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成都反超北京登顶,鸿力氢动配套霸榜!了解3月氢车交强险情况

    成都反超北京登顶,鸿力氢动配套霸榜!了解3月氢车交强险情况

    氢云链2022-4-19 14:31
    据氢云链数据库显示,3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完成158量,与中汽协367辆的销售数据存在一定差异。3月上险数据来看有以下4个特点。1、疫情影响明显。上海等疫情较重地区上险量明显萎缩,进而导致整体表现不如预期。2、非示范城市群表现出色。近半上险量来自非城市群地区,成都登上上险量榜首。3、市场多元化趋势初显。市场由客车独大转为重卡、客车、专用车三足鼎立,在物流场景的推广应用效果逐步显现,市场开始呈现多样化特点。4、大功率仍是趋势。本月单车平均功率再次突破90KW,其中潍柴单车平均功率超过了160kW。一总体情况:疫情影响明显车均功率再破90kW,疫情对上险影响明显。2022年3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为158台,装机总量为14746kW,平均单车功率达到93kW,继2月之后再次突破90kW。3月的疫情对各地燃料电池汽车上险影响明显,尽管3月上险量虽然环比有所走高,但与中汽协的批发量数据和政策井喷的情况形成了一定反差。二车辆类型情况:重卡、客车、专用车“三足鼎立”,客车独大情况扭转客车独大情况扭转。如图表1所示,国内3月上险的燃料电池汽车类型分布较为均衡,且五大类车型均有上险数据,其中以重卡、客车和专用车为主,三者占比较为接近,连续两月客车一家独大的情况有所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有1台上险,车型是上汽大通的G10。政策与城市群项目将持续推高重卡销量。随着一季度部分地区发布重卡相关的扶持政策,如2月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的《关于推广普及以氢燃料电池为主新能源重卡的倡议书》,北京《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将推广4400辆氢能重卡等,同时根据示范城市群推广计划,重卡等物流运输车型的推广速度有望加快。图表1 车型分布情况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三地域情况:政策影响显著,非城市群地区表现出色大型活动与扶持政策对地区氢车推广影响显著。如图表2所示,3月共11省12市有燃料电池上线数据,省市数量持续增加,成都、北京、太原、鄂尔多斯、深圳上险数量位居前五,显示了大型活动(如成都)与产业扶持政策(如鄂尔多斯)对于地区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影响显著。在冬奥会后,北京的推广速度有所放缓,尤其是客车;而在大运会影响下,成都仍保持了较高的推广数量(同样是客车);太原、鄂尔多斯和深圳在数量上较为接近,其中太原与鄂尔多斯主要为重卡,深圳则是物流车;上海等地由于疫情影响,上险数量较少。非城市群地区表现出色。本月非城市群地区上险量占比达到了43.7%,成都与太原表现抢眼。图表2 各省市上险量分布情况(单位:辆)来源:氢云链数据库四车企销售情况:市场高集中度持续上险车企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高集中度现象持续。3月全国有14家车企有上险数据,车企数量明显走高。Top5车企上线数量较为均衡,1-2月CR1占比50%情况得到改变,但CR5仍高达84%,高集中度的情况依然存在。如图表3所示,飞驰汽车、成都客车、北汽福田、上海万象和河南德力的上险量位居前5。其中飞驰汽车受益于重卡订单的增长荣登榜首;成都客车则在大运会准备工作的影响下连续三月位列第二。“运动式”推广影响明显。大型活动和地区项目交付情况对车企当月表现影响明显,如大运会之于成都客车。因此各月度的上险量TOP5持续更换,显示市场格局未定。图表4 TOP5车企上险量情况(单位:辆)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五燃料电池配套企业情况:地域市场特点突出,配套车型对装机表现影响明显地域性市场特点突出,车企与系统商绑定明显。本月13家燃料电池系统商提供配套服务,如图表4所示,鸿力氢动、亿华通、锋源氢能、清能合睿兹、东方氢能位居前5,其中榜首的鸿力氢动领先优势明显,主要原因是飞驰汽车的系统均由鸿力氢动配套。配套厂商数量连续三月与车企数接近,显示了较强的地域性市场特点和配套厂商与车企间的合作关系。图表4 TOP5燃料电池企业配套数情况(单位:辆)来源:氢云链数据库配套车型对系统商的装机量与单车功率影响明显。上险车型的丰富对各企业的总装机量和单车配套功率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总装机量方面,如图表6所示,本月总装机TOP5配套厂家分别为鸿力氢动、清能合睿兹、亿华通、上海捷氢、锋源氢能,与配套数量排名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是不同车型功率需求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如亿华通本月配套的均是功率相对较低的专用车,导致了其在装机功率上排名发生变化。单车功率方面,如图表7所示,TOP6情况与总装机量出入较大。榜首的潍柴动力单车功率达到162kW,明显高于其他配套商,装机量未进前5的雄川、重塑也进入了单车功率的TOP6,这也主要是车型对于单车功率的影响。图表6 TOP5燃料电池企业配套装机情况(单位:KW)来源:氢云链数据库图表7 TOP5燃料电池企业配套平均单车装机情况(单位:KW)来源:氢云链数据库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工信部355批:北汽氢能轿车再冲榜;重塑配套位居榜首

    工信部355批:北汽氢能轿车再冲榜;重塑配套位居榜首

    氢云链2022-4-17 03:50
    2022年4月15日,工信部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55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八批)拟发布内容进行了公示,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氢云链据悉,第35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的新产品中,申报的燃料电池产品共16户企业31个型号,具体情况参见图表1。本次公告特点如下:1、申报数量回升。在经历了353批15款,354批17款申报后,355批申报数量终于回升,达到了31款,呼应了国内产业氛围。2、北汽再次申报燃料电池轿车。本次北汽申报的BJ7000C5FFCEV燃料电池轿车曾在353批次公示中出现,但未登上正式文件,祝愿本次北汽BJ7000C5FFCEV能顺利通过。3、新玩家与“老新”玩家。本批次公示目录出现了几个新面孔,如四川陆缘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深圳市氢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玩家”弗尔赛又再次登上了申报目录,给了小编一种“新感觉”。图表1 355批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公示情况来源:工信部 氢云链整理在整车企业方面,16户企业,14家配套企业、31款车型上榜。从上榜数量排名看,东风汽车和南京金龙并列第一,均为5款;中联重科以4款位居第二;福马龙以3款紧随其后。图表2 整车产品上榜情况来源:工信部 氢云链整理从产品类型来看,燃料电池专用车9款,客车6款,卡车底盘、物流车和重卡均为5款,乘用车有1款。图表3 整车类型情况来源:工信部 氢云链整理从14家配套企业来看,重塑科技位居第一,为5款;亿华通和广东清能各以4款并列第二;上海捷氢以3款位居第三,见图表4。图表4 燃料电池配套企业上榜情况来源:工信部 氢云链整理除此之外,在《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八批)公示清单中,其中共有13家企业共20款燃料电池汽车品牌上榜,具体见图表5。图表5 车船税减免目录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公示情况来源:工信部 氢云链整理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氢云研究:光伏-制氢-氢化工—中国沙漠经济学和零碳工业创新实践

