炭类企业完成污染型向绿色环保型转变,通过进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与可再生能源生产工艺相互融合;通过焦化业务进入氢能领域,采用综合能源利用模式等。大力发展CCUS技术推动减排等。发展氢能成为榆林不可或缺的绿色产业,正在吸引国内氢能产业链企业向陕西聚集。在榆林国际煤博会上,国家电投集团展示的“明星产品”当属“氢腾”百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电堆。据了解,此次展示的氢腾FC-ML80/FCS65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拥有材料级全自主化技术,采用抗中毒、低衰减催化剂,高耐腐蚀、低电阻钛基双极板,适应低湿度启动质子膜,高性能、快速响应膜电极,铸就了高功率密度、瞬态响应能力强的固有卓越性能。氢腾FC-ML80/FCS65电堆额定功率88kW,体积功率密度3.2kW/L,系统额定净输出67kW,质量功率密度350W/kg,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关键技术和产品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前,该产品已步入产业化推广实施阶段,北京、宁波两地的中试生产线已形成1000台/年的产能。“氢能拥有储量无限、零碳排放等特点,对榆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我们希望和榆林市政府达成合作。”国家电投集团榆林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刘海波说。“陕西作为能源大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将有利于陕西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今年7月,陕西省筛选出6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的23条重点产业链,而氢能产业链是其中之一。并由省级部门领导担任氢能产业链“链长”,推动氢能产业链式发展有新突破,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加快编制《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榆林、渭南、铜川、韩城等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形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陕西榆林率先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化工副产氢利用示范项目落地,致力于将氢能产业作为榆林高端能化基地的重要增长极。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国家电投集团持续加大在榆林地区的投资发展力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集团将以氢能产业平台建设为引领,带动清洁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开发,重点开发建设“风光水镁储氢一体化”基地项目。到2025年,预计将在榆林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建成年产1万台氢燃料电池生产线。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于举办2022年氢云氢能产业投资峰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2022年氢云氢能产业投资峰会的通知

    氢云链2021-9-27 16:05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期国家五部委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大兴区、上海市和广东省佛山市牵头的三个城市群正式启动示范应用。为加快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助力招商引资,打造氢能产业链,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将于2021年9月28至29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氢能论坛。本次论坛以“打造氢产业高地 释放氢经济活力”为主题,论坛将聚焦绿氢、氢能产业链、氢气与大健康、广州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氢气应用场景等重大议题进行分享交流、深入探讨。活动信息时间:2021年9月28至29日,时间2天住宿人员于9月27日12:00开始办理登记入住。论坛举办地点:黄埔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黄埔区温涧路129号)住宿/用餐地点:广州黄埔君澜酒店(广州市黄埔区温涧路129号)论坛组织主办单位: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指导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氢能联盟支持单位: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办单位: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欧企业合作促进中心、广州市中德氢能源研究院、广州雄韬氢恒科技有限公司、氢电中科(广州)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雄川氢能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广州中心、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广州市黄埔区 开发区新能源行业协会、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佛山市氢能产业协会论坛亮点(一)氢能产业政策制定者、院士专家、氢能产业链领军企业领袖解读当前氢能产业运行态势,研判氢能产业发展趋势;(二)超过300名氢能产业上中下游精英汇聚,分享氢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三)探讨绿氢制备、储氢发展路径,研究氢能源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探索氢能和新材料的协同发展,以及氢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四)国内外氢能产业最新技术、产品、案例现场展示(乘用车、公交车、渣土车、环卫车等),供应链上下游对接,产业与资本对接,招商项目签约落地;(五)解读2.0版《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六)金融机构为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关系,合力推动氢能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七)本次论坛接待用车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氢能乘用车与广州公交集团第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氢能大巴。论坛议程*如有微调,请以论坛现场安排为准参会须知1.本次大会为期2天,请需住宿人员提前一天到达指定酒店。2.会议期间安排住宿酒店:广州黄埔君澜酒店(广州市黄埔区温涧路129号)。会务组可协助参会人员预定会议酒店(9月27-29日,费用自理)。3.如无特殊要求,会务组将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内容为“会务费”。参会费用疫情防控要求●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参加论坛:1.正处于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不能参加论坛;2.论坛报名前21天内有国外旅居史的人员不能参加论坛;3.论坛报名前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区域旅居史的人员不能参加论坛。●所有参会人员报到须知1.进入会场需进行体温检测2.完成疫苗注射的,行程码、绿色健康码通行3.没完成疫苗注射的,需提供48小时核酸证明。请参会人员提前准备好“两码”/48小时核酸证明,确保进场顺畅快速,谢谢配合!会务组联系人论坛联系人:宁美荣 18312026513许婴元 15989259934张冬苗 13726250702曾 瑾 15766340347酒店住宿联系人:许婴元 15989259934邮 箱:hydrogengz@163.com报名方式欢迎各企业报名参加,与会人员请通过以下二维码(长按识别)报名,并将会务费用汇入指定账户,备注“氢能论坛参会费用+企业简称”,感谢!*报名时间延长至9月28-29日,可提前线上填好参会回执,现场缴费参会长按识别参会回执报名二维码
    解密亿华通财报,看全球燃料电池产业市场赛道分化竞争趋势

