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还给人类一个清洁的“粮食-水-能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嘉善再发氢能产业扶持政策;广州黄埔区4项氢能补贴开始申报

    嘉善再发氢能产业扶持政策;广州黄埔区4项氢能补贴开始申报

    氢云链2022-8-10 16:49
    嘉善县《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8月9日,嘉善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补助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此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有重复或者交叉的,按就高原则执行。一、鼓励组建市场化氢能产业基金,对有融资需求的链长型企业和杰出人才类项目进行投资。重点投向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应用及终端产品生产制造,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创新发展活力。二、针对氢能产业链断点、弱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氢能装备企业或投资项目,面向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培育引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面向装备检测、车辆维护、安全培训等,引进一批服务类企业。新设立的总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正式投产后,按年度设备投资额的12%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补助4000万元。县、镇两级财政各承担50%。三、经县级孵化器孵化成功或引进新项目(新企业)入驻“两创”中心、租赁标准厂房的,企业首次升级为规上企业后给予租房费用补助,按前两年全额补助第三年减半补助标准执行,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150万元。四、加大氢能领域人才招引力度。以项目为依托,加快引进氢能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院校合作,积极培养本地高端人才,加强氢能领域技能人才培训教育。在创新创业扶持、生活补助、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依规给予支持保障。五、对成功引荐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新项目(新企业)落户嘉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第三方(介绍人),按项目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六、构建产业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开展绿色信贷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鼓励金融机构对氢能企业开展扩大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统筹运用信贷、债券、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银企对接发行绿色票据等手段拓宽氢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氢能产业企业金融惠企服务和支持力度,对经审计确认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氢能产业企业,鼓励各银行机构减费让利,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减免信用证开证费、承兑和跨境汇款手续费等,确保氢能产业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七、现有氢能产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且生产性设备投资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实际设备投资额的18%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1500万元。八、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奖励3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给予奖励300万元、2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奖励300万元、2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或省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给予奖励200万元。对新认定的嘉兴市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给予奖励6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研究院,给予奖励10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给予奖励100万元,市级重点实验室(A类)给予奖励50万元。九、鼓励企业与国内外氢能领域优秀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集中优势资源,瞄准堵点难点,攻关氢能产业“卡脖子”关键性技术。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新材料的企业,分别给予补助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对新认定为“浙江制造精品”的,单个产品给予奖励30万元;列入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和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的,通过验收后每项给予奖励20万元。被评定为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给予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每项给予奖励5万元。对牵头制定并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或省级地方)标准、“品字标”团体标准的,分别给予奖励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20万元,牵头修订并完成上述标准的减半执行。参与制定并完成(除第一起草人外排前五位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品字标”团体标准的,分别给予奖励30万元、15万元、10万元、3万元,单个单位每年参与制定上述标准的奖励总额不超过50万元。十、按照嘉兴市加氢站布点规划,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鼓励现有加油(气)站改建、扩建加氢设施,并在内循环车辆场所试点建设加氢站。按照省级相关规定加强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明确运营监管原则、部门监管职责、建设管理、依法许可、规范经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保障全县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新建、改建、扩建日加氢能力500kg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按照固定式加氢站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400万元。对取得相关许可证的加氢站(综合能源站),按照相关规定,以氢气实际销售量给予加氢站运营主体补助。从2022年3月1日开始按15元/公斤给予加氢补贴,并实施退坡补贴,次年3月1日开始逐年降低3元/公斤。十一、加快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持续推动燃料电池公交车(包括市区、城乡、跨县〔市、区〕、跨地市公交等)、物流车(包括集卡车、冷链物流车等)等场景应用。推进燃料电池在动力观光车、智能网联车、叉车、环卫车、渣土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对推广应用的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参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标准给予不低于1:1的补贴。对于其他未列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补贴范围的氢能示范车辆,根据项目给予一定补贴。同一车辆采用不重复、就高原则进行补助,已获得国家或省市补助资金的,县级不再重复补助。十二、扩大氢能应用场景。支持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按照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从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开始,连续3年按发电量给予0.1元/千瓦时的财政补贴,单个项目年最高补贴额不超过50万元。开展氢能船舶示范应用,并推进燃料电池动力向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无人机等领域拓展,根据氢燃料电池功率以每千瓦500元进行补助,单个设备不超5万元。积极开展氢储能、绿电制氢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推动氢能走向千家万户,催生“氢 ...
    阳光氢能“突围”碱性电解槽

    阳光氢能“突围”碱性电解槽

    氢云链2022-8-8 16:25
    2022年全球电解槽市场放量,电解水制氢设备环节成为市场风口,呈现“量质齐升”的特点:(1)企业涌向电解槽环节,新产品发布、项目启动、项目交付的消息不断;(2)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3)规模突破,电解制氢项目达到百兆瓦级别。2022年成为氢能产业“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年!在众多新晋电解槽企业中,新能源企业是最引人瞩目的“新势力”;在电解槽技术中,产业链配套齐全、成本较低的碱性电解槽成为现阶段电解水制氢的主角,也是众多电解槽企业的“宠儿”。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叠加众多企业的涌入,使碱性电解槽市场呈现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双碳”背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需求迫切,碱性电解槽也出现了大型化、高响应、低电耗等新要求。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打破市场竞争格局,抓住新的市场机会?阳光氢能是国内最早涉足氢能的新能源企业之一,通过提前布局、重视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形成了核心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能力,IGBT制氢电源、碱性水/PEM电解槽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解决方案,并形成了产能优势。在新的市场背景下,阳光氢能有望分享全球电解槽市场爆发红利。氢云链希望通过了解阳光氢能的电解水制氢在技术、产品、项目实践等方面的具体优势,探讨国内电解槽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电解槽企业的启示。01碱性电解槽市场的新挑战碱性电解槽是现阶段的主流。由于技术成熟、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成本相对低廉、产业链相对成熟等优点,碱性电解槽在国内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国内的大型制氢项目中更是担当“主角”。近期各新晋电解槽企业发布的产品也以碱性电解槽为主,由此碱性电解槽市场迅速进入了市场竞争阶段,新晋玩家必须“出手即巅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新需求下的新机遇。随着可再生能源制氢从概念向实践发展,碱性电解槽环节在技术发展、市场竞争、技术需求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1)大型化。快速增长的绿氢需求推动电解槽的单体和系统规模向大型化发展。如产氢量1000Nm3/h以上的电解槽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系统则已经突破百MW级别。(2)高动态响应。电力来源从稳定的网电向高波动性的新能源转变,要求电解槽有分钟级的启动时间和更快的响应速度。(3)低电耗。碱性电解槽的电力成本占氢气成本70%以上,降低电耗是提高绿氢经济性的关键。这对碱性电解槽的前端电源、动态响应性能、电流密度、综合电耗、多槽系统集成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02阳光氢能的碱性电解制氢解决方案在新的市场需求下,旧格局有望打破,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在新的竞争形势中“突围”而出?氢云链认为,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背景下,兼备技术能力和新能源产业经验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对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阳光氢能就是国内最早涉足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新能源龙头企业之一。基于提前布局的优势,阳光氢能是最早推出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掌握电氢耦合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最早形成GW级别的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通过对材料、核心部件,到电解槽、气液分离纯化及电氢耦合系统的潜心研发,阳光氢能实现了制氢电源、动态响应性能、电流密度、综合电耗、多槽系统集成与运行优化等一系列难题的突破,形成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材料和设计创新突破电解槽性能难题。通过建立材料和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优化电解槽结构、流场和电化学特性的设计,改进工艺控制算法,阳光氢能实现了碱性水电解槽电流密度、综合电耗、动态响应能力等核心性能指标的提升。IGBT制氢电源解决电网友好性和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电源是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关键设备之一。阳光氢能的制氢电源采用IGBT全控型功率器件和PWM控制技术,使网侧电流谐波含量0.99,满足了电网对谐波、功率因数等电能质量的要求。同时可以做到毫秒级功率调节响应,解决了与可再生能源匹配性的问题。智慧氢能管理系统解决系统大型化问题。碱性电解槽单体的产能尚处于兆瓦级,百兆瓦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制氢工程需要多台电解槽并联形成阵列,此时管理系统的关键性凸显。阳光的智慧氢能管理系统在风、光、网多种能源的控制,多台电解槽的投切及运行控制策略等方面积极地进行了技术创新,实现了制氢系统运行于最优效率区间、系统能耗大幅降低等目标,解决了大容量、多台套电解制氢管理难题。此外,阳光氢能还建成了全国首个电解水制氢系统综合测试平台,满足最大3000 Nm³/h制氢系统测试需求,避免了在项目现场才能对电解槽进行检测与调试,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和交付能力。从适配风光功率快速波动的IGBT制氢整流电源,到高电压、低电流的电解槽,再到先进的智慧氢能管理系统,阳光氢能的探索和创新解决了碱性电解槽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诸多新挑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电制氢解决方案,实现了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效耦合。03阳光氢能的碱性电解制氢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阳光氢能坚持实践创新,针对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各类场景和模式开展项目实践,实现了多个“第一”和突破。研发实践。技术、产品和方案必须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迭代发展。2020年6月,位于合肥的“可再生能源变功率制氢及氢储能发电实证平台”建成投运,率先实现了纯离网变功率制氢,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等多种工作模式。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光伏离网制氢及氢储能发电实证平台,对国内开展纯离网变功率制氢及电-氢-电闭环系统和光、储、氢绿色能源协同应用的研究起到引领作用。商业化项目实践。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必须在实际的案例中探讨商业化的可能。2021年,阳光氢能1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交付吉林白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制氢商业化示范,对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阳光氢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已应用在内蒙古、宁夏、安徽等多地光伏、风电制氢项目中,为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领域,提供“脱碳”解决方案。04小结对比光伏、风电产业,氢能产业链条更长,技术要求更高,商业模式尚未明确,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实践才能实现技术与商业化的持续突破,氢能崛起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阳光氢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认为,在电解槽环节,中国企业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才能赶 ...
    《濮阳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正式发布