    氢云研究:光伏-制氢-氢化工—中国沙漠经济学和零碳工业创新实践

    氢云链2022-4-15 14:06
    2021年,在《光伏治沙+光伏制氢——沙漠太阳花的掘金术成为西部经济崛起新动力》一文中,笔者提出:“光伏+治沙”生态综合治理进入新阶段,按照“光伏治沙-光伏制氢-氢化工”发展节奏——中国“沙漠太阳花”将开遍世界,通过沙漠掘金产业链,将“死地”变为“活地”,打造零碳经济新范式、出现前所未有的沙漠新产业!2022年,沙漠光伏制氢这朵“太阳花”争先恐后盛开。根据氢应用区别,氢云链认为中外沙产业处于不同阶段。在国内,中国已经进入“光伏治沙-光伏制氢-氢化工”的第三阶段,目标是氢工业,如中石化库车绿氢项目;在国外,沙特、澳大利亚、非洲、中亚也出现了一批沙漠光伏制氢项目,多数属于光伏制氢第二阶段,目标氢贸易。如近日澳大利亚与日本的合作项目。据悉,澳大利亚公司Aqua Aerem和日本大阪燃气(Osaka Gas)达成价值107.5亿美元的绿色氢气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滕南特克里克的Desert Bloom Hydrogen项目。该项目初期的产量约为每天2500公斤,然后逐步提升至每天35000公斤,进入第二阶段之后,每年生产多达41万吨绿色氢气,成本低于2美元/公斤。概言之,“光伏治沙-光伏制氢-氢化工”的思路是农业治沙、工业脱贫;以太阳和CO2成为工业原料来源,工农产业融为一体的沙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基本契合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的构想。上篇文章阐述了“沙产业”的基本特征,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论述“沙产业”背后的逻辑,为读者完整地呈现“沙漠之花”新产业的全貌。一、“光伏-制氢-氢化工”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本文将“光伏-制氢-氢化工(治沙+化工)”定义为“光伏制氢”与“光伏治沙”相结合的一种市场化、工业化和产业化治沙新模式。具体而言,将沙漠光伏生态电站获取的绿电进行电解水制氢,然后将制取的绿氢通过管道或专用车辆运输到化工使用地,发展氢化工等耗氢应用。笔者认为,其最大特点是将光伏发电、沙漠治理、绿氢制取、氢化工等零碳产业相结合发展,实现绿色零碳新经济模式,有望推动沙漠地区,如新疆乃至西北化工产业发生颠覆性变化。针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的荒漠难题,钱学森在1985年在《在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农业科学技术》一文中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引入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出现前所未有的新产业。”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借助光伏产业崛起契机,中国逐渐探索出一个产业化治沙、发展沙产业新思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光互补治沙”模式:将光伏发电、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探索出“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多个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模式、腾格里沙漠光伏治沙模式、青海共和沙地光伏治沙模式、乌兰布和沙漠光伏治沙模式等,并探索出“西菜东送”、“西药东送”等新市场模式,从而形成了中国沙漠生态经济学。中国沙产业贡献是什么?中国“农光互补治沙”是产业化治沙模式,将过去需要依靠政府投入的沙漠治理”花钱任务”,成功变成一个政府、企业和社会紧密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赚钱生意”。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曾表示:“市场化、产业化治沙是库布其治沙的关键。没有市场化,就不可持续。没有产业,不可能把沙漠治理持续下去,库布其三十年的实践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图表1 国电投光伏制氢项目鸟瞰来源: 国电投中国完成了“光伏治沙-光伏制氢-氢化工”的第一阶段,目前进入第二、第三阶段同步探索阶段,处于全球里领先地位。从时间节点看,2019年开始,一批光伏企业,如阳光电源等提出推动光伏制氢产业发展,2021年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项目代表沙漠氢化工模式探索。中国沙产业发展驱动力是什么?能源安全、双碳目标共同驱动中国的光伏制氢、氢化工能够同步发展。能源安全考虑。俄乌战争进一步引起了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对于能源安全的讨论,加速了可再生能源建设与化石能源替代的进程。以德国代表的欧洲国家,正在积极讨论以氢气部分或完全替代天然气以摆脱对俄罗斯的化石能源依赖尴尬境况。同时,俄乌战争间接验证了中国十多年前就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多能互补、实现能源独立的前瞻性战略眼光。“双碳”目标推动。工信部《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向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对9个行业制定详细的碳核算、盘查、监测以及产品碳足迹等的标准。其中石化化工、钢铁和建材是计划中三星标注(最为紧迫)最多的行业,未来这三个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势必将会有非常大的减碳需求。“绿电+绿氢”被认为是未来电力、交通运输、化工、建筑、冶金等领域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之一,国内西北地区已经有多个绿氢化工、绿氢冶金项目投建或投入运营,探索化工、钢铁领域的节能降碳路径。在双碳"1+N"政策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领导曾提到,“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今年2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二、“光伏-制氢-氢化工”两个核心问题回答问题一:“光伏-制氢-氢化工”与“农光互补治沙”有何区别?整体看是发展农业和发展工业的区别。“农光互补治沙”产业生态以光伏电站、农业、旅游为核心,趋近钱学森提出沙漠戈壁的“知识密集型农业”特征;本文提出的“光伏-制氢-氢化工”产业生态以光伏电站、氢储能、氢电耦合、零碳化工等能源工业为主,趋近钱学森提出的“知识密集型工业”特征。这意味着,围绕沙漠、戈壁、荒漠周边,一个净零排放的绿色氢化工产业或将横空出世!中国的沙漠经济学将从农业走向零碳工业,从西部边疆走向“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推动西北能源工业清洁化建设,助力西部大开发宏伟目标早日实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产业”,符合气候治理和零碳工业发展新趋势。问题二:推广“光伏-制氢-氢化工”模式需要满足哪些约束条件?“光伏-制氢-氢化工”是在“农光互补治沙”基础上,依托三个条件发展:1、光伏度电成本低;2、化石资源储量丰富;3、 ...
    一季度氢能政策数量超200项!政策井喷背后,产业发展到关键节点

    一季度氢能政策数量超200项!政策井喷背后,产业发展到关键节点

    氢云链2022-4-13 18:13
    氢能是政策驱动型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反映产业的变化趋势。今年一季度,国内氢能产业在政策层面出现了两个关键变化,一是在国内“双碳”“1+N”体系确立、示范城市群项目落地后,国内氢能产业政策井喷,一季度相关数量达到214项,超过了2021年政策数量的50%,二是国家氢能产业专项规划出台,氢能产业正式拥有了“身份证”。从政策的数量和质量而言,一季度的政策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从政策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氢能产业已经来到发展的关键节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充分认可了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同时认为氢能产业已经到达通过政策扶持跨过产业发展鸿沟的关键时间节点。氢云链分析总结一季度政策特点如下:1、国家专项政策出台,产业地位确立。经历了长久的等待后,国家氢能产业专项规划终于出台。根据规划,未来国内还将打造氢能产业发展“1+N”政策体系。氢能产业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政策数量井喷,渗透加速。尽管国家专项政策在3月底才出台,但一季度国内氢能产业相关政策已经超过200项,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一半!同时氢能专项政策占比较少,更多以渗透的形式进入能源、教育、交通、工业等各个领域。3、产业标准成为政策发展重点。随着氢能逐渐进入产业化阶段,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多项国家政策和大量地方发展规划中被重点强调。以深圳为例,产业标准的制定被列为深圳氢能政策的重中之重。4、地方政府大规模推出补贴计划。各地政策在2019年后再次大规模出台氢能财政扶持政策细则,显示地方政府认为氢能产业已经来到需要资质扶持助推发展的关键时期。5、城市群地区发力政策,非城市群地区积极申报。示范城市群项目将在今年启动,城市群地区大规模出台相关政策,从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黑龙江、广西、四川、湖北、重庆等地区均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纳入规划。一国家政策情况:氢能“1+N”体系确立1、氢能“1+N”体系明确,政策加速渗透。如图表1所示,今年一季度,国家层面共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政策达18项,去年全年约为30项,已经超过去年的一半。一方面,《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提出,则是确立了氢能产业“1+N”的“1”,产业意义重大。另一方面,18项政策中大部分来自能源、工业、汽车、标准等相关领域,显示氢能作为“双碳”“1+N”的N,正在加快对各个产业的渗透。图表1 一季度氢能产业国家政策清单来源:氢云链数据库2、产业标准成为今年政策重点。在18项国家政策中,多项重点提及推进氢能标准政策制定,具体政策内容涉及制、储、运、用等所有环节,尤其在汽车领域重视程度最高。二地方政策情况:政策井喷1、地方政策井喷,“十四五”规划为主。一季度各地方政府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政策近200项,平均每天出台两项!在各地方政策中,氢能专项政策仍然较少,延续了以2021年十四五规划为主的基本情况,具体见图表2。氢云链认为,这与国家氢能专项规划出台较晚、“双碳”承担氢能顶层设计有关,各地方更多地将氢能作为前沿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减排的辅助。随着国家专项政策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后续氢能专项政策的出台有望加速。图表2 地方政策类型分布来源:氢云链数据库2、示范地区政策密集发布,多地争入城市群。从地区分布看,浙江再次登顶一季度政策发行数,广东、内蒙古和河南紧随其后,四省份整体相差不大,处于第一梯队。其中河南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补政策情况,在12月正式进入城市群后,河南在1、2月出台了大量的相关规划。情况类似的河北则相反,这是由于河北氢能产业政策较为丰富,2021年政策数量就在各省中排第二。此外,张家口和保定等地区隶属京津冀城市群,相关规划出台的较早。排第5的山西则以十四五规划文件的形式出台氢能产业政策。此外,一季度多个地区提出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包括黑龙江、广西、四川、湖北、重庆等。图表3 一季度政策地区分布情况来源:氢云链数据库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从民用到发电——两个变化推动天然气掺氢商业化

