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后,欧洲能源领域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一方面,天然气价格飙升,被迫重启了各类煤炭项目;另一方面,化石能源替代的呼声高企,氢气成为最有希望的方向之一。 行动最快的是新能源先锋国家——德国。自俄乌战争开始以来,德国已将其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从 35% 降低到 12%,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 55% 降低到 35%。但德国氢气供不足,成为全球最积极推动全球氢贸易的国家之一。 问题是,德国实现氢替代还面临着几个关键的问题:(1)是否放开对蓝氢的约束?(2)若进口氢气,是否会导致再次面临类似俄罗斯天然气断供的能源安全问题? 聪明的德国人进行了折中考虑:进口蓝氢而不自制蓝氢;从多个国家进口氢气。在此基础上,德国氢贸易走在了全球最前列,推进速度加快,并在最近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2022年3月,德国与阿联酋签订了建立氢供应链的协议,并计划在2022年完成第一批蓝氢的进出口。此外ADNOC、德国公用事业公司RWE、煤电运营商Steag、铜生产商Aurubis和运输公司GEWEC签署了另一份运输氢基能源的合同,目的是接收蓝色氨的初始测试装运;ADNOC还与汉堡港的物流运营商签署协议,为蓝氨打造一条运输链。 境况相似的日本也在大力推动氢贸易发展。但日本液氢运输示范项目一推再推,两年未果,反而德国的氢-氨贸易抢先一步,上半年签约、下半年落地! 在2022年9月,ADNOC就将首批低碳氨从阿联酋运往德国。该批示范用途的低碳氨将交付德国最大的铜生产商 Aurubis,抵达汉堡港时由物流公司 Hamburger Hafen und Logistik (HHLA) 进行运输。Aurubis 计划使用低碳氨作为线材厂的原料,并尝试将其作为工业低碳能源。 一拍即合?产油国与工业国共同打通氢基能源供应链 本次阿联酋向德国供应低碳氨,是日本完成船运液氢后,全球氢能产业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代表着石油主要供应国和主要工业国向低碳能源转型的重要努力,同时也是全球氢基能源贸易的在欧洲地区的重要尝试。在一系列类似的努力后,以液氢和氨为代表的氢基能源才有望真正替代石油成为全球能源。 氢云链认为,全球氢能贸易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 (1)明确的市场需求。需求是市场的前提。 (2)足够的产能。规模化才能脱离示范性质,形成实质的市场效应。 (3)合适的成本。不要求氢气价格一步到位地达到“一美元一公斤”的目标,但也需要有合适的阶段性价格目标,才能推动市场发展。 (4)合适的运输方式。恰当的运输方式是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必要条件,在LNG技术出现前,天然气一直都没有形成如石油一般的全球化市场。 对比日本以打通运输环节为目的的液氢运输示范项目,德国、阿联酋的项目合作更具市场化的意义: (1)需求与生产的市场化结合。德国和阿联酋分别作为全球主要的工业国和产油国,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其中德国是欧洲地区最积极推动氢气贸易的国家,目前已经与挪威、非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氢气贸易协议,以完成替代化石能源、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目的;而阿联酋是中东地区最积极推动地区能源产业转型的国家之一,目前阿联酋已经在阿布扎比开发了一个年产100万吨的低碳氨工厂,作为其全球氢能贸易的重要起点之一,此前ADNOC也曾向日本出售过低碳氨样品。 (2)打通市场化供应链。如上所述,本次阿联酋与德国的示范项目,涉及到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是对氢能供应链市场化合作的尝试,为将来全球氢基能源贸易分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明确进口蓝氢的可能。德国内部一直对是否发展、应用蓝氢充满了争议。通过与阿联酋的合作,明确了德国对于蓝氢的接受程度——考虑到成本、氢气来源多元化等因素,即使是本土不发展化石能源+CCUS的模式,但进口该类能源依旧是允许的。这对于降低全球氢基能源成本、加快氢能贸易发展速度至关重要。 平台先行?呼之欲出的中国氢能贸易 在全球氢能贸易逐步展开之际,中国的氢贸易也迈出了第一步。 8月2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称,上海将探索建立氢交易平台,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在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并逐步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 从化石能源的发展经验看,市场化、金融化和国际化将成为氢能产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匹配氢能产业成熟发展的交易平台是必要条件。据了解,从全球来看,荷兰鹿特丹正在形成氢交易中心。上海超前提出建立氢能交易所,一方面体现了上海作为全国氢能标杆地区的远见与担当,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国内已经形成氢能贸易的意识。 有趣的是,尽管规模很小,实际上国内已经出现了跨省份的“氢能贸易”案例,如在佛山最缺氢的时候,就有企业以长管拖车的方式,从数百公里之外江西把氢气拉到佛山。随着国内液氢产业的发展和输氢管网建设速度的加快,国内氢贸易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将逐步形成。 氢贸易市场的建立是氢能产业走向成熟、氢能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标志。德日作为第一批氢进口国,在氢基能源贸易方面的突破,象征着全球氢能市场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