    《濮阳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正式发布

    氢云链2022-8-5 17:37
    8月3日,濮阳市人民政府《濮阳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绿氢制备、氢能储运、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交通领域商业应用、车辆运营、能源领域推广应用、培育壮大行业骨干企业、氢能企业及产业项目落地、加大金融扶持等10大领域给予补贴。详情如下所示:一、加大绿氢制备扶持。建立氢能制备、检测服务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行政审批。鼓励企业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绿氢,对绿氢出厂价格不高于同纯度工业副产氢平均出厂价格,且用于本市加氢站加注的,按照年度累计供氢量给予补助。首年给予每千克15元补贴,此后逐年按20%退坡,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贴标准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并结合我市实际适时进行调整。对绿氢制备企业给予一定风电、光伏等指标配备支持。二、加强氢能储运支持。对新建高压气态、低温液态、无毒有机液体及固态等储运氢项目的,给予设备(含软件)实际投资总额 10%的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600 万元。对拥有10辆以上氢气运输车辆(单车载氢量200千克以上)的运输企业,从事本市所产氢气对外销售运输业务的,按照年度累计氢气实际承运量,给予每千克2元、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运营补贴。三、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优化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和“一站式”行政审批管理制度。鼓励在新建的加油、加气、充电场站内预留加氢设施空间;现有加油、加气、充电场站符合相关规范和安全条件的,无需另行办理加氢站规划选址、用地手续,经审批可以利用现有土地建设加氢站、综合加能站。在开发区、物流园区、静脉产业园区、建筑产业园区、公交场站内,企业可以利用工业、仓储用地建设不对社会开放的自用单纯加氢站。对新建、改建、扩建日加氢能力500千克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且承诺在我市连续运营三年以上的,在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投入运营后,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费用)的4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站最高补贴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70MPa加氢站、“制氢一加氢”一体站示范建设。四、实施加氢站运营补贴。对于氢气零售价格不超过每千克35元的加氢站,按照每年氢气实际销售量实行逐年退坡的运营补贴政策,每年每座加氢站氢气运营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五、加快交通领域商业应用。鼓励政府投资项目优先使用氢燃料电池车辆,对使用氢燃料电池车辆的投标单位给予加分奖励。设立国有独资或控股、参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租赁公司,开展采购、租赁氢燃料电池车辆等业务。市、县(区)新购置或更换(含租赁)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市政工程车、叉车、医疗车等车辆,优先选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辆,比例不低于50%。支持中原油田分公司推进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在油区作业应用。对购置本地企业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及配装本地所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或关键零部件的氢燃料电池车辆,单车累计纯用氢行驶里程达2万公里以上的,按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给予一次性补贴。对符合密闭运输等方面要求的氢燃料市政工程车、箱式和密闭式氢燃料物流配送货车开放道路通行权,经公安、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后,允许在早晚高峰“7∶00-8∶30、11∶30-12:30、13:30-15:00、17:30-19:00”以外的所有时段通行城区所有道路,在冬秋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期间不受预警级别的行驶限制。六、实施车辆运营补贴。对符合五补贴类型、条件的营运车辆,给予运营补贴。七、加大能源领域推广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居民小区、学校及医院等场所安装使用氢能热电联供设施。每个项目根据热电联供设备装机量,对投资建设的企业按每千瓦6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推动氢能在储能发电、石油化工和铸造加工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八、培育壮大行业骨干企业。本地企业转型制氢、氢能装备等产业,投资建设氢能项目,设备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且于两年内建成投产的,项目竣工投产后给予设备投资额10%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贴额不超过1000万元。对年氢能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企业,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对企业新研发的氢燃料电池车型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且一年内实现上市销售的,按照销售金额的2%进行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本年度内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氢能装备产品经认定为国家、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九、支持氢能企业及产业项目落地。对研发能力强、制造水平高、产品质量优的氢能项目落户本市,按照相关招商引资支持政策执行。对氢能制储运装备、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等知名生产企业落户本市,经认定填补本市氢能产业链空白的,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十、加大金融扶持。设立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氢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并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基金规模。对氢能企业按约定实际用于生产、经营、研发的银行贷款,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给予最高不超过三年、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贴息补贴支持。十一、附则本办法所列奖励、支持资金,市与区按1:1比例分担,市与县按受益比例分担。对已有相关奖励文件中与本办法同一性质的条款,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支持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濮政〔2021〕27号)同时废止,废止前已立项建设的生产项目按原政策执行。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濮阳市人民政府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氢云链2022-8-4 14:51
    8月2日,北京市经信局印发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拟从科技研发创新、技术装备应用、产业集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推广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7大领域进行补贴支持。详情如下所示:一、支持科技研发创新1.支持基础共性技术研究。面向氢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大需求,聚焦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兼顾氢能关联技术,支持氢能企业及机构开展基础前瞻和共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促进氢能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引领国际产业发展方向,支持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储备应用基础研究。2.支持强链筑基工程实施。鼓励领军企业牵头,围绕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优先纳入“强链工程”支持范围,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一定比例的股权支持或事前补助支持。鼓励氢能领域重点企业实施“筑基工程”,开展揭榜攻关、样机研发、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解决企业关键核心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分批给予攻关投资一定比例奖励。3.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建设氢能产业研发设计、中试集成、测试验证等产业支撑平台,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且符合条件的,可认定为“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对为提升中小企业服务质量发生的建设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根据平台年度服务绩效评价情况,分级分档给予资金奖励。支持龙头型、平台型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在京组建国家级、市级氢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按相关规定给予资金或股权支持。对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纳入首都科技创新券、中小企业服务券政策支持范围。二、支持技术装备应用4.支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将氢能领域新材料产品优先纳入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对于符合指导目录的氢能产品首批次应用,按单个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分档奖励。5.支持首创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属于氢能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国际)空白,技术水平国内(国际)首创的技术产品(统称为首创产品)实现首次应用。根据产品应用效果,按照首次进入市场合同(前3个合同中任选1个)金额的30%比例,择优给予研制单位国际首创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国内首创产品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6.支持技术装备首台套应用。将氢能领域发展潜力大、技术水平领先、推广价值高的先进技术优先纳入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并优先纳入本市首台(套)产品目录,对采用推荐目录内技术,在京应用的前三台(套)示范项目,按照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三、支持产业集聚发展7.支持供应链协同。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行动,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寻找稳定配套商,提高配套率,建立产业链B计划,增强产业链整体韧性。对京津冀范围内首次纳入产业链龙头企业供应链,且首次签订采购合同后实际累计履约金额达到一定额度,按实际履约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产业链龙头企业给予奖励。8.支持企业融资发展。支持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联合设立氢能产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用于支持产业项目投资或落地;鼓励国内外各类创业基金、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和其他机构设立主要投向氢能产业企业的投资机构;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研究制定适合氢能领域企业的创新型信贷产品,支持券商等金融机构发行面向氢能产业领域专项债券;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发展;支持金融机构为氢能小微企业提供银行信贷和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9.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对总投资10亿元(含)以上,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且获得贷款的氢能新建、改造项目和企业开展兼并收购,给予不超过人民银行同期中长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期限不超过3年(并购为1年)、单个企业原则上年度不超过3000万元的贷款贴息支持;对固定资产投资纳统1000万元以上且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给予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率不超过2%、单个企业年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普惠性贴息支持;重点支持氢能企业租赁关键设备和产线用于在京研发、建设、生产环节,对融资租赁合同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给予不超过5%费率、不超过3年、单个企业年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分年度补贴费用补贴。10.支持企业孵化培育。鼓励建设和培育氢能领域专业孵化器,开展高水平的创业辅导、早期投资、资源对接等专业化服务。符合条件的,按照孵化器相关支持政策,根据建设发展情况分类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资金支持;根据创业服务机构企业培育数量及孵化服务成效,择优给予不超过50万元资金支持。符合市级孵化器认定条件的,鼓励其申请认定为市级孵化器;符合国家级孵化器认定条件的,积极组织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加快推动氢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市区协同开展全面精准服务,对获评“专精特新”的企业给予区级分档资金奖励。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11.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鼓励新建和改(扩)建符合本市发展规划的加氢站,对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建成(含改扩建)的加氢站,对加氢站压缩机12小时额定工作能力≥1000公斤的给予建设定额补贴500万元,对额定工作能力≥500公斤的给予定额补贴200万元。对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提供加氢服务并承诺氢气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于30元/千克的加氢站,给予加氢站10元/千克氢气运营补贴。12.支持先进氢能设施建设。按照包容审慎原则,鼓励建设配套氢能终端应用的分布式清洁低碳氢源制备设施,促进氢源就近供应保障。鼓励开展先进制氢、储运、加氢设施试点建设,推动氢能产业尽快从创新走向成熟,对开展小批量新技术新产品实际工况、环境、场景等测试验证,按照测试投资额的不高于30%、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补贴;对新基建项目应用筑基工程攻关产品清单内新技术新产品的,按照项目投资额的不高于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补贴。五、支持示范推广应用13.支持车辆推广运营。鼓励省际间专线货运、城市重型货物运输、城市物流配送、城市客运等场景的燃料电池车辆 ...