    解密亿华通财报,看全球燃料电池产业市场赛道分化竞争趋势

    氢云链2021-9-23 17:41
    作者:邱月盈团队导读:虽然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前途光明,但却是一场为期至少为十年的“持久战”。就当下来看,如何成为产业发展最大赢家?氢云链判断,在产品市场化尚未正式启动之际,除了技术以外,资源或者说现金才是企业活下去前提。放眼未来、精选赛道、备足现金将是所有竞争者最为重要能力。对于亿华通而言,如果2021年8月启动筹划H股融资成功,资金充足将为企业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建立商业模式护城河提供最大保障。作为A股“独苗”,即主板上唯一的一家以燃料电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亿华通的财务数据具有代表性,是投资者了解燃料电池产业的重要窗口。一叶知秋,作为国内行业标杆和国内燃料电池系统商的代表之一,分析亿华通财务变化可以侧面反映国内现阶段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阶段、特点和趋势。根据亿华通中报披露信息,氢云链分析2021年上半年亿华通财务业绩特点如下:1、营收增长,亏损收窄。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亿,同比增长367.3%;实现归母净利润-1745.3万,对比上年同期的-6350.8万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近一步接近盈亏平衡。图1 亿华通营收及利润变化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 氢云链整理2、存货备战、高合同负债。一般而言,高存货是制造业痛点。但亿华通是直销模式,针对财报中存货达到3.5亿、同比增长了103.6%情况,公司解释为“主要系为满足相关订单及市场需求而提前备货”。同时合同负债达到3亿,同比增长925.8%,说明手中订单充足。存货与合同负债总额接近,氢云链判断可能是在等待政策落地再释放订单。3、成本同步提升,毛利同比下滑。亿华通2021半年度营业成本8051.2万,同比增长395.9%,高于营业收入367.3%的增速。公司2021上半年毛利为31.64%,35.58%,同比下降3.9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上涨160%、管理费用40%上升,研发费用上涨25%。整体看,亿华通上半年公司成本同步提升,毛利同比下滑反应了目前市场竞争加剧态势。图2 亿华通费用变化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 氢云链整理见微知著,从营收、存货、毛利三个指标看,亿华通2021年上半年财务指标特征反映了国内产业发展部分特点:(1)政策预期开始兑现,产业链企业囤货备战。8月份五部委终于正式发布第一批北上广三大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通知(涉及12个省23个城市),意味着燃料电池产业逼近了规模化发展拐点。除了亿华通以外,各地区核心零部件企业也是城市群示范项目、冬奥会订单收益者。据了解,北上广示范地区核心企业2021年上半年在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也在囤货备战。(2)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化程度提高。系统环节营收持续扩大、行业平均毛利开始逐步下降,最直接的反映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化程度提高。近年来,燃料电池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快速推进,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去年年底国鸿、氢璞等更是打响第一波电堆价格战,市场已经开始从资源竞争逐步转向市场化竞争。同时毛利下降也意味着燃料电池产品逐步完成产业化进程,从样品/小批量走向了批量生产阶段。氢云链认为,亿华通2021年上半年财报背后是企业战略、业务布局、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阶段、技术路线选择和政策扶植特征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接下来,我们分析下美股三剑客,即巴拉德、普拉格和布鲁姆上半年财务特征,间接验证当下全球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逻辑。1、巴拉德(Ballard)2021年上半年,巴拉德总营收4258万美元,营收同比下降了14.27%,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业绩为亏损状态,净利润亏损3940万美元。据巴拉德今年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披露,在第二季度,巴拉德收到了约2610 万美元的新订单——比上一季度增加了约 120%——并交付了价值 2500 万美元的订单,从而在第二季度末将订单积压增加到约 1.133 亿美元。到第二季度末,为期 12 个月的订单为 8060 万美元,比 2021 年第一季度末增加了 750 万美元。图3 巴拉德营收及利润变化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 氢云链整理2、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 Inc)上半年,普拉格总营收1.965亿美元,营收同比上涨了80.60%,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业绩同样为亏损状态,净利润亏损1.6亿美元。其中上半年Q2普拉格净营收1.25亿美元超市场预期,上年同期6799.5万美元。目前普拉格能源公司(PLUG.US)在佐治亚州卡姆登县的绿色氢生产工厂已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建成后每天将生产15吨液态绿氢。上个月有消息称普拉格能源和再生能源公司Apex Clean Energ就美国最大的绿色氢能源购买协议达成合作。图4 普拉格营收及利润变化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 氢云链整理3、布鲁姆能源(Bloom Energy)上半年,布鲁姆总营收4.225亿美元,营收同比上涨了22.62%,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业绩同样为亏损状态,净利润亏损7900万美元。布鲁姆二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2.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二季度毛利率为16.3%,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成本改善以及产品和电力增长带来的有利销售组合的推动。图5 布鲁姆营收及利润变化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 氢云链整理2021年上半年美股燃料电池“三剑客”财务业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净利为负。从营收看2020年疫情影响正在逐步消除,但截至近日,巴拉德、普拉格和布鲁姆这三家知名企业还没有一家实现净利润为正的盈利。2021年上半年,除了巴拉德营收增速下滑以外,普拉格和布鲁姆营收快速反弹,恢复上涨趋势,反映了产业临近爆发拐点,企业开始出现分化态势。令人不解的现象是,为何营收一直领先的巴拉德营收增速出现“意外”?氢云链分析原因为:(1)受疫情和中国补贴政策延迟、中国市场订单不足影响;(2)技术优势在逐步缩小,全球各地燃料电池市场竞争加剧(3)商业模式的本土化程度略显不足。2、存货分化。三家企业的存货均有上升,反应海外燃料电池市场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国内零部件头部企业积极备货不同,海外企业“备货”属于市场行为。对于国内市场,除了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巴拉德将MEA产能扩大6倍备战以外,国外其他两家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变化对其发展影响不大。表1 美股燃料电池“三剑客”存货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来源:东方财富 氢云链整理3、赛道分化。三家海外企业主营业务重点各不相同,巴拉德偏向燃料电池模块及交通领域;普拉格已经偏向综合服务,叉车、汽车、电解槽、工业气体服务一应俱全;布鲁姆则以电源为主。但在系统和 ...
    第七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暨2021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将于金秋十月在潍坊举行

