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4月23日丨我国建成加氢站 128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 7000 多辆;ST德威子公司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战投千懿氢能

    4月23日丨我国建成加氢站 128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 7000 多辆;ST德威子公司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战投千懿氢能

    氢云链2021-4-23 09:24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我国建成加氢站 128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 7000 多辆昨日,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论坛顺利举行。据人民日报,此次论坛公开的基础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加氢站约为 544 座,我国建成加氢站 128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保有量达 7000 多辆。此外,2019 年我国氢气产量中,煤制氢占 63.54%、天然气制氢占 13.76%、工业副产氢占 21.18%、电解水制氢仅占约 1.52%。据悉,氢气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有不少专家认为,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的发力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给出了建议:氢能产业要建立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配合的合作机制,防止一哄而上、一松而散。2、ST德威子公司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战投千懿氢能近日,ST德威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德威新材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拟引入千懿氢能进行增资。千懿氢能拟以相当于人民币3亿元的等值美元的认购香港德威新增股本3193.5万美元,将香港德威股本增加到5322.5万美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千懿氢能持有香港德威60%股权,公司持有香港德威40%股权,香港德威将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变为参股子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3、中集安瑞科:获上亿元车载供氢系统订单昨日,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及其旗下附属公司宣布,已获得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车载供氢系统(包括车载储氢瓶和瓶组供氢系统)订单,发力布局氢能重卡市场,并稳步推进氢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落地。预计该订单将于年内产生收入贡献。4、Dominion Energy推动氢向清洁能源转型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Dominion Energy将通过投资使用氢作为能源的多个试点计划以及赞助研发计划,来继续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该公司表示,正在开发多个将氢气混入其气体分配系统的试点项目,首先是在该公司位于犹他州的培训学院进行的一项试点计划。通过以95%到5%的比例混合氢气和天然气,该公司将对其系统进行测试,以了解氢气在燃气管道和设备中的工作方式,然后再将其混合到可为犹他州超过100万客户提供服务的更大系统中。该公司最近在北卡罗来纳州提出了类似的试点计划。此外,该公司还赞助了“低碳资源计划”(Low Carbon Resources Initiative),该计划为期五年,耗资1亿美元,致力于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5、绿色氢进入新加坡脱碳计划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荷兰皇家壳牌将在新加坡测试其第一艘氢燃料电池货船。天然气仍然是新加坡脱碳计划中的一个因素,壳牌似乎正依靠燃料电池来解散其即将搁浅的部分天然气资产,以免其搁浅。壳牌已加入一个旨在开发深海燃料电池船的财团,但该财团将部署液化天然气。同时,新加坡已经计划减少其数据中心的排放,但到目前为止,该计划包括具有氢气生产和碳捕获功能的液化天然气。另一方面,新加坡需要支持其液化天然气计划的一些主要利益相关者似乎已经在听取绿色氢警报声。去年,新加坡和日本的主要天然气利益相关者的混搭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为新加坡经济提供“清洁”氢气。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氢云链2021-4-22 17:25
    作者:朱松强 ,孙士恩 ,李想 ,王涛 ,许好好,吴舒琴 ,厉劲风摘要:我国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结构性缺陷、碳排放居高不下等问题日益凸显,而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高质量利用和发展氢能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重点对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长三角氢能产业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现阶段长三角氢能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氢能资源保障体系、构建长三角氢能生态圈、氢能应用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长三角氢能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关键词:氢能;碳中和;长三角;清洁能源;氢能政策中国已经是世界能源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问题将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全局高度,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将关系到能源行业全局深刻变,可以预见,低碳、高效、清洁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三角使用了全国17%的能源消费总量,支撑了全国超过23%的经济总量,且90%的能源都来自于外省市的支援。通过对我国能源发展问题、“碳中和”实现路径问题、国内外氢能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分析,为长三角氢能发展路径提供思路。1.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挑战1.1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严峻挑战(1)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在世界油气产业发展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一直在上升。到201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和石油对外依存度均超过70%,其中原油为72.4%,石油为70.8%,同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3%。详见图1 。图 1 1995-2018 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2)现有能源体系仍存在结构性缺陷我国的资源禀赋一直是“富煤缺油少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7.7%;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消耗占比 14.9%,详见表 1。从 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能源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低碳能源的份额逐渐增加。总体上,尽 管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持续提升,但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主体性地位,“碳中 和”目标的实现仍将面临巨大挑战。表 1 2010—2019 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 %(3)能源需求和化石能源消费仍持续增长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未来能源需求增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较为强劲。2019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48.6 亿 t 标准煤,比上年增长 3.3%,其中化石能源为 41.4 亿 t 标准煤,占比 85.1%。据估计,到 2025 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将为 55 亿至 56 亿 t 标准煤,详见图 2,其中化石能源占比将降低至 82%。未来较长时期内,在能源结构持续转型过程中,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仍呈增长态势。图 2 2000—2025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变化(4)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碳排放问题异常突出过去 10 年,全球碳排放量持续上涨,详见图 3。2019 年全球 CO2排放量达到 368 亿 t, 其中,我国 CO2排放量为 98 亿 t,约占世界总量的 28.8%,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 家。中国承诺在 2030 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 到 2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体看,我国仍将长期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图 3 2000—2018 年世界主要国家 CO2排放情况1.2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1)世界能源清洁绿色转型正在加速近年来,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稳步增长,详见图 4。2019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同比增长 1.3%,其中,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占比 41%。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 25.37 亿 kW,在电力总装机中占 34.7%,占电力新增装机的 72%。从整体趋势看,世界能源正在朝着清洁绿色方向转型加速,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也在稳步提升,将成为未来电力增量的主体,详见表 2。图 4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发展趋势表 2 2013—2019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总量 GW(2)低碳转型促使全球能源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2020 年 9 月,BP 发布了《BP 世界能源展望》(2020)。从能源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第一,油气煤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下降,可再生能源比重将上升;第二,风能、太阳能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 30 年增长最快的能源;第三,到 2050 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从 2018 年的 85%下降到 65%~20%,而可再生能源将增加到 20%~60%,详见图 5。可以预见,低碳转型将导致全球能源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图 5 1990—2050 年全球能源发展趋势1.3 大国担当下的“碳中和”承诺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19 年碳排放差距报告,当前仅 G20 国家的碳排放量就占到全球 总排放量的 78%。截至 2020 年 11 月,G20 成员国中有 9 个国家已出台时间表来承诺实现净 零排放目标:中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南非、英国和欧盟。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全球首次明确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是向世界传递中国未来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毅力。2. 氢能——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1 氢能是“碳中和”目标下的解决方案(1)氢能有望成为下一个“主体能源”2015 年国际能源署(IEA) 根据能源的应用形式将能源分为热、电和交通工具燃料三类。对于目前能够规模化应用的能源而言,只有石油是能够同时用作热、电和交通工具燃料这三类的能源。氢是宇宙中最为丰富的元素,能量密度高,可储存,无碳。国际能源署(IEA)认为,未来的能源中,氢气将和石油一样,是能够同时用作热、电和交通工具燃料的能源。因此,在“碳中和”发展目标框架下,氢能有望成为下一个“主体能源”。(2)氢能是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最优解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必须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增加清洁能源比重。而氢能是 100%的清洁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具有以下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零碳排放,其能量转化后的最终产物只有水;二是可以实现 ...
    4月22日丨张家口赛区冬奥会赛时全部使用氢燃料动力车辆;丰田计划推出新款氢动力SUV 将在中国生产