    从民用到发电——两个变化推动天然气掺氢商业化

    氢云链2022-4-12 16:20
    俄乌战争后,能源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如何解决化石能源对外依赖问题,成为欧洲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燃眉之急。能源安全叠加全球气候治理目标,天然气掺氢作为化石能源过渡方案,再次成为能源领域的热点。1天然气掺氢应用探索已有20年历史氢云链了解到,天然气掺氢相关应用技术在2000年之后开始被深入研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数十个示范项目。而研究项目中包括通过天然气配送网络掺氢为家庭和企业供热可行性、测试天然气网络掺氢比例对天然气输配关键设备、材料、终端设备和电器的影响、掺氢天然气地下储存的技术和监测要求等。自2013年以来,全球天然气掺氢的规模增长了7倍,2020年天然气管道掺氢规模达到了约3500吨。在实际应用中,天然气掺氢的讨论与项目集中在天然气管网掺氢中,用以解决氢气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在下游应用中,国内积极探索了HCNG汽车、掺氢天然气发电、天然气掺氢内燃机、民用掺氢天然气等应用,其中又以“氢进万家”为代表的民用天然气掺氢最受关注,如国电投天然气掺氢项目、山东和佛山“氢进万家”项目。总体而言,此前国内天然气掺氢项目更多在讨论运输环节,在应用层面曾更多讨论民用领域。由于管道运输和民用领域对于安全问题敏感,项目的实验验证周期长,因此天然气掺氢一直处于示范的阶段,而且规模有限,商业化进程推进缓慢。(具体可参见过往文章《 5300万吨需求!天然气掺氢10年市场空间打开、商业化拐点将至!》、《试验20年,近40个项目!天然气掺氢商业化还有多远?》)2天然气掺氢持续探索商业化:从运输走向应用,从民用走向工业!随着天然气管道掺氢运输逐渐受到认可,从2021年底、2022年初开始,国内天然气掺氢项目的热点发生了两个重点变化:从运输环节向应用环节发展,从民用领域向工业领域发展。如图表1所示,2021年底,国内天然气掺氢燃烧发电项目开始集中出现。从运输向应用的转变,有利于更快地形成商业化项目,推进能源终端应用减碳;对比民用领域,工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更容易推行。曾有地方政府官员向氢云链表示,氢应用项目目前更合适在工业领域应用,一般的地方政府难以承担民用项目的风险。欧洲走在了掺氢天然气发电应用的前列。目前欧洲已经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天然气基础设施跨季节储氢-掺氢天然气燃烧发电”的整体能源方案,用以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季节性存储和应用。国内对于氢储能的讨论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掺氢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启动,补齐了可再生能源跨季节应用的技术要素,有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解决电厂企业的碳排放问题,也有利于扩大氢能的应用规模。图表1 近期天然气掺氢项目来源:氢云链数据库3天然气掺氢燃烧发电案例1、荆门绿动电厂掺氢项目2021年12月23日,国家电投荆门绿动电厂在运燃机,成功实现15%掺氢燃烧改造和运行,机组具备了纯天然气和天然气掺氢两种运行模式的兼容能力。12月26日,改造后的机组接受电网调度,正式投入运行,整体方案可行性得到验证,这标志着国内已掌握一套完整的燃气轮机电站掺氢改造工程设计方案。2、浙江石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项目2022年3月,水发派思燃气参与建设的浙江石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项目三台西门子SGT5-2000E机组,先后点火成功。水发派思燃气为电站供应调压站设备,此项目为世界首套天然气与氢气、一氧化碳混合介质调压站。3、惠州中国首座掺氢燃烧电厂2021年12月,通用电气(简称GE)宣布,广东省能源集团旗下的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正式向GE及哈电集团订购含两台9HA.01重型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机组。3月29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设计、广东火电承建的国内首个兼具氢能利用的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项目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项目进行了第一方混凝土浇筑,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规划建设4×60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机组,本期建设2×600兆瓦9H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机组,相关机组由哈电通用燃气轮机(秦皇岛)有限公司生产。项目投产后,两台燃机将采用10%(按体积计算)的氢气掺混比例与天然气混合燃烧。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2027年电解槽市场总规模3960亿?外资研究机构如何看中国氢能发展