    第七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暨2021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将于金秋十月在潍坊举行

    氢云链2021-9-22 11:37
    10月26日-2在潍坊举行RCEP进出口优品展在网站览展示、在线直播等、3D搭建3D展厅、网络洽谈间等,全方位为广大展商、采购商和线上观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10月26日。推进RCEP及中日韩FTA区域合作进程等主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领导;中日韩三国使领馆高层;日韩重点商协会机构高层;三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将出席论坛。现代农业对接交流会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将富华大酒店北海厅举办。将于10月26日下午在中日韩地方政府合作对接会将于10月26日下午在富华大酒店长江厅举办。富华大酒店潍河厅举办。将于10月27日上午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富华大酒店长江厅举办据悉,本届博览会得到了日本、韩国等地方政府、知名商协会机构的大力支持,博览会支持单位由10家增为15家。中国日本商会、日本大阪府上海事务所、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中国韩国商会、韩国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上海代表处为新增加的博览会支持单位。地址:中国山东潍坊胜利东街99号E:zrhcyblhllb@163.com
    三峡氢舟1号将驶入三峡,国内氢燃料电池船舶产业化发展曙光闪现

    三峡氢舟1号将驶入三峡,国内氢燃料电池船舶产业化发展曙光闪现

    氢云链2021-9-6 12:08
    中国是造船大国,船运交通大国。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在国际上掌控氢能上船话语权、实现国内燃料电池船舶产业化是必然趋势。氢燃料电池船与LNG动力船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危化品属性的燃料,国内LNG力船推广经验表明,基础设施、技术、法规和安全标准都是燃料电池船舶示范推广发展阻力!近日,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2研究所(简称“712所”)参与设计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近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这或将意味着国内燃料电池船舶技术、管理和实践或将进入新阶段!氢云链获悉,该项目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研发设计,712所负责全电力系统的设计研发,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赋能船舶绿色动力新发展。该项目是一艘以氢燃料为主并辅以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的双体交通船,主要用于三峡库区及两坝间交通、库区巡查、应急等工作。总长约49.90m,型深3.20m,设计吃水约1.75m,最高航速达到28km/h,由2台交流电机驱动两台全回转舵桨推进,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kw,将取得FC-POWER1、绿色船舶-3、i-ship(M)等附加标志。氢云链认为,从国内推广LNG动力船的经验来看,政府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技术成熟度和管理成熟度,这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反复的试错和迭代。未来三峡可能是最重要应用场景,需要首先完成技术方案、积累数据和技术迭代工作。712所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在氢能与燃料电池系统领域的核心研究单位,长期聚焦于燃料电池在船舶、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电等领域的应用,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此次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设计项目的实施,抓住船舶行业动力转型发展机会,发挥与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协同优势,促进氢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形成燃料电池船舶的实践项目,率先在三峡库区开发、应用“零碳、零排放”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起到引领氢能源技术在内河船舶上的示范作用,是对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近日,京沪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正式获批。氢云链认为,2021年车用燃料电池处即将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阶段,车用、船用燃料电池同步发展具有产业协同效应,既可以实现治理船舶污染、节能减排和技术转型升级目标,也可以像电动车市场一样,倒逼中国企业打造出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动船“市场。对比技术问题,管理法规如CCS认证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才是燃料电池船舶推广道路上面临的真正困难。