    工信部等3部委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工信部等3部委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氢云链2022-8-1 16:07
    8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氢能方面,《方案》指出:(五)深入推进节能降碳。1、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推动低碳原料替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优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结构。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推动石化原料多元化。鼓励依法依规进口再生原料。(八)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1、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部署工业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程,研究实施氢冶金行动计划。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十)重点行业达峰行动。1、钢铁。到 2030 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以上。2、建材。到 2030 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突破玻璃熔窑窑外预热、窑炉氢能煅烧等低碳技术,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产业化示范。3、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加强船用混合动力、LNG 动力、电池动力、氨燃料、氢燃料等低碳清洁能源装备研发, 推动内河、沿海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应用。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工信部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8项补贴政策,电解制氢谷电占比超50%免收基本电费!《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18项补贴政策,电解制氢谷电占比超50%免收基本电费!《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氢云链2022-7-19 14:26
    7月18日,深圳市发改委印发了《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发展规模及产品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实现明显突破,形成产业链基本自主可控、空间布局合理有序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实现氢能商业化推广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成氢能标准研究、检测试验和安全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我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氢能领域国际国内标准不少于20项,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不少于15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部分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二是产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建成2个功能配套齐全、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氢能特色产业园,培育引进一批重点领域优质企业,实施一批重大中试和产业化项目,在氢能高附加值领域形成一批成熟产品,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示范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1000辆,建设加氢站不少于10座,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及备用电源应用不少于100套,示范氢能船舶1-3艘、氢能无人机及共享单车、生命健康等新兴及交叉领域不少于100台(套)。二、重点任务(一)打造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策源地1.开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制氢、氢气储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氢能产业关键领域布局实施一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对开展攻关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按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予以资助。力争到2025年,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催化剂、高压储氢瓶等实现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围绕海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核能高温制氢、液态有机物储氢、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等下一代氢能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对相关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予以资助。3.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围绕氢能战略前沿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需要,支持依托高等院校、企业等建设氢能领域相关科研机构,根据机构建设和科研发展实际需求,按相关政策给予扶持。重点在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等关键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按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予以资助。对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载体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支持。4.加强氢能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育。以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为依托,聚焦我市基础薄弱、高附加值、应用前景广阔的氢能技术领域,加大对国内外氢能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加大氢能产业基础研究人才和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力度,定期遴选一批表现突出的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对符合现行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的积极给予支持。5.加快氢能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主体围绕氢能基础与管理、氢制备与提纯、氢储运与加注、氢能应用、氢能检测以及氢能安全等上、中、下游各环节开展标准研制。对获得公开发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二)打造氢能产业先进制造集聚地6.建设氢能产业特色专业园区。以龙岗国际低碳城、龙华求雨岭为核心,充分利用区域现有发展基础,围绕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核心环节,高水平、高标准打造配套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市级氢能产业园区,集中建设配套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鼓励大鹏新区、盐田区等结合实际规划建设区级氢能产业园区。7.搭建氢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共性需求,依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建设氢能标准研究、检测试验和安全运营监测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氢能产业综合服务能力,保障氢能产业安全、有序和规范发展。按照平台建设总投资的4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8.重点培育创新型氢能企业。重点围绕先进制氢储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电堆及系统、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无人机等氢能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成长速度快、技术较为成熟的氢能领域企业,对相关企业建设中试基地或中试生产线,按项目总投资3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对实施产业化项目的,按项目总投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资助。9.开展氢能产业链集聚精准招商。围绕绿色高效低成本制氢、密度高安全性储氢、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大功率分布式发电等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支持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顶尖团队在我市落地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根据现行重大项目、产业空间等政策给予支持。10.加快推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鼓励我市氢能相关企业积极开展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空气压缩机、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氢气循环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对为广东获得国家示范城市群考核“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积分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励,按照国家和省的奖补标准1:1给予配套补贴。(三)打造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11.推动氢能在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推广。率先在重载及长途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应用推广,重点在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展氢能城际客车场景应用示范;在国际低碳城开展氢能公交示范应用;依托物流园区基础开展冷链配送物流车应用示范;依托赤湾、妈湾、盐田、小漠港区,开展氢能拖车及叉车等应用示范;依托城市能源生态园开展氢能垃圾转运车辆应用示范。对符合条件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广东省奖补政策标准给予购置补贴。12.推进在分布式发电领域试点应用。结合公交综合场站、绿色建筑、产业园区、大型数据中心、5G通讯基站、车载应急供电系统等场景用能需求,支持布局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试点应用。对于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创新效应显著的特色应用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扶持,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13.探索氢能在新兴及交叉领域应用场景。率先在海上行政执法、消防救援、电力线路巡检、工业测绘等领域开展氢能动力船舶、氢能无人机应用示范,鼓励政府各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使用氢能相 ...
    《张家口市支持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若干措施》发布