    2027年电解槽市场总规模3960亿?外资研究机构如何看中国氢能发展

    氢云链2022-4-11 14:22
    近日,汇丰前海发布了《China Green Hydrogen Ready for prime time》(以下简称《报告》)。外企对于中国的专项研究还相对较少,更多是在对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分析中作为一个区域进行研究。该报告从外资研究机构的角度,单独对中国绿氢市场进行了重点分析,预测了中国绿氢市场的发展拐点、市场规模、成本下降趋势和应用场景,并提出了评判因绿氢发展而重新估值的企业的两个规则。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1)2022-2025年中国的绿氢LCOH成本将下降38%;(2)未来5年中国的电解槽装机量将达到120GW,市场总规模达到3960亿元,并在2024-2025年间出现市场向上的拐点;(3)化工与钢铁是绿氢未来5年的主要商业化场景,电力储能和调峰是未来绿氢最重要的应用场景;(4)绿氢产业链上企业未来2年相关业务营收有限,但大部分都将迎来估值重构的机遇。从《报告》预测结论看,氢云链认为,汇丰的对中国的绿氢及电解槽市场的预测相对乐观,同时部分结论,或者是关注点与国内常见观点有所出入。与国内报告相互验证,定有裨益。氢云链对《报告》7个要点的梳理分析如下。一阶段判断:中国绿氢进入“真正应用”的起点《报告》认为,目前已经来到绿氢规模化应用的起点,原因包括:(1)化工企业对电解槽投资增加导致市场需求上升。宝丰、中石化等化工企业在减碳任务的推动下,正在加大对电解槽和绿氢环节的投资。(2)政策驱动中国绿氢产业发展。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国家《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以及2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对绿色项目的潜在支持,都将进一步推动绿氢的发展。(3)成本下降使电解槽市场拐点临近。一是下一批大规模绿色氢项目将在2024年投建,电解槽制造商产能也将扩大到10GW以上,电解槽成本显着下降;二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投用,如异质结(HJT),到2024年也可能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二市场规模预测:到2027年,电解槽市场总投资达3960亿元通过绿氢规模的预测,《报告》得出了2027年电解槽总装机量达到120GW的结论。由此,《报告》认为2027年电解槽市场总规模达到3960亿元,即2022-2027年年均市场规模达到790亿元人民币(见图表1)。1、2027年绿氢需求达255万吨,占氢气总需求7%《报告》预测,到2027年,中国绿氢年产量达到255万吨,占到中国氢气供应总量的7%(见图表2)。255万吨绿氢需求分别来自钢铁行业和化工行业,同时不考虑汽车用途:(1)中国有5%的钢铁(2020年为1.053亿吨)是用氢气生产的,平均每吨钢需要25公斤氢气,对氢能的总需求约为130万吨(折合62GW电解槽装机量);(2)2020年2500万吨化工制氢需求中的5%将被绿氢替代(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数据),共125万吨(折合58GW电解槽装机量);(3)绿氢生产区域与汽车应用区域存在错配,由于氢储运成本远高于制氢成本,不太可能在交通领域快速形成绿氢的规模化应用。2、2022-2027年间平均装机量达到20GW,年均市场规模达到790亿元255万吨的绿色氢气每年需要142800GWh的电力(氢气转换率为56千瓦时/千克)。若电解槽电能全部来自光伏,光伏年有效运行时间为1200小时,则电解槽总装机量需求达到约120GW。假设电解槽系统成本为3.33元/瓦,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960亿元,2022-2027年年均规模达到790亿元人民币!但《报告》同时强调,预计2022年的电解槽装机量约为1-1.5GW,占全球电解槽装机量的69%!根据氢云链数据库,这个数据同比2021年已经实现了100%-200%的增长,但对比20GW的年均装机数量差距甚大,将导致后续的装机压力剧增。《报告》还进行了有趣的假设:若电解槽对外采购了50%电力而非100%使用光伏电力,由于电解槽时间使用时间的延长一倍(从1200-1500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对电解槽装机量需求也减小为60GW,同时由于电解槽使用时间的提升,其LCOH降低20%。图表1 中国电解器设备系统年度支出来源:BNEF,汇丰前海证券估计图表2 绿色氢气将占2027年中国氢气供应总量的7%来源:中国煤加工利用协会、中国氢联盟、汇丰前海证券估算三成本预测:2025年绿氢LCOH将下降38%《报告》认为,到2025年,绿氢的LCOH将下降38%(见图表3)。下降幅度的54%来自光伏电力LCOH的下降(约39%),38%来自电解槽系统成本的下降(约30%)。(1)光伏成本下降主要来自新技术应用。如2022年的Topcon技术和2023年的HJT技术,以及2023年的多晶硅产能的提高。(2)电解槽系统成本下降来自规模经济和技术升级。根据IRENA,若电解槽年产量从10MW /年增加到1000MW /年,PEM电解槽成本将可能下降45%(见图表4)。技术升级也有利于成本下降,如应用成本更低的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等。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的预测并不包括氢气储运和加注成本,这些成本总和达到了制氢成本的两倍以上。因此《报告》认为绿氢将首先在可再生能源丰富、同时靠近钢铁、化工产业集群的地区率先应用,从而避免产生运输成本。图表3 到2025年,中国绿色氢LCOE将下降38%资料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协会、中国氢气联盟、汇丰银行前海证券估算图表4 电解器系统的成本(PEM)从2021年到2025年将下降45%资料来源:爱尔兰力、汇丰前海证券估价四应用场景预测:化工钢铁是绿氢最快商业化的场景,储能与调峰将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如第三部分所述,《报告》认为未来5年最具商业性的绿氢应用是化工与钢铁,未来绿氢在交通、供热等方面同样具有应用前景,但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应当是电力储能和调峰。《报告》认为,基础设施的缺乏和高昂的建设成本将闲置氢气在油气、化工和钢铁以外领域的应用,但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氢气的经济性。(1)化工和钢铁是近期最有前景的应用场景考虑碳价,氢能炼钢将具备经济性。以钢铁为例,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根据掺氢比例,在钢铁生产中可降低10-80%的碳排放,同时钢铁成本增加50-750元/吨(氢气价格为24元/公斤)。但若碳成本高于300元/吨,使用氢气可以减少45-450元/吨钢的碳成本(1吨钢约产生1.5吨碳排放)。而且考虑到2025年氢气价格的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氢能炼钢可能具备经济性。因此虽然短期内成本高昂,但我们认为化工和钢铁企业有投资绿氢的意愿。地方政府承担了减排目标,将倾向与支持排放碳更少的企业。(2)储能和调峰是更重要的应用场景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将增加电网的不稳定性,提高消纳的 ...
    超150项!一季度氢能产业项目招标“大揭秘”

    超150项!一季度氢能产业项目招标“大揭秘”

    氢云链2022-4-7 17:05
    现阶段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项目市场化程度较低,公开招标可以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市场的动态情况。通过了解氢能项目招投标情况,可以更好地把握产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据氢云链数据库显示,一季度全国氢能产业公开招标项目超150项,涉及全国24个省(市),总金额达到数十亿级别。一季度氢能产业招投标项目的特点包括:一季度招标超150项,3月数量占比过半。经过了1、2月的淡季,即使在疫情、两会的影响下,3月份依然有着亮眼的表现,显示了很高的产业发展活跃程度。超24省市发布招标,非城市群地区发力。项目的地区分布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地氢能项目,发展氢能产业已经成为共识。非城市群地区显示了很高的产业发展积极性,在招标项目数量上完全不逊色与城市群地区。检测设备亮眼,多样化趋势明显。检测设备是占比最高的环节,这一方面与需要进行公开招标的单位性质相关(民营企业采购并不一定需要公开招标),另一方面检测设备招标主体多为研究机构,显示国内正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一发展现状: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加速跑从时间分布看,3月份项目数量占比过半。一季度3个月份的发标分布情况如图表1所示。1、2月历来属于淡季,3月的项目数量占比过半。其中2月份由于受春节影响明显,项目数量为一季度最少。这从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表现也可以得到验证。从1月和2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数据来看,1月完成140辆、2月完成115辆,即使在冬奥会及示范城市群的双重影响下仍表现一般。值得注意的是,2月底以来国内各地区疫情频发,同时3月也是两会召开的时间,但3月份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招标项目情况还是喜人的,显示了各地区对于氢能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高昂。氢能中长期规划有望推动招投标项目进一步增长。随着3月底国家氢能专项政策规划出台,氢能产业前景进一步明确,预计二季度开始招投标项目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情况。图表1 一季度氢能招投标项目月度分布情况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二地区分布:非城市群地区开始发力从地区分布看,超过24个省市发布了氢能招标项目。TOP10省市如图表2所示,北京、四川、广东位居前三。城市群地区与非城市群地区数量相近,并未显示出城市群地区的项目优势,如四川、湖北位居TOP5,同时山东一半的项目并未落到进入示范城市群的城市中。一季度项目的地域分布与燃料电池客车的销售分布情况相关联。北京、四川近期由于冬奥会、世界大运会等大型活动原因在稳定地投放燃料电池客车、湖北也在2月份凭借客车推广挤到了第2的位置,这与招投标项目地域分布情况呈现了很高的关联性。这与示范应用的推广必将带动大量的配套设备有关。图表2 一季度招标项目地域分布情况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三类型分布:检测设备表现亮眼从产业链分布情况来看,装备采购与项目建设仍是主要方向。如图表3所示,检测设备、燃料电池零部件及生产设备、燃料电池项目数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3.9%、15.2%、14.5%,显示装备采购和项目建设仍是采购的主要方向。其中检测设备的招标单位主要为大学、实验室或研究机构,相关招标单位均为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方,显示了研究机构正在配合企业加大技术攻关。产线及产业园项目占比显示国内仍在快速进行氢能园区的建设。绿氢项目数量较少。随着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绿氢和氢安全的地位明显提升。但是现阶段来看相关的招标项目较少,电解槽项目多以存量的维护为主。这与绿氢项目发展阶段较早、项目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资金量大有关。以中石化库车绿氢项目为例,中石化发布了多次招标公告,EPC总金额达到23亿。图表3 招标项目产业链分布情况来源:氢云链数据库数据统计说明:检测设备包括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检测设备;产线或产业园包括了燃料电池相关产线建设项目;氢气供应包括制备、储运、加氢站等环节内容;燃料电池包括电堆、系统及相关研发课题;其他包括技术咨询、产业规划等。小结1、政策驱动下市场活跃度较高。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项目推动下,一季度市场呈现了很高的活跃度。随着《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预计未来氢能招投标项目将持续增长。2、非城市群加速发展。部分非城市群地区表现了很高的产业发展积极性, 体现了“没有政策也要上”的态度,显示国内氢能产业前景受到了各地区的广泛认可。3、绿氢项目有望迎来发展。近期企业涌向电解槽环节的信息越来越多,显示了企业对绿氢市场前景的高度认可。二季度后国内绿氢项目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全球首创!柔性输氢管道系统有望推动氢气管道运输快速发展