    4月22日丨张家口赛区冬奥会赛时全部使用氢燃料动力车辆;丰田计划推出新款氢动力SUV 将在中国生产

    氢云链2021-4-22 09:21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张家口赛区冬奥会赛时全部使用氢燃料动力车辆北京冬奥会赛时,崇礼奥运核心区将全部使用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记者日前了解到,根据《张家口赛区冬奥会交通服务车辆能源保障加氢站规划方案》测算,冬奥会赛时,平均每天需求氢燃料8.3吨,峰值需求9.5吨。据张家口公交集团张家口赛区巴士团队负责人介绍,崇礼多山,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30℃左右,道路坡度与冰雪路面等使车辆行驶工况十分复杂。为此,该团队不断测试氢燃料车辆的低温启动、续航和爬坡能力。加氢站设计工作环境为零下40℃,站内自动化程度比加油站高,可通过设备和数据中控系统,实现“一键加氢卸氢、全智能启停控制、设备远程控制、数据远程监控”等自动化功能。为完成好冬奥会赛时氢燃料保供任务,张家口市共规划主城区加氢站11座、崇礼区加氢站5座(其中2座为临时站)。其中,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是崇礼奥运核心区唯一的永久加氢站,承担着奥运核心区交通车辆氢能源保供的重任。2、丰田计划推出新款氢动力SUV 将在中国生产丰田本周一在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发布了BZ4X新款概念车,其中包括将在“Toyota bZ”品牌下推出的纯电动汽车,通过先进的替代燃料和零排放动力系统技术实现碳中性。bZ4X概念组合涵盖了电池动力、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替代动力系统。目前,丰田在全球提供55款电动车型,并计划到2025年扩大到70款,配备15款专用BEVs,其中7款属于bZ品牌(bZ的意思是“beyond zero”)。丰田计划在日本和中国生产丰田bZ4X,并计划在2022年年中开始在全球销售该车型。3、4月24日起淄博市164路公交车更换为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4月24日起,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将对桓台公交站至淄博北站的164路目前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更换为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近期,随着山东省被定为全国首个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示范省份的落地,淄博市也因此成为省内四个氢能源示范区之一。受此影响,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桓台分公司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快速调集部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决定自2021年4月24日起,对桓台公交站至淄博北站的164路目前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更换为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车辆更换后,车辆载客人数限制和乘客乘车舒适度都将得到改善。而由于新型氢燃料公交车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零排放等特点,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后,必将成为贯穿桓台城区与高铁新城之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4、无锡首条!“氢”装上阵!4月20日上午,打造无锡市新吴零碳绿氢示范区暨加氢站启动及氢能源公交开通仪式在硕放街道举行。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加氢站项目是全市首个加氢站项目,用地面积为4202㎡,建筑面积为246.04㎡。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日供氢设计能力为500公斤/天,可满足20-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加注需求。二期预留压缩机一台,储氢瓶组1组,供氢规模为1000公斤/天。本次投运的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长12米,是中通全新开发的第四代氢燃料客车,加氢时间仅需1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虽外观上与传统公交车差别不大,但无论是刹车还是加油门,氢能源公交车的噪音都要比传统公交车小,舒适度比传统公交车更高,乘车者体验感更好,驾驶者的操控感也更棒。这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于今日正式投入760(空港-火车站)线路示范运营,成为全市首条“氢”便公交线路。5、广汽集团:今年计划投放10台燃料电池车近日,广汽集团宣布,广汽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混动化占比超20%;自主品牌全面实现电气化,新能源汽车占比超36%,强混占比超15%。面向2035年,力争全面实现电气化转型,实现汽车产销500万辆,其中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各占50%。今年,广汽集团还计划投放10台燃料电池车,通过如祺出行,率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网约车 FCV”示范运行。6、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了清洁生产氢燃料的方法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清洁生产氢燃料的方法。氢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因为其消耗仅排放清洁的水蒸气,但其生产过程消耗大量能量,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污染物。通过用酶加氢酶分解水,我们可以清洁而有效地产生氢。但是,使用该酶的局限性在于它可以在氧气存在下立即被中和。在一项由TAU领导并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为酶创造无氧环境的简单方法。该团队使用一种常见的生物物质创建了水凝胶(水基凝胶)。这种物质是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被称为构成水凝胶的纳米纤维的基础。研究小组将酶放入含有结构单元的溶液中,然后迅速将它们自己排列,产生了一种水凝胶,在其中编织了酶。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受保护的酶在水中可以存活数小时。该发现还可以支持许多其他需要保护对氧气敏感的材料的应用,例如保护汽车冷却系统免受锈蚀,运输氧气,保留新鲜度的食品包装等等。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 ...
    4月21日丨厚普股份签150亿元大单,投建氢能产业集群项目;国富氢能承建,山东淄博首座气氢电混合站正式运行

