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亿吨绿氢产能如何实现?干勇院士、隆基氢能等专家建言献策

氢云链| 2022-5-20 14:41 阅读 2948 评论 0

发展绿氢已经成为氢能产业的共识。但如何定义“绿氢”、如何更好地发展绿氢,如何用绿氢实现气候治理、能源安全和产业转型等问题却还没有形成共识,需要产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

在全球首届绿氢大会中国区域平行论坛上,围绕“绿氢”的发展,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决策委员会联席主席于干、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隆基氢能总裁汪伟、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建言献策,对“绿氢”的定义、发展意义和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解振华特使强调,绿氢是统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与转型、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于干先生则对“绿氢”提出了“一公斤氢不超过一公斤CO2”的量化定义,干勇院士、汪伟先生和张银广先生则从产业实践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发展绿氢发表了见解。

1亿吨绿氢产能如何实现?干勇院士、隆基氢能等专家建言献策

1、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绿氢是统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与转型、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正经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经济震荡、能源安全、单边措施等多重挑战,需要各方统筹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强化行动与合作,履行公约和巴黎协定,实现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之内,争取1.5℃的目标。格拉斯哥大会也就氢能合作提出了相关倡议,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此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氢是一种清洁、高效、灵活的能源载体和工业原料。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是最为绿色低碳的方式,可以成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或储存、转化载体。绿氢在石化、电力、冶金、水泥、化肥等高排放行业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促进这些传统产业在脱碳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解振华指出。

绿氢是统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与转型、传统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措施。解振华强调,尽管全球绿氢的开发与应用还面临一系列技术、政策、资金、标准等方面的挑战和障碍,但是伴随着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能源、产业和技术变革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绿氢发展会不断地加速、应用场景会日益丰富,将促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气候、能源安全多领域协同增效。

2、隆基氢能总裁汪伟:要定义“绿氢”的标准,引入绿氢进行深度脱碳

隆基氢能总裁汪伟表示,全球碳中和已达成共识,绿色低碳发展是能源转型的目标。氢能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在未来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上会衍生出三个主赛道:一是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二是大力发展储能,平衡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三是引入绿氢进行深度脱碳。

汪伟建议:行业要定义“绿氢”的标准,明确“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绿氢”占比,提出“绿氢”产业发展路径,提高“绿氢”在工业脱碳中作用和价值,鼓励用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同时将绿氢管理纳入到能源管理体系,制定绿氢价格政策,并给予绿氢适当补贴激励,继续深化完善碳交易市场。此外,他还表示,“我们可以在具备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优势并有绿氢消纳的地区,例如四大煤化工基地,建立国家级大型绿氢‘领跑者’示范基地,鼓励推广先进的产品技术,打通产业链,实现‘制储输用’一体化。”

3、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决策委员会联席主席于干:绿氢的定义——每生产一公斤氢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一公斤

于干表示,在全球绿氢大会筹备期间,国际绿氢组织(GH2)提出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我把它总结为两个数字单位,一个是一亿吨,即到2030年全球生产一亿吨绿氢的目标;一个是一公斤,即每生产一公斤氢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一公斤的绿氢定义。”

“现阶段,凡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可以先定义为绿氢。”于干表示,从国际绿氢组织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进建立全球绿氢标准,但是绿氢标准的建立并不易。对于国际绿氢组织来说,拿出一本厚厚的技术性较强的绿氢标准,是必须认真从事的工作,但并不是引发全社会认知和重视的最佳答案,人们更需要的是能听得懂,带有一定号召力的提法,来代表现阶段要推动绿氢标准建设的共识。经过多次讨论之后,专家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由此定义了这个公众性较强的绿氢标准,即每生产一公斤氢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一公斤。

“不过,关于绿氢的定义尚存在许多争议。”于干表示,比如说除了在国内的氢能源界通常提到的蓝氢、灰氢之外,还有叫做粉氢的概念,其实就是核能制氢、反应堆制氢,在这个议题上就存在两个方面的相当激烈的争执和对立。

4、工程院院士干勇:出台相关政策,在氢能生产运用的政策环境中达到经济的可行性

干勇表示,氢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人类要解决气候问题离不开氢能的发展。中国和全世界一样,对氢能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氢能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还有企业、机构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我国成熟的风电和光伏应作为绿氢的主要能源来源,出台相关政策,在氢能生产运用的政策环境中达到经济的可行性,可以在技术应用密集地方,比如说港口、机场,尽快和现有的能源进行比较。

5、国家电投氢能总经理张银广:5万辆氢车保有量可带动20万吨氢气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北京投入了近1000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家电投集团投入了150辆大巴,验证了其在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生产,以及在完成燃料电池产品开发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规模化推广的条件。

张银广表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氢能的应用方面,交通还是最先可以突破的领域。到2025年,我们国家规划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届时就可以带动10万吨-20万吨氢气的需求。不过,随之而来的,破解氢能产业发展瓶颈,推进产业发展的难题,还需要及时解决,下一步国家电投将以应用拉动、远端驱动、双向并行三个策略寻求突破。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评论 (0)
文章数 5276 获赞数 6
零碳科技投资平台,秉承“技术赋能”、“产品赋能”和“投资赋能”服务理念,对外提供产业研究、企业孵化、企业上市等产业投资和投资银行业务。

7*24h 快讯

  • 瑞松科技:2020年实现营收7.99亿元 同比增

    瑞松科技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4993.99万元,
    2021-04-26
  •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快递

    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均明显上
    2021-04-26
  • 中国半导体协会受邀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

    4月25日,中国半导体协会(简称“中半协”)副秘书长任振川一行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
    2021-04-26
  • 日本丰田2022年应届生技术岗位招聘半数为IT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6日透露,有关日本本土2022年春季本科和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的技术岗
    2021-04-26
  • 中国华电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能源

    4月26日消息,近期,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
    2021-04-26
  • 诺安基金:核心资产阶段性反弹 结构性机会

    诺安基金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由业绩驱动的核心资产出现阶段性反弹。后续可持续
    2021-04-26
  •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在
    2021-04-26
  • 虎都:附属公司与阿里巴巴子公司订立合作意

    虎都在港交所公告称,洪高科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
    2021-04-26
  • 中原证券:建议短期超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中原证券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政策窗口正在临近,海外疫情急剧扩散,市场
    2021-04-26
  •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美国工商界人士:望积

    4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见上海美国商会主席雷蒙、会长季恺文一行,就中美关系以
    2021-04-26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