    全球首创!柔性输氢管道系统有望推动氢气管道运输快速发展

    氢云链2022-4-6 15:55
    应用成本高是制约目前氢能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因素,如何降低储运成本,已经成为氢气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而管道输氢是一个最受关注的方案。由于长距离气体管道一般采用的钢铁材料面临着建设成本高、氢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降低管道输氢的成本与安全风险一直是全球讨论的产业热点问题。其中,一家提供柔性管道输氢方案的荷兰企业引起了氢云链的注意。该企业提供了一种柔性输氢管道方案,目标是尝试解决传统输氢管道建设成本高、存在氢损伤风险等问题。氢云链认为,该企业的柔性输氢管道方案尽管尚未进行大规模的验证,能否被市场接受也是未知,但该方案的思路与储氢罐从金属内胆-塑料内胆-无内胆的发展方向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一定学习与借鉴的意义,供大家参考。01输氢管道的待解难题有哪些?氢气长距离管道运输并非新鲜事物,规模化建设输氢管道已有80余年历史。美国和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氢气管网的地方,全球范围内氢气输送管道总里程已超过5000km,形成了相关氢气管道标准,并且基本由法液空、空气产品、普莱克斯和林德等公司建设。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由氢气生产商运营工作主要是将氢气作为工业原料输送至工厂。我国氢气管道总里程大约 为400 km,但在《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输氢管道情况被官方吐槽——“在用的100公里”左右。目前管道输氢目前的面临的困难包括:(1)建设成本问题。有数据显示,美国天然气管道造价为12.5万-50万美元/公里,但氢气管道的造价约为30万-100万美元/公里,数倍于天然气管道造价。因此,为降低管建设成本,天然气管道掺氢被频繁提及,但目前认为掺氢体积上限仅为20%,难以实现零碳目标。(2)管道氢损伤问题。管道材料氢脆失效、氢气渗漏、氢致开裂/鼓包是纯氢管道、天然气管道输氢改造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同强度钢材的氢脆敏感性不同,需要根据管道材质和压力高低确定相应的掺氢比例,同时也要对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提高气密性和抗氢脆能力。(3)管理问题。目前输氢管道缺乏管理标准。有企业向氢云链范围,目前向政府申请建设输氢管道,往往需要按照化工管标准而非民用管,甚至难以审批。除了上述问题外,对于管道输氢成本目前也还存在一定争议。总体而言,目前普遍认为管道输氢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但与天然气管道相比,目前的氢气管道压力低、管径小、输送规模小。有报告认为,从单位能源输送效率分析,小型氢能管道的单位能量的输送费用(GJ·100 km)是天然气主干网的40倍,是特高压电网的25倍。有企业认为,为了提高输氢压力而建设的加压站将导致管道输氢成本远高于规模化液氢运输。02柔性输氢管道:如何解决管道输氢难题?荷兰企业SoluForce 开发了一种用于氢气应用的可缠绕增强热塑性工业管道系统 (RTP,也称为 FCP)。经认证,SoluForce FCP 可用于高达42 bar工作压力的氢气应用,这在氢运输领域独一无二。与钢铁材质管道相比,这种即用型柔性管道解决方案有望极大地促进绿氢的规模化应用。SoluForce Hydrogen Tight (H2T)的主要优点包括:没有氢气渗透风险。该管道带有特制的铝镀层,可防⽌氢⽓从 SoluForce H2T 管道中渗出。可重复使用。非金属配件系统经认证,输氢压力可达 MOP 42 bar/609 psi 的氢气应用最高工作温度为 65°C已经经过验证,属于成熟的技术。管道采⽤增强芳纶纤维,内外层均采⽤⽆腐蚀性的 HDPE 制成,⽆需特殊处理,从⽽ 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目前唯一可用于氢气应用的柔性复合管快速且易于安装,可用于任何位置寿命长达50年,免维护。两种直径。提供 4英⼨/101.6 毫⽶和6英⼨/152.4 毫⽶ (ND) 的直径选择。与钢相比,SoluForce Hydrogen Tight (H2T)的主要优点同样明显: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仅为1/4没有氢脆和氢腐蚀的风险柔性管道、便于布置安装简单快捷03实践:柔性输氢管道项目SoluForce的柔性输氢管道方案解决了传统钢铁管道最关键的安装成本高问题和氢损伤问题。SoluForce 于 2000 年首次在中东布置了SoluForce 柔性复合管道解决方案,这些管道至今仍在使用。截止目前,SoluForce已在全球范围内安装了超过 3500 公里柔性管道,在各种应用中进行了广泛的现场验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公用管道、配水/注入管道、石油和天然气输送流线、石油和天然气收集线。SoluForce Hydrogen 解决方案的首次应用在格罗宁根海港。SoluForce布置了4公里长、压力为42bar的柔性输氢管道,将北海地区风电生产的绿色氢气输送到Eemshaven 的化学和工业企业。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疫情向下、产业向上:多地百亿订单签约,国家政策效果初现?

    疫情向下、产业向上:多地百亿订单签约,国家政策效果初现?

    氢云链2022-4-2 18:38
    《氢云周报》为大家分析国内、外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最新行业动态,洞悉一周内行业发展的逻辑。包含政策、行业投资、市场行情等板块,每周更新一期。01氢云周评结合氢云链、氢云投行、氢云会议等多个氢云链旗下媒体平台信息,本周氢能产业具备特点如下。国内方面:政策的热议持续,产业逐步回到正轨1、对于国家氢能规划的讨论仍在持续对于国家氢能产业规划的讨论,各媒体举行了各类线上会议,各大纸媒也仍在频繁地讨论“万亿氢能产业赛道是否启动”的问题,一方面对于产业是利好,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宣传计划。2、电动汽车百人会对产业影响减弱与往期百人会不同,本届百人会上关于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内容并没有引起类似往届的轰动式的讨论,整体反应相对平淡,没有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布形成共鸣。3、大型签约信息开始发布考虑到过年、两会、疫情、国家政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对行程安排、疫情防控、宣传效果等的影响,各地区、各企业可以说是有事也不敢发布,甚至将签约会、发布会一推再推。本周各地区、各企业终于开始逐渐发布大型签约信息或重磅政策,项目方面如辽宁大连的大型招商签约会、河南金水国家级项目、美锦能源2000个系统的采购大单、嘉兴7500万重卡大单,政策方面如武汉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十四五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郑州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工作会议等,都显示了国家顶层设计出台和示范城市群的影响下的产业活力。其中产业园项目投资额达百亿。国际方面:德国、韩国分布签下氢能大单1、欧洲持续讨论氢能问题,德国最为积极俄乌战争导致欧洲持续讨论能源安全问题,并认为氢能是实现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其中德国的讨论最激烈,动作也最大,西门子在柏林落地电解槽厂、TES与E.ON就德国进口氢气业务形成了协议、劳斯莱斯(向国务部长展示氢解决方案)和戴姆勒卡车(展示氢能卡车并追加加氢站建设的投资)也在积极推动氢能交通解决方案。2、韩国启动多个大项目现代摩比斯投资11亿美元在仁川和蔚山投建两座燃料电池工厂,产能达到10万台套;SK E&S、PLUG与仁川市签订协议,将建设氢气制储运项目,并投放700辆燃料电池汽车和建设13个加氢站。02氢云链头条一周回顾1、干货!3类影响、7个特点、4个疑问 ! 氢云链携专家解读《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3月23日,业内翘首企盼的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规划文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发布!氢云链团队在第一时间邀请到两位业内资深产业政策专家,分别为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吉诗博士、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在3月23日下午4点10分召开线上会议,在氢云链创始人邱月盈博士主持下,携手两位专家共同为大家解读《规划》精神、分析政策机会和挑战。氢云链解读:一个氢能产业的“身份证”,与补贴无关。《规划》亮点是突破了燃料电池汽车范畴,从“大氢能”概念出发,在以往政策基础上,有继承、有更新、有变化,将其概括为:1个定位、3类影响、7个特点和4个疑问。围绕产业目标设计模糊、是否能够发展蓝氢、财政扶持力度和方向、管理归口不明4大疑问,赵博士和张教授纷纷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2、最高补贴2000万,探索建设市区加氢站!武汉市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武汉市政府官网3月31日发布了《武汉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中国氢能枢纽城市。《意见》中对于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财政扶持力度及方式、氢能应用推广方向进行了规定,具体如下。在发展目标方面:(一)氢能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三)氢能示范应用广泛开展。在财政补贴方面:(一)培育氢能龙头企业。(二)扩大氢能产业投资。(三)扩大氢能汽车研发制造。(四)支持加氢站投资运营。(五)优化燃料电池车船政策支持。在推广应用方面:(一)完善加氢站空间布局。(二)探索氢能应用示范。(三)促进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应用。(四)优化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环境。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3、外企“掘金”中国氢能市场!一文了解外企布局国内氢能的“蓝图”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1.3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氢能市场。随着国内“双碳”和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到位、产业化大幕拉开,国内氢能市场迎来规模快速扩大的预期。氢能具备能源属性,氢能市场未来必然具备全球化特征。在市场预期明确的情况下,外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将在市场起步之处就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已有近60家外企在国内深入布局氢能产业,项目数量超过140项,而与之合作的国内企业超过百家。外企布局情况特点如下。国家分布:德美日企业数量超6成;产业链分布:外企项目聚焦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环节;地域分布:上海城市群项目数量占据半壁江山。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4、NEXO“窝里横”,Mirai下坡路,clarity清库存,2022年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怎么走?根据氢云链数据库,全球在售的燃料电池汽车车型众多,但销量集中在现代NEXO与丰田Mirai两款车型上,曾经作为主力之一的本田clarity由于停产,也处于零散销售的状态。现代继续主导着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现代NEXO的1、2月销量分别为368和652辆,今年累计销售1070 辆,同比增长达到35%。从总量看,现代的销量占比达到了全球总量的将近50%。二代Mirai未能扭转对NEXO的颓势。业界对丰田的二代Mirai给予了厚望,但丰田Mirai的1、2月销量分别为347辆和412辆,今年累计为759辆,同比下降了14%,继续落后于现代NEXO。本田缓慢清库存。由于本田已经宣布停产燃料电池汽车,因此现阶段的销量应该是在清库存。本田1、2月分布销售了34和43辆,今年累计售出了77辆燃料电池汽车。中国市场挂零。中国尽管有多个车企推出了燃料电池,但仍然没有启动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的迹象,仅有少量的实验用车。由此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也受到部分氢能从业者和爱好者批评。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5、百人会氢 ...
    NEXO“窝里横”,Mirai下坡路,clarity清库存,2022年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怎么走?