    4月21日丨厚普股份签150亿元大单,投建氢能产业集群项目;国富氢能承建,山东淄博首座气氢电混合站正式运行

    氢云链2021-4-21 09:02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厚普股份签150亿元大单,投建氢能产业集群项目4月20日晚间,厚普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4月20日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项目名称为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项目,项目拟投资150亿元。根据公告,项目投资规模及建设内容分三大类,一是建设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约100亿元;二是建设厚普国际氢能CBD项目计划投资约50亿元;三是合作双方共同推进氢能示范项目的建设。厚普表示,以国际氢能产业集群项目为依托,结合新都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借助公司“产、学、研”平台及航空装备制造优势,推进氢能装备制造项目及氢能应用示范项目的建设。据悉,厚普股份主营天然气、氢能加气。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4.78亿元,同比下降11.87%;净亏损1.68亿元,同比减少905.35%;营业总成本5.78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销售费用9168万元,同比增长31.57%;毛利率24.85%,同比减少5.61%;存货4.25亿元,同比增加66.99%,占总资产22.2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858万元。2、国富氢能承建,山东淄博首座气氢电混合站正式运行近日,由淄博华本燃气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闫家气氢电混合站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工作,标志着淄博首座加气加氢充电合建站正式投入运行。据悉,此座气氢电混合站,属于淄博市建设的第四座加氢站,采用美国PDC隔膜式压缩机,由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与淄博新区公交枢纽加氢站(1000kg/12h,国富氢能)、桓台加氢站(500kg/12h、AP)和淄博能源集团诚挚加氢站(300kg/12h、林德)遥相呼应,共同为淄博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服务。据了解,闫家加氢站项目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牛山路西97号,该加氢站项目工程是在已建CNG管道供气常规加气站和充电桩站上增设的加氢项目,属于二级站。该加氢站于2021年正式开工建设,3月15日设备正式进场安装,国富氢能于2021年4月18日完成了该加氢站的整站设备供货、安装、调试、整站验收及专家评审工作。 据悉,此座加氢站设计能力1000kg/12h,是淄博第二座固定式商业化加氢站,该站主要设备包括氢气压缩机组2套、高压储氢瓶组1套、卸氢柱、水冷机组、加氢机2套、消防系统、站控及安防系统等。3、利好氢能初创企业!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会透露好消息!4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4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孟玮透露:“未来将重点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由此可见,氢能和储能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于很多初入氢能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首先从资金上,国家可能会通过拨付专项资金或其他方式为在氢能领域有一定创新能力,但依然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帮扶。资金到位的同时,国家作为孵化氢能初创企业的引领者,必然会给相应的企业寻找合适的市场资源进行对接,促进其技术成果向商业化、市场化角度转化。这对于技术领先的氢能初创企业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比起资金支持,这种政策上的引领和支持更为重要。目前氢能产业存在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制氢成本有多高,关键的是储氢和运氢成本高企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有待完善,而国家发改委此次发布会传递出的信号表明,相应的氢能企业应该尽早发力,针对行业痛点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候选企业中脱颖而出。4、科赫公司签署了路易斯安那州的绿色氢气项目该项目预计将产生相当于电解法生产的1000 MW绿氢,是多年能源投资92亿美元的一部分。Koch Engineered Solutions表示,其两家公司,Optimized Process Designs和Koch Project Solutions,将与Fidelis Infrastructure合作,在路易斯安那州开发GrönFuels可再生能源综合体。这项耗资92亿美元的多年计划将生产绿色氢,可再生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生物塑料原料。该项目还包括生物碳捕获和封存。预计该项目将产生相当于电解产生的1,000 MW绿氢,并通过使用生物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实现净负CO2碳足迹的途径。该项目将在密西西比河上巴吞鲁日(Baton Rouge)深水港租用的场地上分9年分期建设。第一阶段将涉及超过12.5亿美元的资本投资,每天将生产多达60,000桶低碳可再生柴油。一旦在2030年完工,该基地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燃料综合体之一,并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州经济发展官员于2020年3月开始与Fidelis进行有关GrönFuels项目的正式项目讨论。该州提供了一项激励计划,其中包括高达1500万美元的基于绩效的拨款,为期六年,每年最高250万美元,用于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预计该公司还将使用该州的“优质工作和工业免税计划”。5、印度将举行绿色氢拍卖以遏制温室气体排放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印度计划举行绿色氢拍卖,作为遏制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政府计划使用2,000兆瓦(MW)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能力来生产氢气。除工业用途外,氢技术还可用于存储电力并可能用于驾驶车辆。正在制定计划,强制要求化肥和石油精炼厂等用户行业从国内绿色氢源购买其氢需求的10%。该国目前每年消耗约5-6百万吨氢。联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目前正在组织“国家氢能源任务”,以在该国建立氢价值链并降低氢生产成本。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可以通过电解产生绿色氢,在该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被放入水中以产生氢和氧。但是,鉴于当前的高成本和缺乏基础设施的支持,专家们认为,政府必须克服许多挑战,才能为这种新型能源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强制性购买绿色氢对于用户行业而言可能不可行且成本低廉。目前进口的氨水每吨成本约为327美元,而用绿色氢气生产的氨气对化肥厂的成本约为每吨600美元。预计即将发布的氢任务文件将使政府明确制定长期生产绿色氢的目标,优先部门以及财政和非财政支持。这也将有助于了解绿色氢输出需要多少可再生能源容量。国有发电机NTPC已与西门子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从 ...
    强强联合!重塑股份牵手舍弗勒集团 加速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

    强强联合!重塑股份牵手舍弗勒集团 加速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攻关

    氢云链2021-4-20 15:18
    2021年4月19日上海国际汽车展期间,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股份”)与全球性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协议将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助力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更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现场,重塑股份董事长、总裁林琦与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科技事业部总裁杨汉兵先生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先生、舍弗勒集团电驱动事业部总裁约亨·施罗德博士通过在线的形式,与舍弗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博士及双方企业高层代表出席仪式共同见证。随着世界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全球能源结构正加速向低碳绿色转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加速能源转型,引领绿色经济腾飞的重要抓手。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目前,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已成为氢能初期应用的主要市场,并迎来以重型商用车为引领的示范应用阶段。要实现燃料电池重卡的规模化发展,关键路径之一是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效率、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满足重型商用车应用的复杂工况、严苛环境、高强度运营的使用场景需求。过去5年,重塑股份在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工程实践,以及全球范围商业化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面向重型商用车市场需求的PRISMA镜星系列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依托舍弗勒在全球汽车和工业领域的优势,和在材料技术、成型技术和表面处理等方面拥有的核心专长,双方的合作将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速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为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提供更多成功案例。谈及此次合作,林琦表示:“重塑股份与舍弗勒达成氢能领域的重要合作彰显了双方基于创新驱动、低碳为本的共同承诺。我们期待与舍弗勒共同为优化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而努力,助力推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杨汉兵先生表示,“舍弗勒看好氢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尤其在汽车行业面临转型升级之际,氢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舍弗勒将加快在氢能行业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赢,一同推动氢能技术产业化发展,通过成为客户的首选技术合作伙伴,助力客户成功!“关于重塑股份重塑股份设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燃料电池工程应用开发服务,致力于“成为技术卓越的全球化燃料电池企业,把氢能和燃料电池带入人类生活,创造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截至2021年第1季度,公司已与包括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三菱扶桑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了深入的合作,结合产品实际应用场景开发多款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公司的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地区覆盖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北,以及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全球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6,000万公里。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车用领域之外的商用场景,并已在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展开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开发。关于舍弗勒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70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低碳驱动、电驱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0年销售额约为126亿欧元,目前约有83,3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0年注册逾1,90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二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重塑股份,氢云链编辑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4月20日丨壳牌领头,三家企业共同开发英国规模最大、最成熟的氢气项目;德国需要进口绿氢,拟将LNG接收站项目改为氢气进口码头