    《张家口市支持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若干措施》发布

    氢云链2022-7-12 16:28
    7月12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张家口市支持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若干措施》。一、支持对象市级财政资金奖励对象为本市范围内纳入河北省城市群示范任务并取得国家综合评定奖励积分的燃料电池整车购置与运营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加氢站企业以及用于支撑城市群示范任务考核的综合监管平台运营机构。二、起止时间该措施起止于2021年12月—2025年12月。市级财政资金按照每年国家考核结果对上一年度各项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拨付。三、支持内容市级财政原则上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进行配套,对“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氢能供应”“关键零部件”三个重点领域予以奖励,同时对车辆运营以及加氢站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一)推动零碳制氢基地建设立足我市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制氢产业规模化发展。对于为示范车辆提供绿氢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企业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电网+储能单元”体系,推动一体化建设,打造微电网制氢应用示范;结合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第十一次协调推进会“冬奥会举办前后各半年内,对为张家口地区氢燃料公交车提供氢能的风电制氢项目从电网购电量,免收两部制电价中容量电费,对相关制氢项目自建风电给予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政策”。积极争取为示范车辆供氢的可再生能源制氢企业延续此项政策,降低制氢成本,推动零碳制氢基地建设。(二)支持加氢站建设与运营给予加氢站建设补贴。按照“功能集成化、资源集约化、运行商业化”的原则,鼓励企业开展“油气电氢”合建站示范。示范期内,对列入城市群示范车辆保障的加氢站(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在建设完成且验收投入运营后,按实际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座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额不超过400万元。给予加氢站运营补贴。示范期内,列入城市群示范车辆保障的加氢站(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对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车辆,供应氢气销售价格不超过30元/公斤,按照国家核准的年度车用氢气实际加注量,由制/运/加/用企业组成联合体,几方达成一致后,以加氢站为运营主体进行补助,市财政原则上按照中央财政奖励标准1:1给予资金支持,每年每座加氢站氢气补贴不超过400万元。(三)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企业开展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8项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鼓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能力。对于本地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应用于国内城市群示范车辆,获国家示范城市群考核“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加分的企业,市级财政原则上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进行配套。(四)支持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鼓励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重点推动燃料电池中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轻中型货车、重卡等推广应用。示范期内,在我市登记注册且不迁出的燃料电池汽车,市级财政原则上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进行配套,财政性资金购买车辆不享受市级配套资金。(五)支持燃料电池车辆高效运营支持企业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从事运输业务,对满足单车平均用氢里程条件的车辆(≥7500公里/年,4年超3万公里),给予氢燃料电池中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轻中型货车、重卡,原则上每辆车每年分别奖励2万元、3万元、3万元、5万元。四、数据监测及奖励资金发放依据市级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000万元,建设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综合监管平台,对城市群内的制/储/输/加氢/车辆工况全产业链环节进行实时在线安全监测,支撑城市群示范任务的考核评估。我市参与城市群建设的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制氢厂等运行数据必须严格有序地接入监管平台,运行数据将作为国家和地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奖励资金审核发放的重要依据。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张家口人民政府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阜阳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阜阳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氢云链2022-7-11 15:21
    近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阜阳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一、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强化政策引领和产业培育,构建以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发电为主体的氢能能源供应体系,努力把阜阳打造成安徽省副产氢生产基地。构建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氢能产业与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推广氢能在交通运输、应急保供、储能调峰、热电联供、分布式供能领域的应用,推动氢能有序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2.近期目标(2021-2025年)基本建成辐射服务安徽省的氢源基地。依托昊源化工等龙头企业以及可再生资源制氢的潜在优势,形成安徽省稳定供应高品质氢源能力,气氢年供应能力突破2000万m3、液氢1000吨,打造长三角区域最大的氢源供应基地。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氢能基础设施体系。在全市建成投入运营4座加氢站,基本实现全市重点区域覆盖。探索氢气管网建设试点,沿线制氢及加氢站加入管网,建设氢能应用示范线路。移动式氢能储运体系初步建成,实现氢气管网范围外加氢站、制氢项目及用氢项目的全覆盖。打造国内规模领先的氢能产业基地。全市氢能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氢能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均有代表性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5-10家,其中氢能制备企业3-4家,储运氢企业2-3家,氢能核心装备制造企业3-4家,氢能应用企业1-2家,投资总规模超过100亿元。建设一批氢能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动氢能公交车实现市场化规模应用,争取燃料电车汽车保有量达到300辆,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在相关场景应用领域,争取在住宅、大型商超和园区等区域形成3-5处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应用项目。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氢能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氢能产业步入国内领先地位,由示范带动转向市场拉动,氢能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依托成熟的氢能源供应基地、先进的氢能技术转化共享研发基地,推动发展氢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制氢储氢技术更加成熟,可再生能源制氢比重逐步提高,储氢能力不断增强,我市作为氢能源供应基地持续、稳定向本省乃至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供应优质、低价氢能。氢能交通体系和氢能物流运输体系基本完善。氢能社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氢气制备、储运、氢燃料电池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吸引一批氢能领域应用型科研院所项目落地,争取搭建若干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依托重点企业建成一批高标准企业创新中心,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工业副产氢技术、储运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应用、氢能装备环节的科研投入,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优势的企业。氢能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氢燃料汽车投放量超过1500辆,配套加氢站数量超过10座,覆盖阜阳市主城区,配套投放一定比例的氢燃料乘用车示范,引导市民购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投资总规模超过200亿元。培育氢能相关企业超过15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30家左右,其中氢能制备企业3-5家,储运氢企业6-8家,氢能核心装备制造企业5-6家,氢能应用企业5-7家。图1阜阳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技术路线图二、空间布局根据我市现有氢能产业发展基础,以阜合现代产业园、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为载体,按照氢能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原则,引导我市氢能产业在地域上集中分布,形成阜合产业园氢能产业创新中心,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副产氢基地、临泉县阜阳氢能高效智能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颍上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颍泉、太和、颍上氢能应用示范区以及氢物流、加氢站、燃料电池生产等多点布局“一中心三基地四示范多布点”的134N氢能全产业链空间布局,努力将阜阳打造成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区。图2 阜阳市氢能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图(一)一中心:阜合产业园氢能产业创新中心规划范围为阜合产业园氢能产业科技园。依托我市化工副产氢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发挥东方电气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制氢、储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上下游优质企业入驻园区,推动氢能企业、产业创新研发平台、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集聚发展,重点布局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动力总成、核心材料及部件、分布式发电与备用电源系统、燃料电池汽车、氢能装备等项目,打造成集氢能科技创新、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及大数据、应用示范为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二)三基地: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副产氢基地、颍上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和临泉氢能高效智能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范围为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临泉县发展规划区和颍上化工园区。以我市昊源集团煤化工产业基础,在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发展化工尾气制氢及煤气化制氢,建立化工尾气制氢及煤气化制氢产业集群区。依托颍上县古城镇、迪沟镇、谢桥镇和江口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在颍上化工园区发展自有光伏发电协同谷电制氢示范项目,逐步形成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产业聚集区。依托临泉县晋煤中能 “阜阳氢能高效智能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项目”的煤气化及化工尾气制氢,打造氢能高效智能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三)四示范:临泉、颍泉、太和、颍上氢能应用示范区规划范围为我市临泉县、颍泉区、太和县和颍上县。利用阜阳攀业、东方电气在氢能应用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在三县一区大力推广氢燃料公交车、氢燃料物流车、氢燃料电池叉车、氢燃料电池游览车/游船、氢燃料电池市政工程车、氢燃料电池两轮车的示范应用。以太和县经开区为核心,加快东方电气(太和)项目落地,积极开展碱性电解水制氢储氢,PEM电解槽、膜电极等设备生产制造,建设氢能综合能源站,将太和县打造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重要制造基地。(四)多点融合氢能装备制造中心。依托阜合现代产业园汽车制造、颍泉智能制造和阜阳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燃料电池轿车、客车、物流车、环卫车等整车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创新智能制造新模式,促进产业升级。氢燃料物流应用中心。优先在物流集中的地区选址布局加氢站,在阜阳颍州港临港物流园、铁路物流港、公路港等物 ...
    上海开展兆瓦级新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氨—氢”绿色能源应用试点