2021年7月2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LNG动力船舶优先过闸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21年8月1日起实施优先受理LNG动力货运船舶的报闸申请,优先安排LNG船舶过闸排档计划,优先调度LNG船舶过闸,纯氢能清洁能源动力船舶过闸参照执行,有效期5年。氢云链认为,如果三峡氢舟1号能够率先在三峡库区顺利完成开发、过闸和运营,意味着国内氢动力船舶技术、安全管理、法规和认证体系等示范工作都将实现一个突破,有了案例参考,也意味着国内燃料电池船舶产业化步伐加快!在此背景下,除了重卡以外,”氢能上船“或将成为下一个中国投资者关注的风口。氢云链长期关注电动船“市场投资机会,是国内早期关注氢动力船舶市场机会和挑战的团队,系列分析内容可以参见《氢云研究:2021年氢燃料电池船舶是否会“接棒重卡”,成为下一个产业投资风口?》、《船舶电动化加速、氢燃料电池上船,氢电or锂电谁将主宰新能源船舶?》、《氢云研究:加大船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推广,打造全球最大电动船市场》、《日本燃料电池船舶商业化落地,全球电动船市场谁主沉浮?》、《谁将掌控氢能上船话语权?欧洲26家领先公司联合推出》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 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重塑集团:子公司磐动电气获正泰集团战略投资

    重塑集团:子公司磐动电气获正泰集团战略投资

    氢云链2021-8-20 14:11
    8月19日,重塑集团与正泰集团共同宣布,重塑集团旗下燃料电池电力电子产业板块——上海磐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正泰集团的战略投资。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产业资源和经验的深度协同,共同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加速碳中和进程。据了解,这是继双方于2021年7月就促进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及光储氢热应用签署战略协议以来,围绕该领域合作迈出的坚实一步。依托正泰集团在智能电气、新能源、电力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基础、资金与资源优势,以此次战略投资切入,后续双方将加速推进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未来双方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拓展至在全国范围推动更多氢能应用项目的落地,包括氢能分布式能源项目、热电联供项目、氢储能项目等,为清洁能源助力碳中和提供更多成功案例。谈及此次战略投资,重塑集团董事长兼CEO林琦表示:“双方的战略合作将为重塑集团进一步拓展产业资源,实现产融结合与战略协同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未来,重塑集团期待与正泰集团深化合作,共同助推能源结构优化,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正泰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程昱昊表示:“新型电力系统为新能源及电力电子产业发展带来极大机遇,氢电结合则为正泰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次战略投资是氢能源与电力电子技术结合的典型应用。双方将以此合作为切入,持续推动氢能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的联合布局,助推氢能产业发展,践行“碳中和”目标实现。”过去5年,重塑集团已逐步建立起燃料电池系统和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其中包括了燃料电池电堆、DC/DC、空压机、控制器等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并在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化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正泰则深耕电力与新能源产业多年,未来将持续在绿源、智网、降荷、新储四个方面深化落实,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能源物联网产业生态,促进源、网、荷、储高效协同互动,推动能源的清洁替代,氢能是正泰近年重点关注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本次合作是正泰在氢能源与电力电子技术的一次双维战略布局。来源:重塑集团、正泰集团
    【祝贺】佳安氢源淄博二期项目开车成功,MDP累计供燃料氢120吨

    【祝贺】佳安氢源淄博二期项目开车成功,MDP累计供燃料氢120吨

    氢云链2021-8-19 14:43
    获取,工业副产氢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期针对燃料氢气的特殊要求设计,深度CO、H2S、H2O等对燃料电池有毒化作用,低成本的将“工业氢”纯化为燃料电池用的“燃料氢”。该装置收率高达99.5%,处理能力为500Nm3/h,评价近日,处理能力为1000Nm3/h淄博齐塑氢气净化充装站二期项目中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合同规定的保证值疫情反复、现场9,高度认可于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了MDP-T1000采用“模块化定向除杂”技术(MDP Modular Directional Purification)的MDP燃料氢气除杂装置,主要分为“MDP-D”、“MDP-P”、“MDP-T”等多个不同功能模块,针对原料氢气的组分和杂质含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
    2000台!续航超800km,海马汽车加速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