    4月20日丨壳牌领头,三家企业共同开发英国规模最大、最成熟的氢气项目;德国需要进口绿氢,拟将LNG接收站项目改为氢气进口码头

    氢云链2021-4-20 09:22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壳牌领头,三家企业共同开发英国规模最大、最成熟的氢气项目据了解,壳牌将与Harbour Energy和Storegga Geotechnologies合作,这三家公司将形成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英国规模最大、最成熟的碳捕捉和储存(CCS)及氢气项目。这项名为Acorn碳捕捉和储存及氢气项目位于苏格兰东北部的圣弗格斯天然气码头。该项目预计在2030年实现每年500万吨二氧化碳的存储量,达到英国政府减排目标的一半。该项目由Storegga的子公司Pale Blue Dot牵头,Harbour和Shell提供了项目资金,但具体金额并未对外透露。壳牌希望在2035年前每年增加2500吨的碳捕捉和存储量。这家油气巨头在澳大利亚和挪威都在开发大型项目,并在加拿大拥有一个已经在运营的工厂,每年可以捕捉100万吨的二氧化碳。2、德国需要进口绿氢,拟将LNG接收站项目改为氢气进口码头德国能源公司Uniper计划在德国北海港口城市威廉沙文(Wilhelmshaven)建造成气候友好型氢气中心,包括一个绿氢进口码头和一个生产绿色氢气的410兆瓦电解槽。电解槽加上进口终端将能够供应约295,000公吨氢气,相当于2030年整个德国需求量的10%。德国目前正与世界上几个国家合作,争取它们成为向德国提供大量绿色氢气的可能供应商,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Uniper公司认为,根据各国的氢气进口需求和出口机会,在本世纪后半叶启用新氢气码头是可能的。该公司还与合作伙伴合作研究在一个现有发电厂的厂址上建造一个上游氢电解直接还原厂,其目标是利用风力发电产生的氢气生产大约200万公吨的“绿色”粗铁。Uniper Hydrogen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维特菲尔德(Axel Wietfeld)表示:“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氢能发挥关键作用的一个行业是钢铁生产。目前,每生产一公吨粗钢,就会释放大约一公吨的二氧化碳。氢气是这个行业脱碳的唯一现实选择。”3、安阳首届氢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开幕安阳首届氢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安阳迎宾馆开幕。来自全国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翘楚齐聚古都安阳,研讨氢能源综合利用,探索碳减排措施,寻求碳中和路径,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氢能源发展,河南有明确目标、有具体政策、有超前布局,去年相继制订出台了《河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河南省示范城市群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氢能产业已成为全省“十四五”规划中最新兴的产业。安阳纳入河南省“1+5”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正在着力把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壮大,以加氢站建设、示范应用、项目引进为切口,大力培育“氢制造”;正在聚焦示范应用、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幕式后举行了系列合作签约仪式。在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安阳市政府与东方电气签订氢燃料技术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利源集团签订加氢乙醇清洁燃料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东方电气与利源集团签订加氢输氢燃料电池及氢能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昊华集团西南化工研究院与利源集团签订燃料电池高纯氢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4、氢气作为能源供应已通过Gas Networks Ireland进行测试爱尔兰与欧洲的一些国家一样,包括英国,荷兰和德国,都面临着天然气产量下降的前景,并且有必要在2050年之前引入零碳能源解决方案。该国的国有天然气生产商和分销商爱尔兰燃气网正在开拓努力用绿色氢气替代天然气。目前,爱尔兰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来自西北海岸外的Corrib气田260MMscf / d(每天百万标准立方英尺)。目前的估计表明,爱尔兰的天然气生产将在该十年中期消失。爱尔兰的国内天然气生产目前可以满足当地发电站的需求。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天然气进口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电力价格上涨。因此,爱尔兰燃气网络公司的目标是用绿色氢气替代爱尔兰天然气产量的下降。这种绿色氢的大部分预计将由国内的氢工厂生产,并由该国不断扩大的陆上和海上风电场以及陆基和浮动太阳能公园提供动力。向绿色氢的转换将延长该国管道分配网络的寿命,并帮助爱尔兰在2050年之前实现其绿色目标。5、电解制氢:海上风电的未来Tractebel Overdick和Tractebel Engineering开发了一种动力-天然气海上平台概念。该平台概念将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与绿色氢气的产生结合在一起。代替将由风力涡轮机产生的电力运输到岸上,氢气是通过现场电解产生的,而绿色氢气则通过管道输送到岸上,准备用于许多潜在的应用中,包括交通运输和其他难以缓解的行业,例如家庭供暖和重工业行业,例如水泥和钢铁制造业。将海上风力发电转换为氢气的主要好处是,氢气是一种灵活的能源“存储”方式。在电源超过需求的情况下这很有价值,因为通常为了不使电网过载,只能弃用过剩的电能。该技术通过校正功率输出的季节性或每日波动来确保能源安全,并且还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
    2021上海车展:红旗、上汽、格罗夫、博世和雄韬氢雄闪亮登场

    2021上海车展:红旗、上汽、格罗夫、博世和雄韬氢雄闪亮登场

    氢云链2021-4-19 18:46
    2021年4月19日,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1上海车展)将于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精彩亮相。图1 上海车展海报2021年疫情方面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除,估计受示范申请政策等因素影响,在后疫情时代,国内氢能汽车销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品。部分车企没有展出氢燃料电池整车,如长城、东风,Mirai二代没有露面。尽管如此,上海车展上的氢能汽车产业链仍然不缺亮点,新面孔出现也让人感受到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氢云链今天给大家盘一下,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又有哪些氢燃料电池汽车亮相呢?1、格罗夫本次上海车展亮点之一是国产品牌格罗夫商用车正式发布。来自武汉黄冈市的格罗夫一向是以氢能乘用车定位,这次成功推出的两款炫酷的商用车型:一款氢能城市物流车、一款氢能重卡,物流车天玑,重卡叫天枢。代表格罗夫正在跟随国家政策鼓励方向和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战略,也暗示着未来格罗夫将奉行“商乘并举”发展路线雏形。2、东风(燃料电池系统)东风这次展出的不是整车,而是几款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从展会现场资料上看,东风这款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适用于商用车和乘用车,具体性能未知。3、上汽上汽euniq 7是本次车展另一个大亮点。euniq 7是一款有三排座椅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第二排腿部空间1295mm,最大输出功率92kw。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EUNIQ 7是基于上汽大通MAXUS G20打造的一款车型,定位于中大型MPV市场。采用130kW燃料电池,具有百公里氢耗1.18kg、3-5分钟安全加氢特征,可加注6.4kg氢气,NEDC续航里程可达605km。动力电池容量为13kWh,纯电续航大约30-40km。在造型方面,EUNIQ 7沿袭了G20的设计风格,除了双色车身比较显眼外,夸张的中网和保险杠也是不同之处,中网面积扩大,内部横向辐条更变换了造型,同时使用了更大面积的镀铬。传统雾灯区的“扰流”设计显得更加直接、严肃。实际驾驶起来,EUNIQ 7与纯电动车无异,动力平顺且无延迟,低速时加速体验比2.0T版本优秀很多,NVH表现非常出色。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和最高车速分别为10.9秒和160km/h,同样十分具有BEV特色。4、红旗本次红旗展出的是一款氢内燃机。红旗氢能发动机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一起双擎联动,构成中国一汽氢能战略的两大产品平台。另外一款燃料电池发动机,一辆红旗h5燃料电池汽车,这次没展出。氢云链获悉,由一汽生产的红旗CAPE7-050K/170/338-1型燃料电池发动机,已经顺利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获得强制性认证。这标志着红旗燃料电池向商品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先后经功能测试、气密性测试、质量测试、额定功率测试和高低温储存等严格检验,所有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获得由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通过的强制性检验报告。5、丰田汽车略有遗憾的是,丰田刚刚发布的Mirai二代没有出现上海车展。此次展出的是一款豪华中巴柯斯达,车型俗称“考斯特”,从一汽丰田官方网获悉,厂家对氢燃料电池版车型的外观进行了部分调整,为其设计了全新的车头灯组造型,在视觉上增强了整车的科技感,车身侧面的“H2氢动力”拉花及车尾“FUELCELL”标识,整体感觉动力感、科技感增强。丰田汽车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赞助商,从广告宣传资料看,丰田将以柯斯达氢擎、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产品,为2022北京冬奥会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汽车、交通服务和出行解决方案”6、现代NEXO2021上海车展,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属于必看品牌,Nexo实现零污染排放、5分钟快速加氢和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 该车是现代汽车在途胜ix燃料电池基础上,通过专用平台打造了全新一代Nexo燃料电池汽车。现代Nexo的动力来自于120kW和395N·m的电动机,它带来0-100 km/h的加速时间为9.2秒,纯电最高时速为179km/h。 动力输出方面,现代Nexo燃料电池的电堆体积功率密度和丰田、本田的基本持平,不过电机功率燃料电池功率达到135kW。据报道,现代汽车计划到2022年全球市场销售1万辆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在中国市场也将会在商用车领域推广现代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现代汽车集团预计在2030年前将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年产能至70万套,并将其中的50万套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车中,大幅提高其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从Nexo内饰来看,继承了现代的简洁、智能化大屏等特征,看起来舒适大方。从Nexo在全球销量超过万台业绩来看,Nexo正在经历市场检验过程,而走进中国市场的决心也从未改变。7、博世博世的燃料电池系统引起氢云链关注,据博世现场技术人员透露这款参展电堆属于博世完全自主研发产品,该电堆功率为82kw,发动机输出大概是70千瓦,在耐久度和制作精度上在行业都是业内领先水平。8、雄韬氢雄雄韬氢雄展出的一款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也让人惊艳。改产品具有功率覆盖面广(52-130kw)、环境适应强(-30度---60度)、模块化设计、防护等级高(防护等级IP67)等特征。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团队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 ... ... ... ... ... ... ... ...
    4月19日丨2021上海车展:现代氢能源Nexo亮相 排气出水的汽车;宝丰能源:拟投资10亿元设立子公司 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

