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链2022-9-28 18:21
2022年成为国内氢能在船舶领域的起跑之年,多个氢基能源船舶项目启动,打破了此前国内“有系统无船舶”的喊口号的状态。国际上氢基能源船舶项目也处于加速落地的态势,德国科德宝开发的船用甲醇燃料电池系统获得意大利船级社(RINA)的型式认可证书刷爆了氢能界和船舶界的屏幕。氢云链认为,目前全球电动车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而车用燃料电池处在产业化落地阶段,现阶段发展船用燃料电池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车用、船用燃料电池同步发展具有产业协同效应,既可以实现治理船舶污染、节能减排和技术转型升级目标,也可以像电动车市场一样,倒逼企业打造出全球化的“电动船“市场。为探讨氢能在船舶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推动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发展,9月27日下午,氢云链与南京斯图加特共同举办的《氢能在船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线上研讨会。为全面、系统地阐述氢能船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讨会邀请了7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和机构的专家,并由氢云链CEO邱月盈博士担任主持人。以下为氢云链整理的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一、三个要求:为什么要讨论这个氢能船舶话题?(1)全球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IMO)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全球海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排放量与2008年相比至少降低40%;2050年降低70%。(2)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船舶工业是大国重器,是国家支柱产业。2021年,国内船舶工业GDP超过5000亿人民币。(3)氢能大规模应用场景的要求。与汽车领域比较,氢能在船舶与航运领域的优势更明显,一般来说,船舶动力系统的造价占船舶设备的35%,占全船总造价的25%。全球船舶工业产值超过万亿人民币,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市场空间广阔。二、四个话题:什么是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关键问题?全球燃料电池船舶有超20年的实践,产业发展阶段已经跨过了从0到0.1,正在从0.1走向1的阶段。氢云链认为,通过讨论目前氢能船舶应用中4个热点问题,能够对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1)技术路线如何选择?目前电池动力、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氨燃料并行发展,谁才是新能源船舶的最好选择?(2)在市场时机是否合适?若考虑到目前氢能在车用领域还处在市场导入期,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应用何时才能成熟?基础设施建设能否跟上发展要求?(3)安全、规范和标准如何制定?在管理方面,安全、规范和标准等这些阻碍船用氢能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4)技术、成本“蛋和鸡”难题如何化解?在发展模式方面,技术、成本和规模之间的“蛋和鸡”难题又该如何化解?三、嘉宾演讲内容7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状,分享全球航运能源和动力的发展趋势、全球氢能船舶标准法规制定及管理、国内外氢能船舶技术发展情况和应用案例,再到燃料电池船舶实践中具体的经验教训等一系列内容,氢云链整理如下。1、氢能船舶标准法规情况来自中国船级社的高级工程师陈立剑对国内外燃料电池船舶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系统性地介绍了国内外氢能船舶的标准法规情况。(1)国际方面,目前有两个氢能船舶的重点标准。《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安全临时导则》已经推出,符合技术规范的燃料电池船舶已经能够被各港口接纳;2021年IMO通信组启动《船舶应用氢燃料安全临时导则》制动工作,其中附件9“船舶应用氢燃料安全临时导则”是基于中国和挪威分别提交的文本综合而成的。(2)国内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体系性文件。国内已经启动7个氢能船舶专项验证工作,再加上《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和《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等文件,国内初步形成了体系性的标准。标准重点在于氢安全。在7个专项中,一项与燃料电池性能相关,5项与安全相关,一项与政府监管相关。即实际上有6项与氢能船舶的安全管理相关,仅有一项涉及到性能问题。国内已经具备检测能力。基于这7项工作,国内已经实现了燃料电池船舶的概念评估、图纸审核、产品检验和船舶检验能力,为氢能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内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已经有三款船用燃料电池系统和一款船用储氢系统取得型式认证。陈立剑认为,船舶安全是技术法规的前提。氢气安全性对几个主要系统(如能源系统、机构系统、货物系统等)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船舶设计而言是一次革命,会形成新的体系。2、欧洲氢能船舶展望与示范实践经验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Daniel Erdmann、hySOLUTIONS的Jennifer Kreissel、H2 Ocean的Ric Dilanni和NedStack的江海克(Hack Heyward)等四位嘉宾对欧洲氢能船舶应用和经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来自VDMA的Daniel重点介绍了德国氢能船舶应用的规划和展望。(1)具有雄心的航运碳中和目标。德国计划在2045年实现船舶气候中和,比IMO在2050年降低70%碳排放(对比2008年)的目标更加激进,可谓雄心勃勃。(2)5个抓手。碳税、将船舶纳入欧洲碳交易市场框架、航运动力技术全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配额、面向绿色技术的可持续投资是推动航运碳中和的5个抓手。(3)3个小目标。VMDA提出,在行业方面,2027年30万吨绿氢市场保证,2030年一百万吨,2035年四百万吨,完成50%的航运减排目标来自hySOLUTIONS的Jennifer Kreissel介绍了e4ships的创新集群。(1)创新的氢能船舶产业生态。自2009年以来,e4ships一直在德国政府的国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计划(NIP)的框架内,将海上示范项目与燃料电池作为一个创新集群。通过沟通政府、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e4ships构建了一个氢能船舶的闭环生态。(2)启动多个示范项目。e4ships与欧盟、中国船级社都有合作,目前已经落地4个示范项目,均为内河与近海项目,包括了燃料电池和替代燃料等多种方案。来自H2 Ocean的Ric Dilanni从市场模式角度讨论了氢能船舶的发展。需要特斯拉式的企业推动氢能船舶的发展。Ric提出,除了技术之外,要重视品牌和市场营销,提升社会对于氢能船舶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氢能船舶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扶持和技术发展,也需要特斯拉式的伟大企业去创造需求和推动市场发展。来自NedStack的江海克详细介绍了企业的理念、产品与解决方面。小电堆、大系统、长寿命的氢能船舶解决方案。江海克介绍,与国际许多采用高功率电堆的方案不同,NedStack采取了多个小电堆(40KW ...