    上海开展兆瓦级新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氨—氢”绿色能源应用试点

    氢云链2022-7-8 14:40
    7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在氢能方面,《方案》指出:一、基本原则1.能源清洁化。进一步提升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拓展氨能等潜在替代能源利用。2.原料低碳化。加快石化化工和钢铁等重点行业低碳原料替代,石化行业提高天然气、轻烃、生物质等原料比例,钢铁行业提高废钢比,推进冶炼过程以氢代碳。二、绿色低碳产业培育行动(一)聚焦产业高端,领跑优势赛道4.低碳冶金。支持企业攻坚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等工艺。做强绿色精品钢,巩固高能效硅钢、核电用钢、高温合金等产品技术优势,突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电池用钢、高能效变压器核心软磁材料等技术。培育低碳冶金产业生态,形成以氢能、新材料、智慧制造工艺装备和循环经济等为主导的钢铁相关绿色低碳产业。(二)推动集群发展,拓宽并跑赛道6.氢能产业。支持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公交客车、冷链物流车等多场景、多领域商业性示范应用,带动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等上游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在金山、宝山打造氢气主要供应基地;在临港、嘉定和青浦建设产业实践区,丰富应用场景;开展兆瓦级风力、光伏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集成及应用示范,开展“氨—氢”绿色能源应用试点。突破高能效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寿命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技术。推动高压供氢加氢设备、70兆帕储氢瓶等多重储运技术的应用。(三)拓展应用场景,抢占新兴赛道7.绿色材料。推动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量产、T800级以上高强高模碳纤维工业化突破、碳纤维专用树脂技术攻关,探索碳纤维在新型碳芯节能导线、储氢容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高温超导电缆,支持高温超导技术在核聚变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光催化在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低碳化工,推进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轻烃裂解技术的应用示范。三、特色园区升级行动(一)以集聚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氢能示范实践区推进嘉定氢能港建设,形成关键零部件、系统、整车等产业集聚,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计量测试国家级平台,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依托临港国际氢能谷,聚焦燃料电池整车、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加快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站建设,开展电解水设备的产业化和先行先试,开展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的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三)以创新发展为方向,加快建设“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依托相关企业、专业机构和产业联盟,聚焦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等技术攻关,打造碳中和特色产业集聚先导示范,引进世界500强研发机构和业务板块,建立低碳减碳研发转化平台,吸引“专精特新”企业,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四)以低碳氢源+新材料为核心,加快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在上海化工区形成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加大副产氢利用,开展沼气制氢,探索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围绕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加快轻质高强材料、新能源材料、氢气储运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的孵化和应用。推进天然气、轻烃代替煤和石油制化工原料应用,鼓励企业提高生物基、废物基原料比例。(五)以梯次推进为路径,培育建设若干个潜力园区布局一批潜力园区,加大培育提升力度,推动其成为特色园区或精品微园。碳捕集利用示范园开展新一代二氧化碳捕集等技术攻关,推动二氧化碳制碳纳米管及复合材料等示范。青浦氢能经济生态园构建氢能汽车产业链。临港再制造产业园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燃气轮机等装备再制造。长兴低碳创新产业园推动潮汐能发电技术研发、LNG船生产制造,发展绿色海洋装备和绿色交通产业。推动碳中和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发挥本市各类科创平台作用,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推进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酒泉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发布