    4月19日丨2021上海车展:现代氢能源Nexo亮相 排气出水的汽车;宝丰能源:拟投资10亿元设立子公司 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

    氢云链2021-4-19 10:33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2021上海车展:现代氢能源Nexo亮相 排气出水的汽车4月19日上海车展,现代展台带来了最新一代的氢能源电池车Nexo。现代汽车公司早在1998年就着手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2000年推出首款圣达菲FCV,2004年推出途胜FCV。2018年,现代汽车在途胜ix燃料电池基础上,通过专用平台打造了全新一代Nexo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有一个屏幕可以显示氢气罐和燃料电池的状态,以及详细的环保驾驶数据。Nexo共有两种动力来源,一个发动机前方的燃料电池(100kW),另一个座舱下方的高压电池(20kW)。这个橙色的圆柱体就是Nexo的“油箱”——储氢罐,Nexo具备三个储氢罐,总共可以储存6.3kg的高压气态氢,而这些氢气足以让Nexo奔跑866km(NEDC工况),并且五分钟之内就可以将氢气补充完毕。至于安全性的问题,其储氢罐采用碳纤维制造,其强度较钢铁材质高10被,可承受高压状态;采用缓冲碰撞力的装置以及长时间承受火焰的特殊涂覆技术,还经过诸多严苛安全测试和12000此的875bar加氢测试,所以它足够强悍。2、宝丰能源:拟投资10亿元设立子公司 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宝丰能源(600989)4月18日晚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0亿元在宁夏宁东设立全资子公司,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用于化工生产,实现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公司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公司拟成立绿氢生产子公司,在光伏制氢领域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及项目建设,通过用绿氢绿氧直供化工装置生产的新模式,以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推动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提高转化率,降低能耗,切实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于2019年启动了200MW光伏发电及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目前已部分建成并已投入生产。建成后,项目将年产氢气1.6亿标方/年,副产氧气0.8亿标方/年。该项目采用“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取绿氢绿氧直供煤化工”的新模式,将所产氢气、氧气直接送入化工装置,实现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开辟了一条经济可行的实现碳减排的科学路径。公司计划通过20年时间,实现以新能源制取的绿氢替代原料煤制氢,以新能源制取的绿氧替代燃料煤制氧,使公司不受煤炭资源的制约,并能保持成本稳定性;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环境容量不受限制。3、首款氢能源二轮电动车来了近日,九号电动车在今年北方国际电动车展会上推出首款氢电混合的二轮电动车。整车的造型具有很强科幻感,前灯采用三折一线横向贯穿式设计,使其具备极强科技感的同时又不失运动气息,纵向贯穿式设计的尾灯,座椅则采用悬浮式设计。这款车使用了氢电混合的系统,主要的能源是氢,全车配备3个氢气燃料罐,采用电机驱动方式骑行。最高时速可达150km/h,最大功率60kw,从0加速到100km/h用时不到4秒。预计续航达到300-400公里。未来氢能源提取和存储技术成熟以后,只需要换一罐氢气就可以增加续航,远比加油和充电都要换得多。并且不需要燃烧化石燃料非常安全!4、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和欧洲交通与环境机构(T&E)联名向欧盟呼吁到2030年为氢能重卡打造1000座加氢站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布鲁塞尔-卡车生产商和环保主义者准备联手推动到2025年在欧盟各地打造1.1万个充电桩,到2030年增加至4.2万个。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和欧洲交通与环境机构昨日在一封联名信中向欧盟委员会发出了以上呼吁。该协会说,考虑到欧洲目前投入运营的氢能重卡加氢站数量接近为零,制定的这个目标还是很雄心勃勃的-但对欧盟实现European Green Deal目标来说是必要的。不仅如此,到2025年,应当打造不少于适用于氢能重卡加氢站300座,到2030年增加至约1000座。修订后的AFID应当设定目标,在高速公路沿线的卡车停车场部署功率较低的夜间公共充电桩,到2030年至少要打造4万个夜间充电桩。5、德国能源巨头RWE将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氢气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Hydrogen Utility Pty Ltd和RWE Supply&Trading已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发展德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氢贸易。他们共同致力于将澳大利亚生产的绿色氢气带到欧洲。这符合HySupply的目标,HySupply是德国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德国工业联合会于2020年12月开始的为期24个月的德澳可行性研究。RWE Supply&Trading和H2U凭借其专业知识为此做出了贡献。6、下一代将利用太阳能生产绿色氢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下一代能源将利用其主要子公司佛罗里达电力和照明公司(FPL)的太阳能,通过一个20兆瓦的电解系统生产绿色氢。氢气将被用来替代佛罗里达州FPL奥凯乔比清洁能源中心燃烧的部分天然气。与由化石燃料来源产生的蓝色氢不同,绿色氢由非化石来源制成。NextEra首席财务官丽贝卡·库贾瓦(Rebecca Kujawa)表示,这项耗资6500万美元的Okeechobee试点项目将“利用原本会被削减的太阳能”生产绿色氢气,以替代部分天然气。去年,NeXtera曾短暂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能源公司。氢气像天然气一样燃烧,没有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通过电分离水分子来产生。根据行业专家的说法,在需求疲软的时候产生的剩余可再生电力可以驱动电解机器制造氢气。我们的目标是拥有一个无碳能源储备,可以在需求最强劲的时候调度。 ... ...
    氢云周报:“十四五”期间13省布局氢能;山东省发布20个氢能重大示范项目;格罗夫将于上海车展发布全新品牌与产品