    2000台!续航超800km,海马汽车加速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云链2021-8-13 14:47
    近些年来,我国的各大车企,纷纷在氢能源汽车方向发力。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海马汽车在氢能源方面目前取得的成果,海马汽车(000572.SZ)表示,公司战略部署将深耕氢能汽车。公司已完成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开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争取在2025年前投入约2000台氢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目前,海马汽车正加速推动氢能战略,助力海南跨入“氢能时代”。据海马有关人士介绍,8月7日,海马汽车“水制氢与高压加氢一体化实验装置项目”开工仪式在海南基地举行。据了解,该项目是海马汽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1研究所于2021年4月签约,是海南首座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并计划于今年10月份前建成并投放运营。未来,海马汽车将规划在海南岛的东(琼海)、西(儋州)、南(三亚)、北(海口)、中(琼中)各建一座大型加氢站,并与海南省政府规划建设的环岛旅游公路相连,投入约2000台氢能汽车进行示范运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1月,海马汽车试制的氢燃料电池版海马7X汽车首次亮相海南省两会,这是海马汽车在海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70MPa氢燃料电池MPV。该款MPV搭载了120kW高功率燃料电池和70MPa高压氢气瓶,续航里程可达800km以上。目前,从海马汽车官网获悉,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样车已投入研发,将采用更高功率电堆、更高效率电驱系统、更安全的储氢技术、更长寿命的催化剂,提升车辆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十四五”期间,海马汽车将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将国家“三纵三横”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落实为“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海马汽车,氢云链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能否解决Ⅳ型储氢瓶“卡脖子”问题? 山东潍坊这家企业闯创业板IPO

    能否解决Ⅳ型储氢瓶“卡脖子”问题? 山东潍坊这家企业闯创业板IPO

    氢云链2021-8-6 15:56
    近日,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扬科技”)创业板IPO首发申请获深交所正式受理。招股书显示,奥扬科技成立于2011年6月,位于山东潍坊,是专业从事低温绝热储运应用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储氢瓶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承担了国家级重点研发课题(塑料内胆碳纤维缠绕储氢瓶优化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省级重点项目(氢燃料电池供氢动力组件)2项,在低温绝热设备制造领域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奥扬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车载LNG供气系统行业,并积极布局高压气瓶的研发和产业化准备,此次创业板IPO,公司拟募集资金4.59亿元投向“氢能及CNG供气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新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方面,其中氢能及CNG供气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拟募集资金1.29亿元。当下,对于整个氢能产业链,除了燃料电池堆产业环节的关键装备外,氢能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车载氢能动力系统的技术迭代、以及储氢瓶的应用推广均是氢能汽车商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我国在车载储氢领域,国际市场已广泛使用的IV型储氢瓶,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储氢气瓶一般包括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瓶四种型式,其中Ⅳ型瓶是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质量最轻,适合于车载,是国外的主流技术路线,而我国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车载储氢方式目前仍是Ⅲ型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曾表示,Ⅳ型储氢瓶之于国内氢能产业依然是一个“卡脖子”问题。奥扬科技在车载储氢领域,据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已完成Ⅲ型瓶车载氢气供气系统的小批量生产,同时在积极研发Ⅳ型瓶(塑料内胆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车载氢气和CNG 供气系统。奥扬科技三型瓶车载氢气供气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据了解,奥扬科技研发的Ⅳ型瓶以高分子塑料为内胆,外表面缠绕浸渍树脂的高强度碳纤维,经加热固化制成复合材料气瓶,相比内胆为铝合金材质的Ⅲ型瓶,公司正在研发的Ⅳ型瓶具有更安全、重量更轻、疲劳寿命更长、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等特点,符合行业高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的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公司尚未实现Ⅳ型瓶产品的量产和销售,但相关产品指标已通过欧盟、加拿大等第三方机构测试认证。招股书显示,奥扬科技自2019年3月便开始投入Ⅳ型瓶产品的研发,于2019年10月完成样品的生产,对样品进行了水压试验、气密试验、常温压力试验(4.5万次)、LBB试验、高低温压力循环试验、爆破试验、加速应力破裂试验、跌落试验、裂纹容限试验、端部扭矩试验等内部试验,并通过了ISO11439-2013和欧盟ECE-R-110认证。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沈阳特种设备检查研究院对Ⅳ型瓶进行了环境试验、火烧试验、枪击试验,委托加拿大第三方机构TesTneT Canada Inc.进行天然气循环试验、渗透试验等,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良好。为推进Ⅳ型瓶车载供氢系统的产业化进程,公司此次IPO拟募资1.29亿元用于氢能及CNG供气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完成并实现完全投产后,将实现新增氢气瓶产能1万只/年,CNG气瓶产能2万只/年。奥扬科技战略布局车载储氢领域,除了丰富公司产品类型,进行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是在于看好未来车载储氢瓶市场的需求和前景。据行业估算,如按规划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为10万辆,一辆燃料电池车车载气瓶在3-6个不等,则储氢瓶年需求约为30.95万个,2020-2050年中国储氢瓶市场规模合计有望超3000亿元。目前氢能汽车商业化应用尚处于市场导入初期,市场需求还未打开。随着我国氢能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的落地及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提前布局氢能产业链各细分环节关键技术的企业,将抢占市场发展的先机。目前奥扬科技产品已完成试制和相关认证,预计2021年底前可完成产品的型式试验。未来,伴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奥扬科技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也将全面铺开。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三个储气罐、储存4.4kg氢气,3分钟内加满氢!标致雪铁龙开始量产氢燃料电池新车型