    《酒泉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发布

    氢云链2022-7-5 14:57
    近日,酒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酒泉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方案》”)。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涵盖工业、交通、储能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全面发展,酒泉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有规模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格局。1.氢能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在氢能产业项目立项、审批、监管等方面有健全的政策制度,安全、检测、标准等方面体系完备,各项产业支持措施、奖励补贴标准清晰可查,集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合力发展氢能产业的措施、做法得到有效验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酒泉经验。2.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氢能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建成10万吨/年以上的绿氢生产基地,工业副产氢达到3万吨/年,以短期就近消纳为原则、长期外输消纳为目标,确保产销平衡。电解水制氢装备、储运装备形成规模,氢能装备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3.各类示范应用项目建成,多元化应用场景全面发展。引进培育10家以上氢能企业,氢能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建设加氢站8座以上(含改扩建站),推广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200辆左右。化工行业规模化应用绿氢、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大规模氢(氨)储能与发电调峰、热电联共与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建成试点示范项目。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初步实现有规模有效益的商业化发展模式。二、重点任务(一)加快氢能制、储、输工程建设1.建设规模化新能源制储氢基地。打造以新能源制氢为主,工业副产氢为辅的制储氢基地。重点依托玉门、瓜州、金塔等县(市、区)现有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础,布局建设玉门5万吨/年、瓜州3万吨/年、金塔2万吨/年以上的绿氢制储基地,配套安全可控的储氢设施。推动制氢成本逐年降低,为打开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提供市场条件。实施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推进陕煤集团配套30000Nm³/h电解水制氢项目,逐步在玉门市建成5万吨/年绿氢生产基地。实施甘肃宝丰多晶硅项目配套3000Nm³/h电解水制氢项目,推进瓜州县年产100万吨绿色尿素项目,努力实现绿氢生产规模达到3万吨/年。实施金塔县液态可燃氢项目、气制液氢重大国产装备应用项目,力争绿氢生产规模达到2万吨/年。依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文件精神,大规模开展以绿电制氢、合成氨、甲醇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切实形成新能源就地消纳优势,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提供成本优势。2.构建氢能输运网络。联合氢气生产端、消费端及运输端,构建统一、协调的氢能宏观调控组织体系,以“择优组合、就近供应”为原则,形成相对完善、稳定、高效的氢气运输网络。推进短距离高压管束车运输和长距离低温液态运输,开展纯氢管道输氢应用试点。依托玉门油田在建纯氢管道输氢工程,建设纯氢输氢示范应用项目。以高压管束车配送为基础,发展高压气态配送网络。依托气制液氢重大国产装备应用项目,实践液氢槽车向周边城市中长距离外送输出。3.统筹布局加氢站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在各县(市、区)积极开展加氢站应用示范,布局加氢站8座以上。鼓励现有加油(气)站基础上改扩建加氢站,探索建设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加氢站。加氢站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实现即来即备。加氢站应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区。各职能部门按权限和工程建设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涉及建筑工程的需履行相关规划审批手续。加氢站建设应符合《加氢站技术规范》(GB50516)、《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GB/T34584)、《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GB/T34583)、《移动式加氢设施安全技术规范》(GB/T31139)、《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国家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定。(二)拓展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1.重点推进化工领域示范应用。依托玉门、瓜州、金塔现有的化工园区,开展化工企业使用绿氢作为化工原料的示范应用。结合金塔县液态可燃氢项目,实施工业副产氢回收利用制甲醇示范应用项目。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示范氢能与多晶硅行业、煤化工行业融合发展和低碳发展新模式。结合瓜州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推进绿氢制合成氨及制化肥等项目建设。积极与酒钢集团合作,创新“钢铁+氢能”发展模式,推动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2.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围绕城市公共交通、环卫车、重点旅游景区区间车、大型企业中重型货车等应用场景,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助力零碳城市创建。重点实施肃州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玉门油田氢燃料电池通勤车,敦煌旅游景区氢燃料电池区间车、金塔金瑞科创城氢燃料电池区间车等应用示范项目。在矿山、工业园区等运营强度大、行驶线路固定区域,探索开展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货车运输示范应用。推广具备大规模应用场景的淖柳公路、肃北马鬃山至瓜州柳沟矿用重载公路氢能重卡示范应用。3.拓展推进民用领域示范应用。结合各县(市、区)计划开展的热源改造项目,开展氢能作为高品质热源、热电联供应用示范。结合天然气管道新建项目,依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以敦煌为试点,开展居民小区民用天然气掺氢燃烧应用示范。在有条件的园区布局天然气掺氢燃烧应用示范,推进玉门油田气光融合清洁替代项目掺氢应用示范。4.积极争取“西氢东送”示范项目。在“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合作模式基础上,将氢能转化为液氨、甲醇等能源载体,为东南沿海氢燃料供应短缺城市供应氢能。利用“一带一路”合作关系及中欧班列的交通运输条件,探索“氢能产品国际贸易”商业模式,拓展氢能向中亚、欧盟等地的出口贸易。5.探索液氢在航天领域应用示范。加强与中科院理化所、中国航天101所、蜀道装备等国内大型氢液化装置科研机构合作,推进气制液氢重大国产装备应用项目,探索液氢在航天领域应用示范。结合规划实施的新能源建设项目,研究推广氢储能、氢燃料电池发电调峰示范项目。(三)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1.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建设氢能装备产业基地,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基础,引进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设备企业落户酒泉,实现核心设备本地化生产,降低电解水设备的生产制造成 ...
    5000辆氢车项目规划!《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5000辆氢车项目规划!《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氢云链2022-6-27 14:59
    6月21日,鄂尔多斯人民政府印发了《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一、产业发展目标:分步走,打造西北氢能产业高地鄂尔多斯市规划通过三个阶段跨越式发展,使氢能产业迎头赶上,在全国占据一席地位并形成较大的差异化优势,第一阶段(2023年底前)为试验示范阶段;第二阶段(2025年底前)为加速推广阶段;第三阶段(2030年底前)为示范成果转化应用阶段。1、第一阶段(2023年底前)。氢源方面,整合我市及周边地区现有副产氢、化石能源制氢资源,适度发展小型离网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推进现有5个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形成稳定的氢源,可再生氢和低碳氢规模达到5万吨;制氢装备方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电解槽、风电、光伏等与氢能制备相配套的装备生产企业5—6户,实现制氢装备本地化采购;氢燃料电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全力引进国内有实力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3—4户整车,5—6户电堆、动力系统及电堆集成所需装备生产企业落地我市,并形成部分产能;应用场景方面,在伊金霍洛旗及周边打造4个煤炭短倒运输应用场景,在伊金霍洛旗、东胜区打造1—2个城市交通、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500台;加氢站布局方面,在伊金霍洛旗及周边旗区布局加氢站20座;政策保障方面,完成《鄂尔多斯市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站规划》《加氢站管理办法》,形成完备的财税鼓励支持政策、各类管理办法及安全保障措施及办法。2、第二阶段(2025年底前)。氢源方面,向自治区继续争取5—8个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市匹配部分上网指标的制氢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同时发展10万吨以上离网制氢能力,形成40万吨以上稳定可再生氢供应;制氢装备方面,继续引入与全市制氢能力相配套的制氢装备生产企业;氢燃料电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继续引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5—7户整车,7—9户电堆、动力系统及电堆集成所需配套装备生产企业落地,整车制造能力达到1万辆,形成较完备的氢燃料电池整车整备制造全产业链;应用场景方面,从煤炭短倒运输延长为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应用场景扩大到全市,其中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区打造10个以上的城市交通、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所有旗区共打造50个以上应用场景,并视情况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务用车、冷链、特种车辆、快递配送等方面的应用。全市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达到5000台以上;加氢站布局方面,在全市布局90座以上各类加氢站,保障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注需求;氢化工方面,推动宝丰、国能投、中煤、中石化新星依托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开展合成氨、合成甲醇领域清洁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的规模化示范,并持续推进“液态阳光”技术中试扩大。3、第三阶段(2030年底前)。氢源方面,全市可再生氢制造规模达到100万吨/年以上,形成完备的制氢装备及零部件生产体系,满足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采购需求;通过优胜劣汰,形成国内先进完备的整车、电堆及各类零部件生产体系;本市氢燃料重卡替代燃油重卡率达到30%以上,城市交通、垃圾处理等车辆替代燃油、燃气车辆率达到15%以上,开展政府、企业、家用氢燃料电池车小型车辆的试验示范,全市各类氢燃料电池车辆达到2万台;在全市布局300座以上各类加氢站;推动可再生氢在煤化工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具体包括可再生氢+煤化工生产烯烃、天然气、油品及化工品,以及可再生氢+二氧化碳生产甲醇及下游产品等;推动建立国际领先的氢能科技创新平台和氢能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氢能产业联盟在我市落地,开展产业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二、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一)打造多元化氢源保障任务:2023年前,统筹副产氢和富余产能,培育可再生氢产能。做好各旗区氯碱副产氢提纯改造,对全市副产氢统筹利用。按能收尽收、能用尽用原则,依托中谷矿业、君正能源、双欣环保、亿利化学等企业,做好副产氢提纯外供准备,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氢气品质、提高副产氢气回收率,并鼓励供氢和用氢企业的合作,保障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初期用氢经济性。充分利用神华煤制油天然气制氢富余产能,做好电解水制氢过渡阶段的相关推进工作。以神华集团为重要制氢基地,通过推动实施技术改造、提高天然气供应、安排能耗和碳排放指标等方式,置换部分天然气制氢产能,做好电解水制氢投产前产业发展初期氢源保障。加速培育电解水制氢产能。加快推进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准格尔旗纳日松等5个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加强监督评估,确保2022年底实现并网投产。积极推动圣圆正能、圣圆能源、宝丰风光氢储一体化、亿利库布其绿氢示范基地等项目纳入自治区2022年风光制氢示范项目名单,力争部分项目一期2022年开工建设投产,后续各期陆续建设,加速电解水制氢落地,快速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争取到2023年实现可再生氢产能5万吨。任务:2025年前,全力推动电解水产能爬坡,满足多元应用场景打造多个风光氢储基地项目,满足化工替代需求。逐年谋划依托宝丰、中石化、中煤、神华等争取5—8个匹配部分上网指标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推进电力资源优势地区开展离网制氢基地建设。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氢40万吨,满足化工和交通等领域替代需求。试点示范加氢站现场制氢,满足远氢源地区加氢站补氢需求。建设电解水制氢、加氢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通过风光资源置换、远氢源/近氢源加氢站打捆等方式,在远氢源地区建设3—5个加氢站现场制氢示范项目,完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助推远氢源地区氢能应用。任务:远期,补足化石能源清洁制氢产能,提高氢源多元化保障  化石能源清洁制氢方面,在乌审旗等资源优势地区,试点示范天然气裂解制氢技术,促进天然气资源循环;根据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逐步推动CCUS技术在煤制氢场景应用,加快可再生氢应用和煤制氢降碳需求耦合;电解水制氢方面,跟踪阴离子膜(AEM)和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技术,待技术相对成熟稳定后,同步开展试点示范,提高制氢效率,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加快迭代和降本。(二)统筹规划储运体系任务:2023年前,挖掘高压气氢潜力,打造初期高效便捷储运体 ...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发布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发布