    氢云周报:“十四五”期间13省布局氢能;山东省发布20个氢能重大示范项目;格罗夫将于上海车展发布全新品牌与产品

    氢云链2021-4-17 13:14
    《氢云周报》为大家整理国内、外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最新行业动态。包含政策、行业投资、市场行情等板块,每周更新一期;同时重磅推出氢云链数据库服务,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产业情况、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各国氢能政策与风向,掌握各地与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01氢云原创头条一周回顾1、氢能汽车逆流而上!二代Mirai能否终结NEXO销量飙升的噩梦?12月9日,丰田正式发布了第二代Mirai燃料电池汽车,经过对燃料电池堆和系统的重新设计开发,新车续航里程提高了30%。从氢云链数据库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丰田Mirai的销售相比NEXO更为强劲!2021年1月-3月,丰田Mirai累计销售1810辆,而NEXO为880,美国依旧是Mirai主要销售地。可以看到,1季度丰田Mirai销量两倍于现代NEXO,但从保有量上看,氢能乘用车销量第一宝座暂时仍然属于NEXO。而第二代Mirai燃料电池汽车被丰田寄予厚望,二代Mirai或将作为丰田对抗NEXO销量飙升的阻击利器!2、“十四五”期间13省布局氢能!谁能“补齐”国内加氢站网络少、用氢成本贵短板?中国石化成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究竟对氢能产业发展有何深意?2021年是中国氢能产业行动之年,也是“理想变为现实”之年,中国石化的1000加氢站是战略、也是态度,更是氢能产业发展基石任务。或者说,1000座加氢站只是中国氢能产业的起步的一个号角之声。“十四五”中有13个节点将形成区域产业圈,13个节点一旦形成全国网络,当下加氢站网络少、终端用户用氢成本贵将逐步得到缓解。氢能产业跟当年国家建设特高压项目一样不断遭到很多人反对,但青山遮不住,历史不会因为王传福、马斯克、大众CEO迪斯等多位大佬联手“封杀”氢能汽车而停下脚步。3、双碳技术、电堆、70MPa级和低压固态储氢项目申请!四川面向全省征集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需求发布双碳”助力氢能产业大发展!2021年我国氢能发展呈现新一轮热潮,四川省作为氢能产业西部区的代表,是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燃料电池电堆研发的重要地区。目前成都、重庆等1+10个城市已经准备共同申报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同时,阿坝州已被四川省纳入以成都为牵头城市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申报城市群。氢云链整理发现,在本次征集的14个重点产业中,涉及氢能产业的包括以下5类:氢燃料电池设计制造、高性能燃料电池商用车、70MPa级氢能基础设施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碳达峰碳中和重点技术装备和低压固态储/运氢技术用电安全及其事故防治技术4、陕汽首次申报成亮点!重塑、亿华通和潍柴一个不少!工信部343批公示发布这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产品公示中,包含了燃料电池产品共10户企业14个型号。特点是以城市客车为主,牵引车、自卸车、客车底盘和载货车底盘为辅。这次新产品亮点为:1、超大功率(据工信部公开数据算,功率统计方式不明)。最小功率为蜀都牌客车140KW;最大为陕汽牌牵引车360KW、南京开沃牌卸货汽车底盘360KW,平均198KW。2、此次以客车为主。分别为9款客车(客车1+城市客车6+低入口城市客车2)、重卡3款、客车底盘1款、载货汽车底盘1款。3、“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参与燃料电池类产品申报。5、冷思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认识与建议近年来,氢能在全球开始升温,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氢能发展战略,其中2016年以来的中国氢能热尤为引人关注。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放缓,但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国各级政府当年发布的氢能产业政策仍达62个。中国的氢能热受到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以及可再生电力成本快速下降的鼓舞,主要由应用侧推动和地方政府推动,被视作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热潮之中有需要冷静思考和解决的若干问题。只有系统、客观地认识氢能热以及氢能本身的角色和价值,才能回答好氢能产业应如何发展的问题。02国内、外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动态1、重大项目48个,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 辽宁省加速布局助力氢能产业发展本周公布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辽宁省规划了重大清洁能源项目48个(类),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涵盖风电、光伏、核电、抽水蓄能、天然气、氢能和清洁取暖等领域。目前,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都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到2025年辽宁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为全省力争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基础2、日本松下研制出纯氢型燃料电池设备,额定发电效率48%本周日本松下电器继家庭用燃料电池 ENE-FARM 之后又一次开发了大型公共设施使用的“纯氢型燃料电池”设备。据称,此次验证的“纯氢型燃料电池”设备设备体积较小,重量仅有 52kg,输出功率可达 700 瓦,额定发电效率 48%。氢云链了解到,这种燃料电池采用氢气瓶供氢,20 瓶氢气可以为中心提供 1 个月左右用电量。3、搭载康明斯燃料电池驱动的氢动力飞机完成测试飞行本周世界上第一架由康明斯燃料电池驱动的氢动力飞机已经成功完成了30次2小时的测试飞行,为低排放航空的未来提供了光明的前景。通过与世界领先的科学,行业和监管专业人员的合作,更绿色的航空旅行是我们所能及的。氢能要广泛用于航空领域还需要时间和进一步的创新,但此次成功试飞表明氢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的希望和机会。发生这种情况时,康明斯将在飞机起飞时为它提供动力。4、驶入氢能时代格罗夫将于上海车展发布全新品牌与产品作为中国氢能汽车自主研发的领先企业,格罗夫2018年即投建了华中地区首个工业氯碱尾气提纯制氢工厂,运营了武汉市首座撬装式加氢站,并为2019年军运会提供氢能公交摆渡车辆。格罗夫华中区域制造基地选址湖北黄冈,于2020年5月落户,先期在过渡厂房开工,现已建成年产2000辆氢能专用车生产线,首批氢能环卫车和物流车将于2021年2季度交付用户。在山西长治,格罗夫也已布局氢能重卡产业园,该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为山西省十四五期间重点招商工程。未来,格罗夫将在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等国家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持续布局,进一步完善氢能汽车全产业链。5、12月底前投运 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系统落地浙江大陈岛“大陈岛‘绿氢’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土地租赁协议于3月31日成功签订,随后专家团队开展入场勘探,加快推进总坪布 ...
    双碳技术、电堆、70MPa级​和低压固态储氢项目申请!四川面向全省征集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需求发布

    双碳技术、电堆、70MPa级​和低压固态储氢项目申请!四川面向全省征集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需求发布