    NEXO“窝里横”,Mirai下坡路,clarity清库存,2022年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怎么走?

    氢云链2022-3-31 14:39
    2022年,无论国际国内,对氢能产业的重视程度都上升到新的高度:美国推出了90亿美元的氢能产业推进计划;中国正式出台了氢能顶层设计规划;俄乌战争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更是将氢能推向了欧洲乃至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现阶段,氢能应用以车为先。氢能产业的兴起能否带动氢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际上燃料电池汽车以乘用车为主,2022年1-2月,全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总销量超过2200辆,同比增长超过20%,销量集中在现代与丰田两家企业中,其中现代汽车已连续3年登上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冠”宝座,并在2022年保持了领先的优势,市场占比将近50%。氢能产业的火热能否传递至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氢云链从国际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的企业分布和地域分布情况,探讨2022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情况。现代依旧领先,丰田表现低迷根据氢云链数据库,全球在售的燃料电池汽车车型众多,但销量集中在现代NEXO与丰田Mirai两款车型上,曾经作为主力之一的本田clarity由于停产,也处于零散销售的状态。现代继续主导着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现代NEXO的1、2月销量分别为368和652辆,今年累计销售1070 辆,同比增长达到35%。从总量看,现代的销量占比达到了全球总量的将近50%二代Mirai未能扭转对NEXO的颓势。业界对丰田的二代Mirai给予了厚望,但丰田Mirai的1、2月销量分别为347辆和412辆,今年累计为759辆,同比下降了14%,继续落后于现代NEXO。有观点认为是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和日本本土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供应减少,从而引起Mirai销量的下滑,但实际上在2019年燃料电池乘用车“销冠”被现代抢走后,丰田就一直被现代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上压着打。本田缓慢清库存。由于本田已经宣布停产燃料电池汽车,因此现阶段的销量应该是在清库存。本田1、2月分布销售了34和43辆,今年累计售出了77辆燃料电池汽车。中国市场挂零。中国尽管有多个车企推出了燃料电池,但仍然没有启动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的迹象,仅有少量的实验用车。由此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也受到部分氢能从业者和爱好者批评。现代NEXO看国内,丰田本田看海外NEXO高度依赖本土市场。现代NEXO市场主要在韩国,累计达到969辆(1、2月分别为319辆和650辆),占比高达95%,名副其实的“主场龙”。其余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其中在美国销售了53辆。对本土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使NEXO显得有点“窝里横”。丰田mirai平衡海内外市场。丰田1-2月本土销售为328辆(1、2月分别为163辆和165辆),占比为43.2%。本田的销售基本全靠海外。国内似乎已经没有了库存,仅售出1辆,而在美国今年则累计售出了71辆。2022年国际氢能乘用车市场看韩国?燃料电池汽车国际市场仍是“一根独苗”。从现代与丰田的本土市场占比情况看,国际市场实际上仍是丰田的独角戏,现代NEXO目前还只能依靠国家政策“窝里横”。氢能的火热难以传递至汽车消费市场,补贴仍是氢能乘用车发展关键。从欧美日韩四个地区看,政府大力推动的韩国地区快速增长,美国地区继续回暖但仍未达到2017/2018年的程度,欧洲地区仍旧低迷,号称建设“氢能社会”的日本则有所下滑。因此,结合中国纯电动汽车和韩国氢能汽车的发展经验,政府主导下的强力补贴仍是氢能乘用车快速发展的关键,工业端氢能产业的火热并不能快速传递到汽车消费市场中。韩国成为全球氢能乘用车市场火车头。总体看1-2月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规模有所增长,但若抛开韩国市场,实际全球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实际处于持平乃至下滑的状态。超过40%的市场占比,使韩国成为氢能乘用车市场的火车头。由此,2022年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可能还是要看韩国市场。回顾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正是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使中国纯电动市场规模长期占据全球规模的50%,最终孵化了优秀的纯电动汽车产业链,实现了“弯道超车”的阶段性目标,并开始走向全球。韩国在燃料电池汽车上是否会复制这条路径?氢云链与大家一起拭目以待。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外企“掘金”中国氢能市场!一文了解外企布局国内氢能的“蓝图”

    外企“掘金”中国氢能市场!一文了解外企布局国内氢能的“蓝图”