    三个储气罐、储存4.4kg氢气,3分钟内加满氢!标致雪铁龙开始量产氢燃料电池新车型

    氢云链2021-8-4 14:41
    标致已经成为最早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轻型商用车(LCV)领域生产电动车型的制造商之一。近日,标致与雪铁龙发布了一款氢燃料电池和充电电池结合的商用货车,新车型结合了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成功地延长了续航里程。续航里程超过400km。氢气可在3分钟内补充完毕,完美的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效率问题。早在今年5月27日,标致汽车官方发布消息称,在推出了电动厢式车e-Expert之后,标致为该车追加了氢燃料版本。全新的标致e-EXPERT Hydrogen是标致汽车品牌拓展新能源转向氢的标志。标致e-EXPERT Hydrogen采用“中功率插入式氢燃料电池电动”系统进行创新,该系统是STELLANTIS特有的创新系统。包括一个100kW、260N·m的电动机,以及可单独外接充电的10.5kWh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可从电网充电,在某些驾驶阶段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此外,该车搭载了三个储气罐,可储存4.4kg氢气,能在3分钟内加满氢,为车辆提供超过400km的WLTP续航。同时,配有高压电池充电插座,负载可达6.1 m3,有效载荷为1100kg,牵引力达1000kg。标致英国公司董事总经理朱莉·戴维(Julie David)曾表示:“氢气汽车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零排放解决方案。e-Expert Hydrogen是标致的首款燃料电池汽车,印证了我们致力于为购买者提供适合其需求的正确动力总成的承诺。”据悉,今年年底开始,全新标致e-EXPERT Hydrogen将首先在法国和德国交付。它将在法国Valenciennes工厂生产,然后在德国Rüsselsheim的Stellantis氢气技术能力中心进行改造。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000 台重卡、8 座加氢站 德清动力与陕西神木市政府签约共同打造氢能生态链

    ​20000 台重卡、8 座加氢站 德清动力与陕西神木市政府签约共同打造氢能生态链

    氢云链2021-6-28 10:55
    2021 年 6 月 27 日,在神木市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上,德清动力与神木市政府签署氢能生态链合作协议。在2030年之前,更新神木市存量燃油重卡20000 台,建设加氢站8座。神木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树武(图左)与德清动力董事副总裁李晋虹(图右)在现场进行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神木市开展氢能重卡应用项目示范,携手共创氢能绿色生态链,通过创新的“无忧服务”商业运营模式,确保神 木市货运重卡向零碳化转移,助力作为我国能源化工基地的神木市 “双碳”战略目标达成。此次成功签约,双方将共同推进我国氢能重卡市场应用的快速发 展。德清动力是一家源于清华大学的高科技企业,借助清华大学专业 团队近 30 年技术沉淀,拥有氢燃料电池堆芯(膜电极 MEA)核心技 术、催化剂等 100%自主知识产权。德清动力将利用广泛的商业合作 和领先的技术研发,打通氢能绿色生态链,打造氢能重卡应用场景。目前已初步构建从制氢储氢、加氢站建设、氢能动力系统、氢能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到氢能检测公共服务的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神木市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是西部地区 县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市。2020 年,全市实现 GDP1294 亿元。神木是 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市,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工业副产氢气资源 丰富和价格低廉,煤矿重卡应用场景庞大的三重优势。
    氢云研究:开放化与平台化,风氢扬解决行业痛点的新思路