    氢云链2021-4-16 12:03
    “双碳”助力氢能产业大发展!2021年我国氢能发展呈现新一轮热潮,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加速了氢能产业化进程。四川省作为氢能产业西部区的代表,是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燃料电池电堆研发的重要地区。目前成都、重庆等1+10个城市已经准备共同申报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同时,阿坝州已被四川省纳入以成都为牵头城市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申报城市群。氢云链获悉,4月13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也对外发布了关于《征集2022年度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需求》的通知,并开始面向全省进行为期13天的征集。据悉,本次研发项目需求征集,将围绕四川省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航空与燃机、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新材料、清洁能源、绿色化工、节能环保、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方向)等14个重点产业和协同创新领域,产业领域重点面向科技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方向开展征集,其他技术方向暂不征集。氢云链整理发现,在本次征集的14个重点产业中,涉及氢能产业的共有5类:氢燃料电池设计制造;高性能燃料电池商用车;70MPa级氢能基础设施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碳达峰碳中和重点技术装备低压固态储/运氢技术用电安全及其事故防治技术申请要求:需求企业应是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经济100强、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项目需求紧密围绕全省军民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技术、重点方向、重点领域,以科技军民自主创新为核心,着力形成一批面向军民协同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重点侧重前沿性、颠覆性军事应用技术方向,同时在民用领域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类项目,按电子信息等5大优势产业领域填报。为了让企业更好了解需求征集要求,氢云链现将需求征集要求整理如下:1、各市(州)科技局重点围绕厅市(州)会商和全省科技工作重点任务提项目建议,同一个承担单位推荐1项,由各市(州)科技局进行汇总后上报。2、扩权县需求报所辖市(州)科技管理部门进行汇总上报。3、各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围绕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支撑提出推荐项目,同一个承担单位推荐1项,并进行汇总。4、各个中央驻川单位可直接向科技厅推荐项目需求,每家单位推荐项目需求不超过5项。5、不受理单位或企业(中央驻川单位除外)直接提交的项目需求,请按归属地提交推荐单位或各市(州)科技部门汇总上报。6、推荐单位为科技厅的高校院所可以直接上报,且每个单位上报需求不超过5项。7、请如实填报项目需求相关信息,不得虚填虚报。本次需求征集暂不受理涉密项目需求!提交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6日17:00。以下为拟征求需求技术方向通知原文:如果需要原文,请点击以下链接获取:http://kjt.sc.gov.cn/kjt/gstz/2021/4/13/150f3cbcbe3344bdadc5cede837cc735.shtml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氢云链编辑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4月16日丨襄阳氢能源公交上路;中国石化在海南首座加氢站项目投入试运营

    4月16日丨襄阳氢能源公交上路;中国石化在海南首座加氢站项目投入试运营

    氢云链2021-4-16 09:56
    「热点新闻」是氢云链旗下的全新栏目,主要包含国内外上针对氢能、燃料电池等内容方面最新新闻信息,地方政策,技术革新等,每天一期。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氢能发展的最新动态。1、4月16日起 襄阳氢能源公交上路氢云链从襄阳政府网获悉,为支持新能源发展、方便市民出行,4月16日起,10台氢能源公交车将在我市601路公交线路上运营。与以往公交车相比,此次计划在601路运营的氢能源公交车以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转换为电能驱动公交车行驶,实现了零排放,具有无污染、零排放、低噪音、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该车增加了很多“黑科技”,在安全性、舒适度和功能上有较大提升。整车安装有客流仪、驾驶行为分析仪,增加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可实现夏季动力电池散热降温,提高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在安全方面,安装有驾驶行为干预系统防疲劳装置、一键破玻和一键灭火装置,遇到紧急情况可迅速响应,胎压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轮胎健康状况,为车辆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皮质软垫座位让市民乘坐更舒适。2、搭载康明斯燃料电池驱动的氢动力飞机完成测试飞行随着新的氢空气应用的发展,氢动力航空业已证明是触手可及的,而康明斯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去年12月,世界上第一架由康明斯燃料电池驱动的氢动力飞机在德国斯图加特机场揭幕。这款名为DLR-HY4的四座飞机已经成功完成了30次2小时的测试飞行,为低排放航空的未来提供了光明的前景。HY4是朝着采用环保航空迈出的重要一步,因为可以使用燃料电池可持续地制造和储存氢。这是康明斯全力以赴,以世界上最丰富的元素为动力,创造更绿色的未来的最新进展。将HY4的成功添加到康明斯产品组合中,进一步证明了在各种应用中使用氢气的可行性。通过与世界领先的科学,行业和监管专业人员的合作,该项目旨在确定冗余推进架构与氢燃料电池的可行性和相互作用。该系统在储氢,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分配和电动机方面具有冗余性。氢能要广泛用于航空领域还需要时间和进一步的创新,但HY4的成功试飞表明氢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的希望和机会。发生这种情况时,康明斯将在飞机起飞时为它提供动力。3、威奥股份: 加强自主创新 布局能源转型近日,氢云链获悉,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奥股份”)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2020年12月,通过自有资金3000万元成功收购青岛金丰元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47.62%的财产份额,并通过青岛金丰元间接投资氢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氢阳新能源”),威奥股份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勇于布局能源转型,开启了氢能利用的新篇章,有望实现利用液氢技术布局新能源的新突破。通过间接战略投资的氢阳新能源,主要攻克了氢气在常温常态下液态存储和运输难题。具体通过其开发的常温常压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LOHC),将特定的有机不饱和化合物(储油)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可逆化学反应生成烷烃类化合物(氢油)来实现氢的储存和释放。储油和氢油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类似于石油和汽油,能够十分方便地实现储存和运输,有效解决了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问题,且储油可重复利用。  4、山西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布局制、储、加、运、输、用氢全产业链发展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加快推进新技术推广示范。瞄准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拓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大数据、氢能、先进能源等技术创新试点示范。打造国家级优势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壮大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优化冶炼—铸造—机加—零部件产业链条,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构建智能网联创新体系。围绕电动、甲醇、燃气三大方向,加大对汽车配套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网联化产品研发力度,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和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发挥焦炉煤气制氢等工艺技术低成本优势,有序布局制、储、加、运、输、用氢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建设晋能控股(潞安)化工新材料 R — GAS 下游制氢、山西美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氢燃料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雄韬氢能大同产业园等项目。5、印度将在未来5-7年花费2亿美元推广氢的使用近日,氢云链从海外媒体获悉,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高级官员因杜·谢哈尔·查图维迪(Indu Shekhar Chaturvedi)周四在一次虚拟行业活动中表示,印度将在未来5至7年内花费2亿美元推广氢的使用。 印度石油部长塔伦·卡普尔(Tarun Kapoor)也在氢经济-新德里对话活动上表示,印度已要求其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本财年结束前建立七个氢试点工厂。 世界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都押注于清洁氢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中发挥主导作用,尽管其未来的用途和成本仍不确定。 石油部长达曼德拉·普拉丹在网上会议上说,政府计划扩大混合有压缩天然气的氢气作为运输燃料的使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氢云链编辑整理,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 ...
    4月15日丨尼古拉,依维柯和OGE签署初步氢分配协议;凯豪达氢能源中标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白城风电项目储能制氢示范工程

    4月15日丨尼古拉,依维柯和OGE签署初步氢分配协议;凯豪达氢能源中标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白城风电项目储能制氢示范工程

    氢云链2021-4-15 10:32
    ,电动半卡车开发商Nikola Corp.已与商用车制造商IVECO和天然气分销商OGE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在欧洲建立氢气管道和加油站系统,为大型燃料电池钻机提供动力。尼古拉将在OGE的氢气输送系统的支持下,领导在关键地点为所有生产商的FCEV车辆安装氢气燃料的地点。OGE在德国拥有并运营着12,0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网络。尼古拉和依维柯是意大利美国汽车制造商CNH IndustrialCNHI.MI的子公司,正在合资生产电池电动和氢重型卡车。CHN Industrial通过依维柯(Iveco)拥有尼古拉(Nikola)7.11%的股份。他们的尼古拉Tre FCEV卡车的原型制造将于今年开始,测试和验证将持续到2022年,而生产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2、凯豪达氢能源中标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白城风电项目储能制氢示范工程近日,3、
    “十四五”期间13省布局氢能!谁能“补齐”国内加氢站网络少、用氢成本贵短板?