    氢云链2022-3-29 18:52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1.3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氢能市场。随着国内“双碳”和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到位、产业化大幕拉开,国内氢能市场迎来规模快速扩大的预期。氢能具备能源属性,氢能市场未来必然具备全球化特征。在市场预期明确的情况下,外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将在市场起步之处就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已有近60家外企在国内深入布局氢能产业,项目数量超过140项,而与之合作的国内企业超过百家。国外氢能产业发展较国内领先,对氢能产业链发展认知相对充分。通过外企在国内产业链和地区的布局情况,可以了解外国企业对国内氢能产业在发展阶段、产业关键环节和优势地区的判断和认知,有利于从多维度判断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发掘产业机遇。数据统计说明:企业数量均以国外总部口径统计,不包括在国内直接或间接持股的公司,也不包含单纯的贸易型企业;外企项目的统计口径与外企数量统计口径相同。一、国家分布:德美日企业数量超6成外企来源国家集中度高。如图表1所示,排名前3的国家为德国、美国、日本,CR3占比达到61%。若将欧盟国家统一计算,CR3达到了83.93%。氢能产业全球化特征显现。欧、美、日、韩、加、澳等是全球范围内氢能产业最为积极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与中国在氢能产业上达成了合作,氢能产业的全球化特征已经显现;排名前四的德、日、美、法恰好是汽车强国,显示出燃料电池汽车与氢能密切的关系。韩国企业在华进展相对缓慢。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氢能发展势头最迅猛的韩国在国内的动作较少,这与韩国的产业政策有一定联系,不轻易对中国输出产品与技术。在汽车产业上这一点同样存在,韩国现代最新的汽车产品往往不在国内生产销售、甚至存在一款产品“五代同堂”的情况。图表1 各国氢能外企数量占比情况数据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二、产业链分布:外企项目聚焦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环节外企项目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环节。外企在各环节布局的占比情况如图表2所示,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燃料电池、氢气供应、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紧随其后。可以看出,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密切相关的燃料电池+汽车+氢储运的项目数量已经占总数的83%。市场化低导致非车应用项目少。这是由于应用环节国内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应用场景较少,项目方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和背景,外企更愿意以产品销售、技术合作而非项目建设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如热电联产、备用电源是国际上应用最多的燃料电池产品,国内已有多个燃料电池热电联产项目采用了外企产品,但外企并没有在国内重点布局热电联产项目。即使在燃料电池汽车环节,外企更多与企业合作汽车产品而非承建项目。电解槽成外企下一布局重点。需要指出的是,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发布后,绿氢的方向进一步被明确。尽管目前落地项目有限,但据氢云链了解,各外资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正在与国内各地区政府与企业进行积极洽谈。图表2 外企项目在各产业链环节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氢云链数据库数据统计说明:由于加氢站相关建设是示范的必要环节,同时没有单纯参与加氢站的外企,所以不单独统计;同一企业参与多个环节时将进行重复统计。燃料电池:包括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环节;关键零部件:包含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BOP部件等;水电解设备:包括电解槽和电解水制氢系统等,由于该环节较为关键,故单独统计;氢气供应:包含氢气的制备、储运环节等;非车应用:包括其他氢能应用(热电联产、钢铁、掺氢燃烧等)。氢能装备:包括氢气压缩机、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三、地域分布:上海城市群项目数量占据半壁江山沪京苏外企项目数量最多。如图表3所示,外企项目分布与氢能产业热点地区基本一致,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位列前五。这也与各地产业的发展偏好一致:北京、上海是外企总部的聚集地,江苏也是零部件环节外企的聚集地,而广东更多的是本土地方企业。此外,成渝地区和武汉地区也是外企布局相对较多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蒙古由于大力发展氢产业,也吸引了多个外企的氢能项目落地。图表3 外企项目的地域分布情况数据来源:氢云链数据库数据统计说明:由于较多的合作协议不明确发展地区,甚至并没有执行,所以单纯的合作签约项目未纳入统计。项目集中上海城市群。外企项目也偏好在城市群地区落地,2/3的外企项目落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而在北上广三大城市群的外企项目中,上海城市群占比高达50%,具体见图表4。可见外企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偏爱”。图表4 京沪粤外企氢能数量对比情况数据来源:氢云链数据库数据统计说明:由于较多的合作协议不明确发展地区,甚至并没有执行,所以单纯的合作签约项目未纳入统计。小结从地区分布看,外企项目现阶段还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外商环境友好、氢能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从产业链分布看,外企业基本跟随了国内产业热点方向。总体而言,外企在国内的发展仍相对谨慎。目前国内处于产业化启阶段,市场尚未打开,产业链各环节存在技术短板,因此与外企合作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外企进入中国市场是“做蛋糕”,而非“当鲶鱼”,更非“拆桃子”。但各企业仍然需要注意景春梅部长所强调的“警惕国内市场成为国外技术迭代的试验场”。这要求国内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关于举办2022年氢云氢能产业投资峰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2022年氢云氢能产业投资峰会的通知

    氢云链2022-3-24 17:53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原则同意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原则同意

    氢云链2022-3-22 15:19
    3月2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并指出,发展氢能产业,既是上海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选择。要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努力贡献上海智慧。要不断完善规划布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为先”,同时着力破除产业发展的政策性瓶颈。上海市有望再次成为示范城市群的领跑者。三个城市群同步发力,为何上海城市群却总能抢先?京沪粤同步推进示范城市群政策制定工作2022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落地执行之年,各地区抓紧示范城市群相关规定的落地。上海地区速度最快,体系相对完备3月21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2022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点》指出,由智能制造推进处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交通委、市住建委联合制定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于6月底前发布。1月13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了《2021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拟支持单位公示》,规定示范城市群的各任务均由“示范应用联合体”申报,由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上海市是国内最早出台燃料电池汽车专项规划的城市,上海城市群也是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从政府到企业都有很高的产业建设热情。北京地区整体规划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北京市人民政府在3月21日发布的《2022年人民建议征集参考议题》中,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纳入一提征集范围。2022年北京地区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独占鳌头,但在整体规划方面相对滞后。对比广东、上海,北京地区入局氢能相对较晚,还有较多“功课”需要补。广东地区正在加快政策推广速度3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在氢能方面,将出台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码头、公交站场等加快建设充电站、加氢站。广东地区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总体规划上一直相对迟钝,更多依赖佛山、云浮、广州等地区自行推动产业发展,在递交城市群申报文件之时广东地区也是一直幺蛾子不断。进入2022年后,广东似乎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政策方面的有所改观,明确要加速推进行动计划的制定。为何上海地区总能抢先?“双向奔赴”最为重要整体来看,虽然推进效果还有待观察,但上海是国内汽车重镇,对于制定各类汽车产业政策和示范推广熟门熟路,推进速度最快,真正体现了城市群的“示范”作用。上海地区总能够保持领先?从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维度看,氢云链认为,除了上海燃料电池产业背景优势以外,上海地区政府和龙头企业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双向奔赴”、相关促进最为重要。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牵头发展的阶段,地方政府认知早,认知全就是最大优势。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省级官宣:广东出台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

    省级官宣:广东出台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

    氢云链2022-3-17 19:52
    3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在氢能方面,《通知》指出将出台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码头、公交站场等加快建设充电站、加氢站,新增建设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广东地区的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项目终于算是准备有所动作了。去年年底流出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意见征求稿)有望成为加快落地。一广东省级氢能产业规划现状尽管一直有广东积极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印象,但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中,广东似乎一直是相对“迟钝”的一个。据氢云链了解,在递交城市群申报文件之时,广东地区的申报情况就一直幺蛾子不断。在示范城市群官宣之后,京沪地区一直动作频频,广东除了佛山之外似乎都波澜不惊。在省级产业规划方面情况类似。尽管作为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一极,但广东省在氢能产业的总体规划上相对粗糙,对于产业链建设规划的专项省级文件就仅有一项。氢云链整理了广东省级氢能专项政策,具体如下所示:2020年11月,《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年9月,《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与规划路线图(2020—2024年)》2021年11月,《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意见征求稿)(未正式公开发布)实际上,仅有的《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也是相对粗糙,对于各类氢能及燃料电池应用的推广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及路径,仅针对加氢站建设制定了明确的补贴标准,对于技术突破、氢气、氢车及其他应用等方面的推广计划和财政扶持也基本没提。对于加氢站补贴和建设目标方面的内容如下。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围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和专用车规模化推广应用需要,组织编制加氢站布局方案,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布局建设约300座加氢站。省财政对2022年前建成并投用,且日加氢能力(按照压缩机每日工作12小时的加气能力计算)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给予补贴。其中,属于油、氢、气、电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给站,每站补助250万元;独立占地固定式加氢站,每站补助200万元;撬装式加氢站,每站补助150万元。鼓励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对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各级财政补贴合计不超过500万元/站,且不超过加氢站固定资产投资50%。可以说,在没有省一级的支持下,广东省前期能够跻身燃料电池产业“三驾马车”,全靠佛山云浮“用爱发电”。我们常说国内氢能产业是“自下而上”地发展,这在广东地区是尤为明显。在广州“入圈”之后,情况也仅是有所好转。实际上,省的态度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湾区另一核心城市深圳在具备了完整的产业能力情况下迟迟没有启动产业建设。二加快城市群行动计划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产业热情在《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意见征求稿)中,终于对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目标:到示范期末,实现推广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广东年供氢超过10万吨,建成加氢站约200座,车用氢气终端售价降到30元/公斤以下。该文件同时还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车辆购置等方面进行补贴,包括:对为广东获得国家示范城市群考核“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加分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励,省级财政按照国家奖补标准1:1给予配套资金,省内示范城市相关地市财政按照国家和省的奖补标准1:1给予配套补贴,用于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产业化能力提升。加氢站建设补贴:省级财政对“十四五”期间建设并投入使用,且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给予补贴,其中,属于油、氢、气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站,每站补贴250万元;独立占地固定式加氢站,每站补贴200万元;撬装式加氢站,每站补贴150万元。地方财政按照省补贴额度1:1予以补贴,各级财政补贴合计不超过500万元/站。不过该文件彼时仅是征求意见稿,目前也还没有正式公开发表。根据《关于印发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该行动计划或者是类似文件有望加快发布。作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示范区,根据氢云链数据库显示,广东年初纳入的2022年拟新开工的氢能项目(除去纯粹制氢和加氢站项目)是最多的,且出现了较多产业园项目,呈现出“企业先行、政策跟进”的情况,可见企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在省级规划和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明确后,预计广东地区的产业发展热情将进一步被激发。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亿华通独霸三榜!单车功率逼近100KW!一文了解2月氢车交强险情况