    氢云链2022-6-20 11:52
    6月2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8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一、发展目标《规划》指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到2035年,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二、重点任务(一)打造科技创新高地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掌握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上海汽车产业基础,提高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电堆设计、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水平,形成全链条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和产业化,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整车品牌。突破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清洁、高效、经济的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技术,提升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等电解水制氢的工艺技术水平。开展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低热值含碳原料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研究。突破高压气氢、低温液氢、长距离管道输氢、储氢材料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持续降低氢气储运成本。开展氢冶金、氢能动力等前沿技术研发。开展高炉富氢和竖炉全氢冶金工艺和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利用钢厂余热源的低电耗高温固体氧化物制氢技术及装备开发。开展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纯氢辅助动力电池、氢-锂-超级电容复合航空动力系统等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电堆长寿命技术,降低电堆衰减和腐蚀速率,提高效率及系统运营时间。2、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面向未来强化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发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以及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硅酸盐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紧密围绕前瞻和颠覆性技术开展研究布局,重点开展新型氨氢转换、固态储氢、乙醇重整制氢、液态储氢、新型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强化颠覆性技术的前瞻布局。加强校企联动,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未来产业新风口奠定技术基础。面向产业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上海氢科学中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整合行业优质创新资源,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创新平台,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支撑行业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1、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大型能源企业加快向氢能生产企业转型。发挥化工区工业副产氢和老港垃圾填埋场生物质天然气制氢的资源优势,配套二氧化碳捕集装置(CCUS)制氢,形成先进的供氢体系。推动大型制造企业加快向氢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开展氢能替代的工艺技术装备研发,以氢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以及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产品和应用场景为牵引,打造氢能关键装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支持上汽集团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研发布局。支持中小型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氢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围绕模块化碱性电解槽、PEM制氢装备制造、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集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高标准打造氢能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氢能产业的创新创业活力。2、建立产业标准及检测体系重点围绕氢能质量和氢安全等基础标准,制储运氢装置、输氢管道、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标准,交通和储能等氢能应用标准,加强相关标准体系研究。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研制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制定发布相关标准。建设燃料电池材料、电堆、动力系统、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成套测试认证平台,形成检测认证服务和测试装备供应体系,打造燃料电池汽车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引导氢能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建设氢储运装备、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相关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进氢能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3、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培育氢能相关学科专业,优化机械、化工、材料、能源等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一批涵盖氢能学科的绿色低碳技术学院,加大氢能产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以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通道,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其他从业人员。针对氢能产业领军人才、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加强服务保障。(三)筑牢供应设施基础1、持续推进中长期供氢“绿色化”中长期,立足于建立以绿氢为主的供氢体系,推进深远海风电制氢、生物质制氢、滩涂光伏发电制氢,通过技术进步逐步降低绿电制氢成本。探索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布局沪外、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构建多渠道氢能保障供应体系。2、逐步推动氢能输运“网络化”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按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低温液态、固态、氨氢转化等)的方向逐步提升氢气的储存运输能力。探索开展氢-氨、液氢的长距离运输工程规划,研究建设氢-氨转化和液氢集散中心。整合长三角地区富氢区域的氢能资源,构建地区外供氢和制氢相结合的供氢方式,保障氢源稳定供给。发挥本市已有的天然气、合成气管网资源优势,完善宝武园区、上海化工区内部区域性氢能输送网络;保护利用好吴泾等地区已 ...
    引导比亚迪等企业打造氢能产业园,支持非化工区制氢!《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引导比亚迪等企业打造氢能产业园,支持非化工区制氢!《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氢云链2022-6-7 16:02
    6月7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一)产业规模显著提升。抢抓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一体化发展重要机遇,加快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落户我市。力争到2023年,引进国内先进企业3-5家,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到2025年,构筑起涵盖燃料电池汽车及车用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自主研发产业体系,引进国内先进企业8-10家,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二)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力争到2023年,基本形成涵盖氢能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体系。突破电堆、膜电极、催化剂技术,研制制氢、加氢关键设备,突破核心技术。到2025年,基本掌握高效低成本的氢气制取、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显著降低应用成本。(三)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双轮驱动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应用场景。充分利用我市工业副产制氢资源丰富优势条件,打造“两区两线”(迁安市和曹妃甸区两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迁曹公路、平青乐公路两条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力争到2023年,建成加氢站10座(加注能力约10t/d),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达到700辆,其中氢燃料电池重卡达到6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公交达到70辆以上,环卫车30辆以上,推广1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30座(加注能力约30t/d),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力争达到2500辆,其中氢燃料电池重卡达到2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公交达到200辆以上,环卫车90辆,物流车240辆,推广3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二、重点措施(一)大力夯实氢源基础。结合京津冀区域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况,建立工业副产氢为主、可再生能源制氢为辅的多元化制氢产业体系。2023年前,以迁安市、滦州市为制氢核心,融合古冶区、曹妃甸区、海港开发区、丰南区,辐射丰润区、迁西县,依托我市中溶科技、九江焦化、美锦焦化等化工企业,开展工业副产氢提纯,将焦化企业焦炉煤气高效利用与制氢结合起来,加快扩大氢气产能,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初期的氢气需求。推进低成本、规模化制氢,逐步降低制氢成本。2025年前,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发展规模化绿色制氢,支持在非化工园区开展风电制氢、光伏制氢项目,依托大唐国际、国能集团、华润电力、省建投等重点企业在开平区、丰润区、海港开发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制定和出台制氢产能要求和环保管理方面相应政策,鼓励工业副产氢企业提供稳定氢源。全市所有焦化企业配套建设制氢设施,作为氢源供应基础;全市新增10万千瓦以上光伏项目配套建设制氢工厂,作为区域氢源补充。在稳固氢能供应基础的同时建立健全氢气市场交易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氢气定价机制,激发氢能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研究制定制氢产业碳排放核算体系,引导制氢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立足唐山、辐射京津冀地区的北方制氢基地。(二)搭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场景。积极把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契机,在我市新增及更新中重载卡车领域率先示范推广采购燃料电池汽车,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市重卡领域的替代。积极支持迁安市、滦州市、迁西县、乐亭县、海港开发区、曹妃甸区、丰润区、古冶区等区域,率先打造中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应用示范点。积极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领域,逐步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结合燃料电池重卡、公交车、物流车、特种车辆等商用车运营重点线路和区域,科学有序规划布局加氢站,预留加氢站建设用地空间,优先打造迁曹公路、平青乐公路两条氢能利用示范线,并随着应用车辆需求增长,适时打造唐山至北京、唐山至天津等氢能线路。大力推动京津冀交通沿线加氢站建设,以大河环保和唐山能源集团为依托,鼓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成品油销售企业采取合作共建模式利用现有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改扩建加氢设施,鼓励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利用企业自有工业用地,建设满足自用车辆使用的自用加氢站。(三)推动氢能制造产业落地。根据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需求和应用场景区域特性,引导亿华通、东方电气、长城未势能源、比亚迪、北京氢璞、上海申风(燕山钢铁)、上海重塑等企业在迁安市、高新开发区、海港开发区等区域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立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制造云平台、柔性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开发高效率、高可靠性专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重点推进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辅助部件以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同时搭建创新型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制、储、运、加氢核心装备零部件的制造和研发。依托北汽福田、南京开沃、三一重工等汽车制造龙头企业,在迁安市、曹妃甸区、海港开发区、丰润区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制造工厂。以重卡、公交车、物流车、特种车辆等商用车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以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增强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支持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院,重点突破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燃料电池发动机、底盘一体化设计、高集成电驱动系统、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推广先进感知与测量、建模与仿真、互联网工业等智能制造技术。(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突破。积极支持自主研发双极板、电堆、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核心零部件,促进国产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应用,提高燃料电池电堆质量比功率、体积比功率。积极推动焦炉煤气制氢规模化发展、常温常压液体储氢技术商业化应用以及氢气制储、纯化设备的本地化生产,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二次利用制氢,鼓励氨储氢研发企业在唐落地发展,在氢气制造、存储、运输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鼓励制氢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重点发展高效变换和PSA 制氢技术,掌握核心设备及催化剂等关键技术,提高吸附和变换效率。全力突破电解水制氢核心技术,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开发大功率、高效率工业化电解水制氢装置。支持本地钢铁企业建设氢直还原铁、铁素体不锈钢等项 ...
    氢能企业用电0.105元/度?攀枝花印发氢能支持政策征意见

