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氢能港”开启“氢动未来”暨“新微创源智慧新能源产业加速器”签约仪式以及DELTA11“氢动未来”品牌活动成功举办! 新微创源孵化器和上海绿地经济城在活动上进行了签约,共同打造“新微创源智慧新能源产业加速器”,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升级,链接智慧新能源产业链,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氢能港”。 于此同时,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兵兵先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马天才先生、浙江中科院应用研究所党委书记、院长陈秋荣先生三位业内专家分别对氢能的发展及未来进行了主题演讲,以下为三位专家在演讲中的一些核心观点。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兵兵: 捷氢科技是上汽集团内部孵化的一家主营为研发、生产、销售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提供整车工程服务的企业。 上海电气目前的产品应用非常广泛,覆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主要有荣威950(主要应用于上海),大通FCV80(已应用于上海、无锡、佛山/云浮、抚顺、大连、长治、乌鲁木齐)、申沃客车(应用于上海),以上产品实现了全国8个城市商业化运营,累计总运行里程达到了400万公里。 我们的产品仍然在不断进行扩充和完善,年底会推出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城市物流、城郊物流、冷链物流)、跃进燃料电池专用车(可支持洗扫车、渣土车等21种改装需求)和红岩燃料电池重卡。 在成本方面。我们内部专家通过测算,基于目前的技术,当氢气的价格为35元/公斤时,18~32吨之间的燃料电池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将具有一定经济优势。因此在未来,商用车领域,尤其是在中重卡领域将是燃料电池率先突破的地方。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马天才: 从燃料电池技术本身来讲,经过20年的发展实际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那么大的变化在哪呢?主要是集成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三方面的进步极大的降低了燃料电池整车的成本,促进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 在补贴方面。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补贴永远都会面向那些不断创新、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政府的补贴永远都是锦上添花,绝不是雪中送炭。 未来5年的预测: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我预测燃料电池可以全面实现-30℃无辅助冷启动、-20℃环境500次启动、45℃全负荷运行、2000米高原的全负荷运行 耐久性方面:可以实现乘用车5000小时、商用车20000小时、3万次启停、100万次快速变载、30万次大负荷的工况 成本方面:可以实现电堆3500元/kw,系统6000元/kw(百套级成本),电堆1200元/千瓦,系统2000元/kw(千套级成本)。 浙江中科院应用研究所党委书记、院长陈秋荣: MgH2水解制氢是一种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储氢/制氢一体化的技术。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实现一种集储氢、运氢、制氢一体化的氢源装置,该装置能实现自动加料、产氢与稳定输氢,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汽车、移动、应急电源,实现我国首台套高安全性氢能供应系统,与现有甲醇重整裂解制氢相比可提高20%的储氢制氢能力。(来源:第一元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