    氢云研究:开放化与平台化,风氢扬解决行业痛点的新思路

    氢云链2021-6-9 14:30
    作者:氢云链团队2020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拐点之年:核心零部件环节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催化剂、空压机等核心零部件正式启动了量产和国产化替代进程,电堆环节更是打响了价格战,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在碳中和背景下,随着示范城市群项目渐行渐近,2021年燃料电池汽车和其他应用市场也似乎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氢云链发现,市场发展的瓶颈似乎正在从核心零部件转移到了系统环节:痛点1:当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汽车应用和少量的整车客户,系统商如何满足快速增长的、众多中小企业多样化、低成本的产品开发需求?痛点2: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电堆企业的壮大和车企对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视,系统商必须重视未来市场定位问题: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在新的产业阶段,风氢扬推出了全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SINGULAR元极系统,基于开放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平台思路提出了燃料电池系统快速开发的解决方案,为国内燃料电池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系统厂商的市场定位找到了新的价值点。风氢扬作为燃料电池行业新锐,以富有特色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闻名于行业。2020年,风氢扬科技第一代CHIGMA系列燃料电池系统陆续发布(CHIGMA 10/60/80/120),系统功率覆盖5kW至125kW,形成了完整的全场景应用产品线布局,并率先完成国内首台大功率系统可靠性验证报告。6月8日,风氢扬在FCVC 2021大会推出的SINGULAR元极系统,基于创造性的“异源同构” 开发策略,以及深度差异化的“超级矩阵”开发平台,采用层级式系统构架,在通用化平台下通过快速适配层设计与交互式主动学习决策系统,实现PLUG IN/OUT型燃料电池系统的短周期开发与OTA持续迭代升级。针对SINGULAR元极系统的发布,可以认为,风氢扬为燃料电池系统环节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到开发方式:更开放、更标准、更快速。氢云链发现,受到产业发展阶段限制,由于各电堆厂商、BOP厂商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往针对不同电堆的燃料电池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都有一定“定制化”成分,对快速开发和规模化开发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也给系统商的市场定位问题带来了难题,若不能满足针对不同核心零部件(如电堆)快速开发的需求,系统商将面临电堆厂商和整车厂的双重压力:电堆厂商同样具备系统开发能力,毕竟没有人比电堆商更懂自家电堆,发动机系统对于车企而言也是分内之事,系统商实际上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果没有解决好技术分工与市场定位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系统商将面临越来越尴尬的处境。平台化、模块化是目前解决开发速度和匹配多样化客户需求的一个思路,在供应链生态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系统开发难题,但却在开放性上有所欠缺。困难的另一面是机会。核心团队出身商用车企的风氢扬优势在于对于汽车开发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核心零部件差异性带来的系统开发难题给风氢扬带来了市场突破的新灵感:在一定应用场景下,创造一个具备开放性、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化平台,满足多场景下燃料电池系统快速开发需求,减少重复工作,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费用。首先打通平台原理,在布置层面,实现系统整体架构不变下关键零部件的兼容;同时通过硬件层、应用层、扩展层的三位一体分层结构实现控制策略平台化;并在各子系统领域进行模块化设计,解决系统匹配及终端应用问题;再从零部件、对外接口、整车应用方案三个层次树立标准化定义。如此,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以极大地缩短开发流程,对关键零部件的替换进行快速匹配,这将有助于解决不同厂商产品时面临的系统匹配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厂商对不同厂家、不同需求的适应性,在产品市场上也会有更高的可能性。现阶段各厂家的核心零部件在技术、制造上均有一定差异性,在空间布置、软硬件控制、整机匹配上实现对不同零部件的高度兼容,这需要对上游各环节的核心零部件有充分的认知,需要对终端需求的精准理解,还需要具备相当的整合能力、技术底蕴、产业背景和工程经验——这正是风氢扬的优势所在。目前,风氢扬初代开发平台已经实现对110kW-130kW系统功率范围的覆盖,可满足重卡、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市政环卫等场景应用需求,未来两年将扩展至300kW以上。氢云链认为,不同的阶段里产业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瓶颈,能够解决发展难题的团队和企业业将得到更多的回报与更高的估值。风氢扬的新平台让我们看到了燃料电池产业更多的可能性,有助于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前进。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发扬创新精神,持续推陈出新,快速推动燃料电池产业的整体发展。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微信号:qingyangqyl) ...
    红旗首发氢燃料电池车型! 新车可存储4公斤氢气,续航约为520km

    红旗首发氢燃料电池车型! 新车可存储4公斤氢气,续航约为520km

    氢云链2021-6-9 11:49
    6月8号,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即将开幕,在此次开幕会上,一台真真正正带氢能源燃料电池的车型:红旗H5-FCEV惊艳亮相。红旗H5-FCEV的车身尺寸为:4945×1845mm×1470mm,轴距为2875mm。车身侧面采用了一个全溜背的造型设计,从A柱延伸至车身尾部,肉眼可见的丝滑感。特别是车身尾部采用了一个小型的扰流板,两边的车尾灯采用了三角形的造型,搭配上车尾正中央的“红旗”二字,整车的设计档次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来到最重要的环节。一直以来氢燃料电池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其中一个原因则是氢气不稳定且易爆炸,并且爆炸威力并不输于燃油混合气。而这次红旗H5-FCEV带来的这套全新的氢燃料电池,根据官方透露,其中的燃料电池系统采用的是中国一汽自主研发的一套燃料发动机,电机最大功率可达54kW,而车身携带的储氢罐最大可承受70Mpa的压力,技术指标处于领先水准。并且根据一汽官方透露,目前像搭载了氢燃料电池的红旗H5总共投放了12台,每一台新车都进行了一定续航里程的测试,平均下来的运行里程均达到了1万2千公里。这也变相地表达了一汽旗下正在测试关于氢燃料电池车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氢燃料电池的车型或许在不久后就会出现在普罗大众面前。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车早茶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微信号:qingyangqyl)
    氢云战略 | 从三方面看格罗夫的氢能汽车发展之道