    “十四五”期间13省布局氢能!谁能“补齐”国内加氢站网络少、用氢成本贵短板?

    氢云链2021-4-14 15:01
    作者:杨东川 氢云链分析师加氢站网络少、终端用户用氢成本贵,是卡住氢能汽车产业发展脖子的两个难题,也是反对者“反氢必提”的两个要点。然而,放眼望去,谁能承担“补齐”国内加氢站网络少、用氢成本贵短板这个艰巨重任?4月13日,中国石化宣布,“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以实现由国内最大成品油供应商变身“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愿景。2021年,中国石化成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究竟对氢能产业发展有何深意?氢云链从媒体获悉,中国石化除了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规划“氢走廊”地区及广西、贵州等地布局加氢站点之外,日前又开工建设了重庆市首座加氢站 —— 半山环道综合能源站,并力争5年内在重庆建成30座加氢站,为打造成渝“氢走廊”再作贡献。其“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雏形已初步显现。中国石化战略目标是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油品、天然气、氢燃料、充换电、非油品)综合能源服务商。实现目标的路径是将从资本运营、技术研发、生产储运、网点布局、社会合作等各领域全面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截止2021年,中国石化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目前,中国石化氢气年产能力超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在其旗下燕山石化、广州石化、高桥石化等地建有高纯氢生产装置和供氢中心,并为北京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提供保障。“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进一步巩固氢能领域产业领先优势,锻造强韧高效的产业链。氢云链观察,对于中国石化而言,是要成为“油气氢电非”(油品、天然气、氢燃料、充换电、非油品)综合能源服务商。1000座加氢站只是为中国氢能产业腾飞吹起的号角,中国石化应该携手国内所有企业共同打造一个“生产-传输-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循环体系。中国石化也并不孤独,全国有13个地区一起扛起氢能产业发展大旗!想一想,英国主导的“煤炭体系”、美国主导的”石油体系“和未来”可再生能源体系“引发的工业革命会如何发生?数据来源:公开数据图片来源:氢云链团队氢云链站在未来30年时点看现在,如果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全新输氢网络-氢能汽车生产线”的创新历程是多么令人神往!中国石化成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究竟对氢能产业发展有何深意?2021年是中国氢能产业行动之年,也是“理想变为现实”之年,中国石化的1000加氢站是战略、也是态度,更是氢能产业发展基石任务。或者说,1000座加氢站只是中国氢能产业的起步的一个号角之声。“十四五”中有13个节点将形成区域产业圈,13个节点一旦形成全国网络,当下加氢站网络少、终端用户用氢成本贵将逐步得到缓解。氢能产业跟当年国家建设特高压项目一样不断遭到很多人反对,但青山遮不住,历史不会因为王传福、马斯克、大众CEO迪斯等多位大佬联手“封杀”氢能汽车而停下脚步。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原创编辑,转载需授权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4月14日丨隆基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清洁能源应用市场;德国能源供应商EWE测试在地下洞穴中季节性存储氢气可行性

    4月14日丨隆基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清洁能源应用市场;德国能源供应商EWE测试在地下洞穴中季节性存储氢气可行性

    氢云链2021-4-14 10:04
    欢迎关注氢云链,获取更多氢能资讯。氢云链平台联系电话:13265621906,邮箱:bp@qingyunlian.com,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瑞思商业中心1405
    相约六月,FCVC 2021技术展览六大亮点抢先看!

    相约六月,FCVC 2021技术展览六大亮点抢先看!

    氢云链2021-3-26 11:50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脱碳愿景逐步成为全球氢能大规模部署的最重要驱动力,低碳清洁氢则是实现碳中和路径的重要抓手。政策加持,氢能产业成了“香饽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国,具有丰富的资源,每年产氢约2200万吨,占世界氢产量的三分之一。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将氢能产业作为国家能源转型、产业创新以及疫情中实现经济复苏的抓手。我国政府对氢能产业也越来越重视,2019年,“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被写入当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9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对燃料电池汽车第一个专项补贴政策,对氢源的碳排放量做出相关政策鼓励;202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应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国家层面的政策加持,直接带动了各地方政府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共有20多个城市颁布了40多个氢能产业专项政策。突破困境,光伏、风电制氢“新思路”政策是助力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氢能本身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许多困境。氢能是二次能源,当前市场上,制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氢能在利用经济性方面存在一定挑战;其次,氢能还面临着大规模运输难、储存难的问题。纵观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从上游的制氢到中游的运输,再到下游的终端应用,氢能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一面是政策的不断加持,一面是氢能产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要如何破解这些困境,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针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上汽集团陈虹建议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配套;中石化马永生建议加快氢能发展,保障能源安全;长城汽车王凤英建议完善国家级顶层设计与标准法规。尽管有着诸多的困难,但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突破下,氢能产业的困难或将迎刃而解。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难度稍大的氢能领域目前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比如说氢能汽车,其核心是燃料电池,今后10年,成本也可能降低80%。从制氢的角度来看,将来若不用化石能源制氢,而是用光伏、风电来制氢的话,这种电解水制氢的装置也是非常大的产业,而且它会应用在交通、能源、家用等多个行业。所有的这些技术都会让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是绿色的增长,也会让国家、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和时代。”产业对接,2021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展提供平台氢能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而当前氢能源的技术有何创新?光伏行业、风电行业与氢能行业又当如何对接?4月20日-22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展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助力实现碳中和”为主题,属于“2021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专题子展,搭建氢能与光伏、风能、储能等多种能源融合发展交流平台。目前,展会得到了青海省海南州政府、国家电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中广核、中国电建、中船集团、中节能、东风华神、东方电气、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1所、林德集团、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和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届时,氢能产业中最前沿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以及最尖端的科技成果都会一一展现。此外,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将于4月21日在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举办。届时,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相关人员、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以及媒体代表,以“把握‘十四五’氢能发展机遇,推动实现碳中和愿景”为主题,围绕政策、技术、安全、标准等话题展开讨论。目前,会议报名已启动,扫描二维码可报名参与。咨询电话:010-84600657-67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