    亿华通独霸三榜!单车功率逼近100KW!一文了解2月氢车交强险情况

    氢云链2022-3-16 14:40
    氢云链数据库显示,2022年2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达到115台,同比增长41.98%,对比中汽协178辆的批发量数据还是较为接近的。根据氢云链产业经验,厂家批发量与终端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上险量更贴近终端客户使用情况。2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的特点包括:(1)上险量同比增长42%、燃料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25%;(2)大功率趋势,单车功率逼近100KW;(3)客车占比7成,专用车市场表现与产品申报情况大相径庭;(4)出现“运动式推广”特征。北京一骑绝尘延续榜首,各地汽车类型出现分化;(5)亿华通装机量、装机功率、单车功率均榜首。本文基于上险量数据,对照2021年和今年1月具体情况,并从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市场竞争等角度介绍2022年2月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动态变化。一总体情况:上险车量同比增长41.98%,单车平均装机达99.69kW如图表1所示,根据氢云链数据库,2022年2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达到115台,同比增长42%;装机总量达到11464KW,同比增长125%;平均单车装机量同比增长58%,达99.69kW,四舍五入已经实现了单车破百KW。从上险量、总装机量和单车功率看,2月份实现了连续的同比增长。对比1月,上险量环比减少18%,但总装机量环比增长2%,单车功率更是增长明显。环比减少的原因是2月份历来是汽车销售淡季。今年是示范城市群的正式起步年,业内对今年的氢车产销预期普遍乐观。从1、2月份的情况看,至少在燃料电池装机量上已经有保障。图表1 2022年1月上险车量和装机总量情况(单位:辆,KW)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二车辆类型情况:客车依旧强势,重卡略有提升图表2列示了各类车型的上险量分布情况。各类车辆类型情况如下:客车延续强势表现。客车占比依旧高达70%,依旧是市场推广的主力,但对比1月占比有所下降。这体现出近期主力地区依旧以客车订单为主。重卡和物流车份额提升明显。重卡和物流车分别为21%、9%,占比上升较为明显,但推广数量实际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因为燃料电池汽车基数较小,客车推广数量环比下降导致了其余车型在推广数量相近的情况下占比提升。专用车市场羸弱。本月专用车没有上险数据,1月的上险量占比也不足5%,在推广过程中专用车的力度相对较弱。值得一提的是,专用车在工信部产品目录与推荐目录中的上榜数量依旧是第一,这从另一个维度反应出燃料电池汽车非市场化的特征。图表2 车型分布情况(单位:%)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三地域情况:北京延续榜首一骑绝尘,各地车型分化形势初显从省级区域分布来看,115辆燃料电池汽车分布在8省8市,对比2021年2月3省4市明显增加。如图表3所示,北京继续以超过50%的占比稳居第一;武汉位居第二,但是仅有北京的三成左右数量;广州位居前三。由于北京地区的原因,地区集中度非常高,CR3达到83%。图表3 各省市上险量分布情况(单位:辆)来源:氢云链数据库地区推广车型有差异。北京仍以客车为主,但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客车上险数以公路客车为主,而非营业城市公交,这与企业向氢云链反馈的“北京公交数量一般,以通勤客车为主”的信息相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期的推广主力的北京并非从单一地区车企采购,体现了开放和包容的特点。暂未纳入示范城市群的武汉和成都车型同样以客车为主。广州和上海在今年前两个月则在小批量示范重卡。运动会成为氢车推广发动机。冬奥会是北京近期快速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成都开始出现稳定投放氢能客车的情况,这与今年6月将要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密切相关,中石油已在郫都区建成专门服务于运动会的加氢站。而作为亚运会举办地的浙江,目前来看还没有进入相似的筹备状态,不过亚运会较成都运动会晚3个月,后续表现仍旧值得期待。“运动式推广”明显!结合近期数据,各地显现出“运动式推广”特征。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推进,估计该情况可能还将持续。此外,各地区似乎出现车型推广偏好,可能与各地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程度、企业构建差异化优势的意图有一定关系。四车企销售情况:北汽福田遥遥领先从车企情况看,2月共9家车企有燃料电池汽车上险记录,对比去年同期4家有所上升,具体见图表4.北汽福田、成都客车、河南德力、东风汽车、南京金龙和厦门金龙的上险量位列前6,东风汽车、南京金龙和厦门金龙数量相同。其中北汽福田遥遥领先,占比超过了50%,事实上,北汽福田本月燃料电池车辆均在北京上险。在其中度方面,去除北汽福田后,其余车车企的数量则相对较为平均。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客车受益于地区推广政策,已连续两个月位居车企数量第二名,而厦门金龙凭借不同地区的订单来源,也连续两个月买入车企TOP5行列。其余车企的排名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图表4 TOP5车企上险量情况(单位:辆)来源:氢云链数据库五燃料电池配套企业情况:单车平均功率逼近115KWW,亿华通独霸三榜!从系统配套来看,2月共有9家燃料电池系统商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高于2021年的4家,具体如图表5所示。亿华通、众宇动力、东方氢能、喜玛拉雅和上海重塑配套的上险量位居前5。其中亿华通配套数量过半,而上个月亿华通仅配套了1辆车,可谓大起大落。图表5 TOP5燃料电池企业配套数情况(单位:辆)来源:氢云链数据库配套企业地域性明显。亿华通配套的60辆车均为北汽福田在北京上险的车。相似的,众宇动力配套的汽车均在武汉,东方氢能则在成都,喜玛拉雅则在广州,上海重塑则在上海。这体现出了行业发展初期非市场化的特点以及政府的地域性保护,后续数据主要跟着地方政府的项目走。总装机功率涨幅高于车辆涨幅。115辆车燃料电池总装机规模达到11464kW,涨幅达到125%,高于车辆数量的42%。如图表6所示,今年2月总装机TOP5系统配套厂家分别为亿华通、众宇动力、上海重塑、东方氢能和鸿力氢动,整体排名与配套数量排名接近。其中鸿力氢动和上海重塑由于单车配套功率较高,使得两家企业在总装机量排名上有所上升,这与广东和上海地区主推重卡的有一定关系。图表6 TOP5燃料电池企业配套装机情况(单位:KW)来源:氢云链数据库TOP4平均单车装机功率超过110KW。如图表7所示,单车功率TOP5排序情况与总装机TOP5排序情况有较大区别。由于上海重塑、鸿力氢动和未势能源均配套的重卡,使得3家配套商单车功率并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亿华通此次配套的车虽然以客车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