    氢云战略 | 从三方面看格罗夫的氢能汽车发展之道

    氢云链2021-4-25 09:58
    作者:氢云链团队4月20日,第十九届上海车展期间,由腾讯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发起的“拥抱变化、拥抱绿色发展——碳中和驱动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论坛举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沙龙智行CEO文飞、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郝义国等行业代表,就“双碳”目标下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深度交流。由于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还处于早期,行业中大部分是格罗夫这样还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代表产业未来,也是产业发展创新的源泉。2021年氢能产业化在即,在“双碳”背景下,以格罗夫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新兴燃料电池车企”会如何理解、应对汽车产业“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机遇?氢云链全程跟踪论坛内容,做出如下解读。一、碳中和战略在汽车行业的潜在实现路径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节能减排的先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举世瞩目。除了锂电池汽车之外,氢能汽车也是交通运输行业减排的重要补充力量,纯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谓各有擅长。商用车是汽车的排放大户。以重卡为例,重卡保有量仅占汽车保有量不到10%,排放占比却超过了40%。4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产品确认工作的通知:根据GB 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六标准要求的重型柴油车产品。显示了整治重卡排放的决心。数据来源:公开数据统计 图片来源:氢云链整理由于长途、重载的特点,纯电动重卡的替代发展较为缓慢。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时间窗口。2021年成为氢能重卡开门之年,各地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纷纷开锣签约,在工信部目录上,氢能重卡也几乎期期上榜。面对市场的变化,以高端乘用车入局的格罗夫迅速调整了方向,从单一乘用车业务转变为商乘并举:在继续推进乘用车项目的同时落地商用车相关项目。在上海车展上,格罗夫正式发布了商用车子品牌中极汽车,并推出了两款氢能商用车:49吨氢燃料电池6X4半挂牵引车中极-天枢、4.5吨氢能高端城市物流车中极-天玑。作为格罗夫首款量产氢能重卡,中极-天枢采用模块化开发,配置格罗夫自研的120Kw燃料电池系统,峰值效率最高可达60%。中极-天枢能满足物流配货、快递快运、煤炭运输、港口运输等应用场景对车辆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需求。作为高端城市物流车,中极-天玑基于格罗夫全新氢能平台架构、全新正向开发,在车辆配置、零部件、动力性能及安全保护等方面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尤其在续航里程和百公里耗氢量这两项关键性能指标,具有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满足用户对城市物流车“多拉、快跑、好省”的期待,是真正意义上的兼具高性能与绿色环保的新型高端物流汽车,将于2022年二季度量产上市。除了动力切换之外,作为汽车产业的老人,格罗夫创始人郝义国还在材料及工艺层面提出了汽车产业减排思路:“新材料的应用对减排意义重大,汽车行业的生产工艺同样对碳减排影响很大。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比如传统涂装、冲压工艺、比如碳纤维的应用,将有力地提高汽车产业对碳中和的贡献度。”值得一提的是,格罗夫的乘用车正是采用了碳纤维车身技术。从格罗夫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乘用车到商乘并举的切换思路来看,一方面是格罗夫企业决策灵活,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格罗夫优秀的技术积累;而能够在动力替换之外持续挖掘更多减排路径,一方面基于格罗夫掌门人郝义国深厚的汽车产业背景,另一方面也是格罗夫对汽车新技术应用的不懈追求。二、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碳中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是能源革命,也是产业变革的加速器,严峻的减排任务的另一面,是前所未有的产业革新的机会,对于起步相对落后的氢能汽车更是如此。格罗夫创始人郝义国认为:“传统汽车行业经历100多年的发展,有很多积累是中国汽车产业很难超越的,但传统企业也会有很多转型的困难与障碍。氢能汽车产业目前还处于一个培育导入期,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优秀的人才积累,只要积极参与,是有机会在这个产业获得领先地位,培养出世界级的企业来引领时代发展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上海车展上,对比国内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外资巨头们再没有燃油汽车时代耀眼光芒:即使是奔驰这样的国际汽车巨头全力以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跨越10年的投入差距。这一幕正在燃料电池领域重现:在巨头们专注于“补课”纯电动却疏忽了氢能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重现纯电动汽车的成功。但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与普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成本过高、缺乏补贴、基础设施缺乏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与普及需要寻找更多的思路。在如何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方面,郝义国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有两个关键:一是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加快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二是打通上下游,寻找更多的落地应用场景,扩大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氢云链认为,与能源产业结合和发掘应用场景,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氢云链认为,氢能产业发展符合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