    氢能企业用电0.105元/度?攀枝花印发氢能支持政策征意见

    氢云链2022-6-2 15:50
    5月30日,攀枝花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拟从制氢产业、氢能储运产业、加氢站建设运营、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及整车制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使用、氢能产业示范应用、优质企业落户、配套企业落户、氢能人才引进、氢能技术及产品研发、氢能科普基地建设、金融扶持12大方面对攀枝花氢能产业提供扶持政策。详情如下所示:(一)支持制氢产业发展。支持利用氯碱化工、焦炉煤气尾气等工业副产物制氢,按照技改项目进行备案,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对于符合条件的氢能(燃料电池)产业企业,向所在地经信、发改部门申报,其年用量及电耗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和有资质的能耗监测部门确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汇总后转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审查并公示,符合条件的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其增量用电量执行单一制输配电价0.105元/kwh(含线损),电解氢项目建成后次年纳入全水电交易范围(川经信电力函〔2018〕220号)。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制氢企业落地建设,按照不超过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投资总额(不含土地费用)的20%,最高100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二)支持氢能储运产业发展。对专门从事高压氢气、固态储氢、液态制氢储氢的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根据审核的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按最高不超过投资额的10%给予企业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按照年度累计氢气实际承运量,给予专门从事氢气运输企业1.5 元/kg、按照3年补贴,3年累计最高150万元运营补贴(每年20%退坡执行)。(三)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支持70MPa加氢站、“氢-油-气-电”综合能源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示范。对新建、改建、扩建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kg的固定式建设标准加氢站,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费用)的30%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kg且销售价格不高于50元/kg的加氢站,按照年度累计加氢量,给予每千克15元、按照3年补贴,每年每座加氢站氢气补贴不超过100万元的运营补贴(每年20%退坡执行)。(四)支持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整车制造。燃料电池以及制储运、加氢、掺氢等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按照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的5%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对于符合条件的氢燃料电池的组件生产和成品电池生产企业,当年完整年度内用电量达2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电耗成本占其生产成本15%及以上的,其增量用电量执行单一制输配电价0.105元/kwh(含线损),从次年起可纳入全水电交易范围(川发改价格〔2018〕416号)。对企业在攀制造的首台(套)氢能产业相关装备产品企业申请首台(套)保险补偿,在享受保险补偿政策基础上,再给予20%的配套保险补偿,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在攀落地建设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企业,按照实际到位投资额的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补贴资金可按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正式投产三个阶段,分别按2:3:5的比例分段兑现。(五)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使用。在本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仅限物流重卡车、氢能公交、并限采购四川及本市制造车),按照国家标准的50%享受地方财政补贴,费用由属地财政负担。(六)支持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系统、掺氢及供氢管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物制氢、氢冶金、氢制氨、氢制甲醇、固态金属储氢等示范项目,按实际投资(不含土地成本)的3%或销售收入的5%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补贴资金可按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正式投产三个阶段,分别按2:3:5的比例分段兑现。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氯碱化工制氢、焦炉煤气制氢等工业副产物制氢按氢气实际销售收入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开通跨城市氢燃料客运、物流等示范运营线;支持主导产业功能区创建氢能及燃料电池示范区,优先安排制氢厂、加氢站等项目用地、报建审批、规范管理等事宜。(七)支持优质企业落户。支持符合攀枝花市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战略要求、科技创新突出、区域经济带动强的优质企业落户我市。对在攀落户企业,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具体奖补比例为:5000万元(含)~1亿元的不超过1%,1亿元(含)~2亿元的不超过3%,2亿元(含)~5亿元不超过5%,5亿元(含)以上的不超过7%。奖补资金可在项目竣工验收后一次性兑现或根据项目建设形象进度分期分批兑现。(八)支持氢能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落户。氢能企业每引进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配套项目,在投产并形成销售额后,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该项目引进企业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九)强化氢能人才引进。符合条件的氢能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享受攀枝花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十)支持氢能技术、产品研发。对氢能领域企业年研发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按研发投入的3%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对企事业单位承担的氢能领域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实际到位经费的5%给予最高100万元地方配套。支持企业围绕氢能领域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产品研制、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或重大突破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产品形成实际销售后一次性奖励20万元。企业围绕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实现市场销售的新产品,按照该产品第一年形成销售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十一)支持氢能科普基地建设。对通过省级、市级评审认定的氢能科普基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经费资助。(十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强化对氢能产业的支持,鼓励银行、保险企业、社会资本等机构对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创新金融产品等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并获得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的项目进行跟投。对于获得天使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氢能企业,按实际获得天使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产品扶持基金,具体扶持办法“一事一议”。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攀枝花发改委声 ...
    第4个国家级氢能标准规划!氢能产业标准建设加速

    第4个国家级氢能标准规划!氢能产业标准建设加速

    氢云链2022-4-18 16:26
    4月12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氢能方面,《规划》指出,需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健全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排查有标可量、执法有标可依、救援有标可循”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精简整合,有效提高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通用标准制定,加快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快氢能、煤化工、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积极培育发展安全生产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参与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的新模式。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信息服务,便于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查阅下载安全生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文本。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微课云平台”。氢云链获悉,今年一季度以来,国家发布的氢能产业政策中多次涉及相关标准的制定,相关政策如下所示:1、2022年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指南指出,电解质制氢及综合应用、氢电耦合技术、氢燃料电池发电站、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氢能关键技术纳入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重点方向。2、2022年2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要点指出,加大氢能等领域标准研制力度,推动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发布实施液氨贮存使用风险防控标准。3、2022年3月18日,工信部印发了《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要点指出,加快推进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列标准研究,修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全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起动性能、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等整车标准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研究,支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示范运行。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来源:氢云链整理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