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终于又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 3月28日,微信公众号“哈密工信”与“濮阳发布”分别发文宣布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3月20日,《吕梁日报》发文,宣布吕梁市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其中,哈密市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郑州城市群和广东城市群,2025年将推广不少于1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标准完成示范任务;濮阳加入郑州示范城市群,将争取中央、省财政奖励资金约8000万元,市级、企业及社会各类型资金总投入约2亿元,确保示范应用任务圆满完成。 更重要的是,根据三地发布的信息,三地加入城市群的依据来自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批复有关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 这也意味着氢车扶持政策终于续上了,“奶”还是在“孩子”“死”之前来了。 示范城市群有望迎来末年冲刺?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不低于5万辆,示范城市群规划目标约为3.5万辆。截至2024年,氢车保有量约为2.5 万辆,完成率约50%,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推广约1.5万辆,完成率不足50%,目前只有北京和上海城市群按既定规划完成目标。 2024年下半年,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弥漫着悲观情绪,政策空窗期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对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看空情绪,部分企业甚至对示范期最后一年是否有冲刺都不抱希望。 《关于批复有关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发布,毫无疑问将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示范城市群末期来一波冲刺并非不可预期,仅新官宣的三个城市就能够带来不低于3000辆的预期。 “十城千辆”末年冲刺效果显著:1年填补总推广额60%缺口 至于冲刺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十城千辆”的历史经验可以一窥端倪。 2009年启动的“十城千辆”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实际上先后3批共25个城市获批成为“十城千辆”试点城市,即推广目标可以认为是2.5万辆。 2011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为8159辆,保有量约为1.7万辆,同时根据《2011年度中国新能源大巴示范运营调查报告》,截止到2011年10月仅完成新能源车的推广目标约38%。这直接导致即使有近20个城市申报加入情况下第4批试点城市名单流产。 在“十城千辆”最后一年,即2012年,国内企业进行了一波冲刺,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约1.28万辆,全国保有量来到3万辆,最终使25个试点城市共示范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万辆,1年填补了推广量约60%的缺口,勉强达成“十城千辆”字面意义的目标。 截止2024年底,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和推广量目标缺口分别达到约2.5万辆和约2万辆。即使在“强心剂”的作用下,国内一举完成氢车两大推广目标仍不太可能,但仍可以奢侈地预期下全年“销售破万”这个喊了几年的小目标,使2025年底国内氢车保有量达到4万辆上下,展望4.5万辆甚至5万辆。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