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获悉,目前福州市已制定《用好RCEP加快福州经贸发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福州市将扩大优势品出口,扩大高质量进口,挖掘对日贸易潜力,发展壮大跨境电商产业。《方案》其中特别提到,福州市将用好用足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加大“引进来”力度,探索福州市与RCEP成员国区域产业合作先行先试。从高端制造产业合作着手,加强与日本的氢能源产业、燃料电池产业和韩国的锂电池产业进行研发合作,积极引进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东南汽车城。
福州将通过RCEP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2022年1月,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中日首次建立起自贸协定关系。中日两国将在RCEP生效机遇下,深化经贸领域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助力中日经贸关系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对日贸易方面,RCEP实施首月,福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07份,1.09亿元出口货物将在外方享受关税优惠。其中,对日出口贸易利好最为明显,首月福州海关为出口日本货物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的签证份数、金额分别占比96%和97%。
在氢能产业方面,福州发布了《福州市促进氢能源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产业扶持政策(具体见图表1),提出打造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基地,并作为福建代表加入了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是国内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城市之一。
图表1 福州市氢能产业相关支持政策

来源:氢云链数据库
在2019年11月,福州市首批氢燃料电池公交巴士在福州市长乐区616路闽运公交线路上线运营,这也是福建省首批燃料电池示范运营汽车。福州市此后持续推动了氢能产业建设(见图表2),并一直保持了产业创新,如2022年2月,由福大紫金开发的3千瓦级氨-氢燃料电池发电站正式交付中国铁塔龙岩分公司,这也是国内首套氨氢燃料发电站。
图表2 部分福州市氢能产业项目

来源:氢云链数据库
但总体而言,福州市氢能产业的发展要落后于京沪粤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作为后进地区,除了积极参与示范城市群等大型示范项目外,还要积极开展各类合作,才能追赶国内氢能产业先进地区。
福州与日本的贸易往来已较为密切,通过与日本积极开展在氢能领域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加快福州在氢能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福州与日本的贸易往来。这也是福州市明确提出通过RECP与日本开展氢能合作的重要原因。
除了福州外,其他城市,如台山,也曾提出通过RCEP发展低碳(氢能)开发利用的合作,推动地方氢能产业的发展。
中日两国同为能源消费大国,加强节能环保领域合作是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两国在该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
日本对氢能技术研发的起步早于中国,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可以借鉴日本推进氢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及做法,推动中日双方联合展开氢能研究,并不断拓展中日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深度与和广度。
实际上,丰田已经快人一步,早已在中国市场落地各类合作项目。2021年,丰田更是快马加鞭,干了三件大事: (1)进目录。在345批公式目录中,TOYOTA MOTOR CORPORATION为四川一汽丰田汽车配套产品进入工信部推荐目录;(2)进口车。10月19日,首批进口的140辆氢燃料电池车在大连顺利通关入境。(3)卖系统。10月26日,丰田合资的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FCRD)开始销售首个在国内面向商用车开发、生产的燃料电池系统“TL Power 100”。
氢云链认为,RCEP的开展,使得氢能产业市场全球化竞争合作的时代提早开始,换句话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阶段可能会超出大众预期,提前来临。
中国氢能产业应抓住RCEP机遇走出去
虽然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已经打通了技术链条,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氢能发展有一定追赶距离,按照政策文件评论,认为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化能力有待培育”等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氢云链认为这是对国内氢能产业较为客观的评价,事实上,越靠近工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领域,外企的优势越大。
氢云链认为,对于氢能产业开放大概率是鲶鱼,不是鲨鱼。从家电和汽车成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看,没有补贴和保护,家电企业自己杀出一条血路!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相信市场资源配置方向,相信企业家精神会引领产业发展。
对产业发展而言,市场开放能够:
(1)树立行业标杆
目前氢能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市场导入期,对比国外先进水平尚处于追赶阶段,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树立国内行业新标杆,带动国内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2)加快技术扩散
外资品牌在国内投产,有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的传播,有利于国内外人才的交流,有利于国内行业产品、标准与国际同步发展,可以参照苹果、特斯拉案例。
(3)促进行业竞争
外资品牌的进入,能够激发行业动力,刺激企业间展开公平竞争,加速行业健康发展,充分竞争对于国内活力较大的民营企业是最大的利好和鼓励。
对于企业而言,外企即是压力,也是鞭策。国内企业并不担忧外资品牌的进入引发市场竞争。多家企业向氢云链表示,国内的产品在技术上可能已经不弱于外资产品,但在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距离,这需要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解决。外企的进入虽然导致市场竞争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交流合作的可能。
对政府而言,外企落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地方GDP,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氢能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外企对于政府意味着产值和保障。对氢安全的担忧和不清楚氢能产业发展逻辑是很多地区氢能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外企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稳定的销量保障能够打消地方政府的担忧和疑虑。
尽管前景远大,目前氢能产业处于导入期,还是一个小众的市场方向。全球联合发展,做大做强氢能产业市场,需要团结国内外各方力量一起发力、协同发展,仅仅依靠中国、或者其他的单一市场不可能实现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国氢能产业不仅需要“引进来”,更应当“走出去”。15日签署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让中国氢能产业“走出去”成为可能,希望国内企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窗口。
氢具备能源属性,氢能产业未来也必然具有全球性流动特征,“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国内企业需要准备好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标准竞争,主动出击,主动融入全球市场竞争,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携市场以令全球”,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和标准竞争抢得先机。
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